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效率的研究
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效率的研究 目前,大学都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并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纳入学分。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既不同于专业音乐的教学,又区别于基础音乐的教学。
非音乐专业的鉴赏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提高大学生 的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大学生得到音乐美的熏陶和塑造。然而,非音乐专业的大 学音乐鉴赏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被 动接受等问题,导致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恰当的大学音乐 鉴赏课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大学音乐 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是基础 作为高校选修课程,大学音乐鉴赏课没有受到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他 们认为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不是专业课程,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修满学分 而已,所以对待大学音乐鉴赏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笔者认为, 学生消极对待大学音乐鉴赏课的原因有三个:首先,选修课是由高校选定的,与 必修课一同排入课程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门课程;
其次,学生不明确大学 音乐鉴赏课开设的意义,没有正确对待这门课程,导致无法实现培养大学生音乐 素质的教学目标;
最后,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未能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相融合,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高校方面 要想做好大学音乐鉴赏选修课程的顶层设计,高校首先应加强对选修 课的认识与重视,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鼓励大学 生自主参与选择选修课。
其次,高校要规范教师聘任制度和岗前培训。聘任的大学音乐鉴赏课 教师应是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接受过专业学习,或者有训练或研究的经历,具 备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另外,高校需考核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如随机抽取教 材章节,要求教师试讲等,从而全面考核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在录 用后,高校要从思想品德、授课能力、综合知识、言行举止、职业操守和办公软 件应用等方面,对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进一步加强教 师的专业水平。最后,高校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大学音乐鉴赏课成为课堂和实 践相结合、个性发展和全面培养相结合、横向与纵向学科交叉相结合的综合型学 科。
2.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以育人目标为中心,明确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意义和责任, 统一思想和认识,充分发挥大学音乐鉴赏课的育人作用。因材施教、选择好教材 是上好大学音乐鉴赏课的第一步,在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备课, 贮备大量的音乐素材,研究教学对象,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另外,教师还应调 研“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该班级大学生曾学习音乐的程度和人数比例, 从教材知识、音乐案例、鉴赏分析和体会感悟等方面,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地教学。
其次,教师要通过音乐鉴赏课,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艺 术内涵与外延,将教学范围由音乐发展扩大到美术、历史、政治、哲学等更多学 科。这就要求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和短期的教学效果,要以 更高、更宽的眼光设计教学,把更丰富、更广泛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提 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除此之外,大学音乐教研室应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用无意 识教育形态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应广泛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形式。教师可利用新媒体技 术,紧密结合网络与课堂,使音乐教育更具普遍性和实效性。如教师可通过多媒 体课件、影视作品、五线谱视听、演唱录音、钢琴软件等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开 展互助互动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 而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大学生的学习路径,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
二、课堂效果是关键 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音乐知识比较慢,所以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教师 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有序 组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开展互动,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 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个人才艺展示平台,建立健全激励制 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音乐知识转变为主动融入课 堂教学。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演唱、乐器演奏、舞蹈、小重唱等才艺表演,以便教师加深对学生音乐特长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指 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互 动式教学,善于挖掘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开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辅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认识与辨析音乐 作品的旋律变化,促使大学生懂乐理、会唱歌、能欣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 素养。
在教学音乐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充分 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如通过欣赏和感受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音乐作品,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欣赏赞美英雄的歌曲,促使学生懂得珍惜今天 的美好生活;
通过欣赏和感受有励志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懂得自强自立、 关爱感恩。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 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音乐作品不仅蕴含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内容, 而且与文学、美术、戏曲、历史、地理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音乐具 有多元化特点,其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从多方位、 多角度地认识和欣赏音乐,可以极大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不同地域的政治、 历史、文化、宗教、民族风俗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课后体验是保障 大学教育一般以“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办学模式为主,第 一课堂则重于理论基础的教学,除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教师还应保障课后 实践体验。结合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实际情况,在大学 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融入艺术实践活动,营造培养大学生音乐素质的第二 课堂环境,从而锻炼大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 应积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街舞协会、乐器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欣赏音乐会、 合唱艺术节和文艺晚会等音乐活动或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学生 拥有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一来,第二课堂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音乐学习 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其次,高校应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由课 堂教学转变为参观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 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实地讲解,加强学生对音乐时代背景的理解;
最后, 教师要加强课后艺术活动的指导。高校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的同时,也要增强教师的指导力度与责任感,确保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 与收获。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能进一步发挥音乐鉴赏的德育作用。在课后体 验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引导。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开展原创情景剧或话剧排练,征集学生自创或改编的歌曲,并融入爱国、爱校、 感恩等主题,既弘扬了主旋律,又发挥了音乐的德育作用。
此外,高校可在教务平台中设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以便及时得 到学生的反馈。一方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起到考核作用;
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并将学生参加艺术类组织或比赛取得的成 绩计算到第二课堂学分成绩单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又达到了大学音乐鉴 赏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笔者从大學音乐鉴赏课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入手, 探讨了如何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以期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 率,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4期 作者: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