[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 理工类高校

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

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 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要实现机制创新,一是要在总的发展思路上寻求创新 和突破,集中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更新,二是教育模式的创新,三是 课程体系的创新,四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五是师资建设的创新。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 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 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 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 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 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 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 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 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 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 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 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 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 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 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 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 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 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鉴于 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 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 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 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 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 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 专业方向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 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

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 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 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 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 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 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 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 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 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 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 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 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 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 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 灵活性和开放度。

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 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实践课程体系 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 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 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 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 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

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 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 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 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 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 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 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 教学的主要目标, 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

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 生独立思考, 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通过案例教学,增强 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 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 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 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 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 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 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

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 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 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 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 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 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 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 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 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 法学人才。

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 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 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 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 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

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 同的差别待遇。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大实践型人 才的引进。第二,教师应亲身参与法律实务,主动获得法律实践经验。有律师资 格的教师可以通过代理案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参与媒体、政府部门组织的咨 询和培训和活动以获得实践经验。第三,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可 以建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岗位交流机制,使教师在实务部门的工作中获得实践 经验。第四,建立法律实务人员兼职教师的机制。法律实务人员相比专职教师具 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于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有裨益。但对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来源、教学管理等问题需要认真考量。

作者:汪地彻 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