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5篇
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5篇 第一篇: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
思想教育 1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水作为世界主流饮料之一,有了近几千年的历史。茶 文化自形成以来,被人们沿用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具有代 表性的一种文化体系,其中涵盖了众多文化精髓内容,也结 合了古人的智慧与思考,让人们可以了解到茶文化中所具有 的精神领域的价值。由于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欢在空闲时间通 过品茶进行交友,三五成群在家里或阁楼开展茶艺会,探究 对茶的思考和理解。茶文化中还涵盖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 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拼读和理解,让人们的道德境界 可以提升,思想也变得更为灵活。儒家讲求亲人、爱人的思 想,而道家更热爱质朴纯真的生活方式,佛家十分注重茶文 化对人精神的领导,因此,在展现茶文化中所具有的“和、 静、怡、真”思想的同时,让人们可以被茶文化中所具有的 茶德所影响。由于茶文化中涵盖了诸多的道理和哲学思想, 因此,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和谐为基本思想观念, 确保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含有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 内容,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处理好人际关系,让茶文 化在生活中展现更多的价值。茶文化中追求的是一种茶道精 神,讲求中庸之道,追求性本善的理念。如今将茶文化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当中,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茶文 化中的儒学思想能够改善人的思想认识和思考方式,是人际 交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向导。由于茶文化追求的是一种静 的思想境界,因此,学生在了解茶文化以后,可以全身心地 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课程当中,不被外界喧嚣的生活所影 响。茶文化还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学生学习这种无神 论思想以后,可以充分了解茶道的灵魂,并在饮茶的过程中 体会那种返璞归真的思想,让自身的思想品格得到进一步提 升。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也会品味一杯清茶,让心灵得到释放, 让思想得以释怀。品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参透许多道理,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 课程中具有高度指导意义。
1.2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从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内涵来看,茶文化的主要特 点集中表现为涵盖知识、内容十分广泛,由于茶文化经过了 上千年的传承,因此,其中所含有的与茶叶有关的文化的影 子更加具体,人们在继承和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了不 同地域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在这些文化习俗的影 响下,明白了饮茶需要具有自身的喜好和风格,以自身的习 惯和风俗来完成品茶的过程。由于中国的茶文化比较完整且 具体,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不同,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区别于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内容,中国的茶文化继承了传统文 化的优秀特点和主要元素,更有时代感和实际应用价值。2推广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思想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以后可以对思想进行改造,不断完善 思想和精神知识的不足。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主流思想,茶文 化体现的是其更富指导和教育的价值。综合茶文化的众多内 容,向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走向正轨。茶文化 还涵盖一定的时代特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许多教育机构已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当中融入了茶文 化的内容,让教育的范围更为广泛,让思想体系更为完整。
2.1弘扬茶文化,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由于中国政策的原因,许多家庭多为独生子女,这样的 学生多半会更为自私、自利。此时向学生传授茶文化教育, 以基本道德和互相尊重为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不 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对自身的不足得以补充,促使茶文 化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和教育意义。茶文化中涵盖的茶道和 茶礼的思想,学生学习以后,会更加注重待客之道。由于茶 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补充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 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时,需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茶文化 的基本内容,才能更好的弘扬和继承茶文化。学习茶文化以 后,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在遇到困难 时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推广茶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全面的文化道 德素养 现代学生由于个人原因,多半会存在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因此,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以后参加工作,都对个人发 展十分不利。学生在抵触学习先进知识文化课程的同时,教 师需要明白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由于学生本身修养不足, 因此无法学习到完整且丰富的道德文化知识。教师首先需要 以茶文化为基础,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具有思想价值 的文化知识。学生也能够通过了解茶文化中的礼仪,正确的 对待同学和家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3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观念,有效继承和发展我 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涵盖了多方面的元素,随着不断融入全新 文化理念和教育理念,让茶文化更加趋向多元化这一特点。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 过程中,可以了解来自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优缺点,有正确的 文化辨识能力。学生可以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在对不同文 化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多种文化的主要特 点,学习到更为完整且实用的文化内容。
3如何实现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茶文化涵盖了许多智慧 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直至今日,传 承了上千年的茶文化,仍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价值。教师开 展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实 际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不断完成教师设定的目标任务,了解茶文化的中心内涵,才能 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和道德品质,便可以利用茶文化中的教育 理念完成学习过程。
3.1深化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教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 由于学生需要对传统的茶文化有正确的辨识和学习能 力,因此,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 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辅导,不断完善学生的思 想教育课程,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领略茶文化的艺术 价值和文化精髓。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茶马古道》了解茶文 化的基本形式和形成历史,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使用现代多 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茶文化的内容。教师 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以后,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 探索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领悟和 思考,学习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我国优秀文 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文化涵盖了多种文化的特点,富含中 华民族精神理念,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学 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个人修养和 品格。
3.2丰富教学形式,构造茶文化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内容以后,思想会不断成熟,个人经 历和阅历也会相对充实,因此,学生只有不断积极努力学习 茶文化课程,才能不断完善个人不足,让教师的课程发挥更 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具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教师通过领导学生参观茶文化基地,了解茶 文化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茶文化课程的同时,个人 素质得到提升,并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学生学习茶文化 历史以后,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种敬仰和钦佩之情, 因此,会更加虚心的学习关于思想教育的课程。
3.3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将二者有效融入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听从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教育理念,以 茶文化教育思想为基础,教师需要保证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与 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二者紧密结合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 展、茁壮成长。学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华得以提升, 并对茶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 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切合实际的进行思考,了解茶文化的精 神理念和教育理念,以基本教学方法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可 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思想体系。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 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确保学生可以从多方位了解茶文化内 容,比如:使用多媒体或微信进行学习。教师需要不断与学 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才能保证茶文化教学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 [J].福建茶叶,2016(6):197-198.[2]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 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6(6):211-212. [3]贺贤春.茶文化对于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 动的促进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6):233-234. [4]徐兴全.我国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16(6):287-288. [5]王静.茶文化与茶历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关联效 应[J].福建茶叶,2016(6):379-380. [6]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 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等院校以异地校区办学的方式拓展了办学空间, 挖掘了教育资源,但常常面临着原有教育理念和方法已不能 完全适应新地域与新校园环境要求的问题,因此,探讨和研 究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异地校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异地校区属于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一种,是高等教育大 众化后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产物。最早设立的 高校异地校区办学机构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1999年末高 校扩招后,为缓解原有办学空间不足等问题,异地校区在数 量和规模上达到一个发展高潮。21世纪以来,异地校区办学 对发展地方区域高新技术,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做出了不少新贡献。异地校区一般远离主校区,因此如何解决原有教 育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地域与新校园环境要求的 问题,已成为异地校区办学初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2012 年浙江大学与舟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 作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办学所在地,于2015年9月正式投 入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有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近 1000人,同样面临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异地校区办学模式下如何加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异地新校区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异地高校校区功能定位常见有三种模式:(1) 职能模式:指对各个校区赋予特定或不同的工作职能。如, 本科生校区、研究生校区,低年级校区、高年级校区等等;
(2)学院模式:指一个校区有一个或多个以学科门类为基 础或者以一级与二级学科为基础建立的办学层次相对比较 完整的学院。(3)综合模式:综合应用职能模式和学院模 式对某一个校区进行功能定位。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作为浙江 大学海洋学院办学所在地,定位上属于一区一院式的学院模 式。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异地校区办学模式,均为一个校区内 有若干学科院系,还没有单一学科(或领域)的模式。浙江 大学舟山校区的独特模式,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工作既面临异地校区办学中的共性问题,又具有其相对独特的特殊意义。2015年9月办学至今,笔者通过不同形式,包 括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展开对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学生综合情 况调查,对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广 泛而深入的了解。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异地校区办学初 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1异地校区功能定位与学生发展需求矛盾,增加高校 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度 一区一院式办学模式,空间上大大增加了教育科研和实 验设施资源,但也缺少了综合性校区的校园文化特色、历史 内涵和文化底蕴,无法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 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教育培养 目标。
1.2异地校区引起师生、学生之间交流障碍,降低高校 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 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 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师生、学生朋辈 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不可或 缺的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异地校区模式下容易引起这种沟通交流的不足,因为教师往 往奔波于主校区与新校区之间,大大减少了与学生的接触时 间,同时,不同年级和学科背景之间的学生交流机会也大为 减少,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1.3异地新校区生活比较单一,容易形成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 据笔者2016年4月一次网络平台开展的校区学生情况调 查问卷显示(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52.3%的学生表示有 时候会感到孤独,21%的学生表示常常感到孤独,排名前三 造成孤独感的原因包括校区没有综合性大学的氛围 (64.71%)、缺少业余活动(42.08%)及就业/工作压力大 (39.37%)。如果学生长期感觉到生活枯燥、单调,很容易 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因无法及时共享原校区心理 健康教育资源,新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繁重。
1.4异地新校区尚未形成成熟化生活社区,埋下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隐患 新校区成立初期,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整体仍处在摸索磨 合阶段,如校区医疗条件缺乏、出行交通不便、生活便民设 施缺少、食堂餐饮品种少、供应时间短等问题,都容易引发 学生不满情绪,从而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对策 2.1目标与理念―――规范异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结合学校总体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将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新校区相关组织架构上,并结合 异地校区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着重进行工作理念的融合和 再确立。舟山校区在贯彻落实浙江大学总体教育目标的基础 上,提出“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思路,凝练特色”发展性的教育新理念,以提高学生政治素养、训练学生综合素 质、提升学生领导能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提高学生竞争 力为目标,围绕“I•OCEAN”学生发展模式(修身立德、和 同达观、明辨笃行、博学创新、崇善尚美、全球视野),实 施“思想引领工程、学术领航工程、领导力提升工程、质量 提升工程、规范管理工程、品牌提升工程、凝聚力工程”等 七大工程(Program),努力搭建“思想教育平台、素质拓 展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四大平台 (Platform),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
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努力,舟山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 在党团建设、学风学术、实习实践、毕业就业、心理工作、 奖勤补助、文化品牌、素质提升、媒体宣传等方面均取得了 一定的办学成果。
2.2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 分,要抓住新校区校园文化空白待建设的大好契机,发挥新 环境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和引领校区文化 建设的导航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 的领域和内涵,搭建具有实效性的育人平台。2.2.1开展丰 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从学校主校区引进已有的学生耳熟能 详的品牌性传统活动项目(如浙江大学学生节、SQTP大学生 综合素质培养工程等)外,舟山校区也探索培育了一批具有 大学时代精神、贴近学生需求的校园精品活动,如《“荒岛求生”海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获2016年浙江大 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进工程”立项,《发现海洋的美 ―――大型科普舟山行》入选2016年浙江大学第十八届科技 文化节项目,“起航•舟山”学术交流月活动获评“浙江大 学第十八届学生科技文化节十佳精品项目”,并首办舟山校 区科技文化节、“奔向海洋、走向未来”主题慢跑等大型活 动,以富有感召力的先进文化提升在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 技创新能力。据2016年9月最近一次网络平台开展的校区学 生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效问卷221份),有64.25%的校区 学生表示对校区开展的各项学生活动表示比较喜欢或很喜 欢。2.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体校园宣传媒体 (校园广播、电视台、主题网站及一些新媒体手段等)已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强有 力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宣传受众主体 是学生,同时创新性地让校园宣传媒体内容制作、发布等主 体成为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体有利于解决 异地校区办学校园宣传媒体资源(专业人才、硬件与软件建 设、新闻资源等)与主校区不对称的问题。以舟山校区为例, 首先以做好校园宣传媒体工作为契机,培养起一支具备采编 播半专业化能力的学生传媒中心管理团队。其次,通过学生 自主参与,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育人理念。最后,通 过丰富的校园宣传媒体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 感染力。仅2016年上半年度,舟山校区网站刊发报道校区学生工作消息70余篇,全方位宣传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 形势新成果。由学生团队负责运营的学院微信公众号“浙江 大学海洋学院”,每日向在校师生及校内外各界宣传学院学 生工作发展的近况,截至2016年10月,近一个月总阅读次数 34541余次,阅读人数14424余人,朋友圈转发分享4500余次, 关注用户4000余人,平台影响力日益广泛,促进海洋类相关 知识资讯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传播,提升学院学生的海洋意 识。同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制作和 播放校区广播节目,强化校园广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 要载体功能。2.2.3创新高校社团组织管理形式,提高学生社 团精细化运作水平舟山校区在学院原有社团组织架构的基 础上创新性地成立社团联合会,鼓励学生根据兴趣成立各种 社团组织,包括艺术团、“舟行海洋”水上运动社等18个学 生社团。目前,校区共有包括学生会、研博会在内的学生组 织22个,已开展如皮划艇教学与体验活动、首届舟山高校足 球联赛、“环六横岛骑行”活动、师生乒乓球赛、水上趣味 运动会等50余场学生活动赛事,丰富校区学生课余生活。此 外,成立于2016年6月的校区帆船队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 帆船锦标赛”中更是荣获第五名的好成绩。
2.3“一室二合作三加强”―――增强学生对校区的认 同感和归属感 舟山校区以“一室二合作三加强”的模式解决好新校区 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现有心理健康资源短缺的矛盾。“一室”:成立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 机构―――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 心的指导下开展日常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合作”:
与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和舟山当地心理咨询医生 二者合作,充实新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
“三加强”:
加强新校区自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
加强对特殊 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如研究生新生适应问题、本硕博 学生毕业问题、求职焦虑问题等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日 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开展校区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 导、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等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 对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线上与线下―――沟通常态化,提高新校区管理服 务工作理念 新校区办学初期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比如图书资料、实 验室设施等都还在建设完善中,条件较原校区艰苦,因此要 紧紧围绕“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新校区 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舟山校区办学以来, 学生工作部门作为沟通协调部门,定期开展线上与线下的校 区建设调查工作,听取学生们对校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 及时反馈给各相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将“管理育人、服务育 人”贯彻始终。
3结论 我国高校从单校区逐步成为多校区已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形成异地校区初期,高校管理面临着许 多问题,其中就包含着本文所探讨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所面临的问题。但异地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是个非常复杂的工 作,由于笔者能力、精力所限,未能进一步深入探讨异地校 区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原因,也未 能给所提出的问题做出非常完善的对策,笔者在今后的学习 工作中将更深入地研究异地校区办学学生工作方面的问题。
第三篇: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分析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 就,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潜在物质意识、享乐意识开 始蔓延。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力量,是国家的储备 人才,可近些年来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 良事件频频发生,就此情况大学生思想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 也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将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为切入点, 分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思考大 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
教育 1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1.1追求物质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 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它的负面效应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 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学生勤俭节约的少了,追求物质享受的多了,这种不健康的思想也将影响到学生以后 的工作,更是不利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1.2自我意识太强,自控能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太强,习惯用批评的眼光对人、 对事,对社会批评的多,认同的少;
对外部环境要求多,对 他人要求高等。特别是一些基础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学 生,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长期自我放纵。这些心态导致学 习风气浮躁和自由主义蔓延,对于培养合格大学生会造成很 大的障碍。
1.3缺乏诚信、感恩意识 在日益完善的贷款助学体系中,学生的经济压力逐渐轻 松,可有些贷款大学生不按银行分期还款的约定,甚至销声 匿迹联系不上;
还有些学生心安理得的接受社会和国家的关 爱,认为是应该的,一旦减少了就抱怨连连。
2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2.1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的现状 (1)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越来越重视,各项 工作也越来越好。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突出, 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国家逐渐 加大体制建设,高校也陆续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组建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队伍,以“两课”教学和 日常教育与管理为主要渠道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越来越好。(2)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少,工作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很多高校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 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有的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人 员专业理论素质也有待加强。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3)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高 职院校中,很多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没有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没有切实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限于简 单的传达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关系很疏远。
2.2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 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作为根本任务。而将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正 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3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体制建设,强化行政管理职能 在学校中,务必要加强各项体制的建设,让思想政治教 育有更肥沃的土壤,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提供工作 的空间。也要强化行政管理职能,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 制度,一旦出现违规违纪者,就绝不姑息,严肃处理,以教 育本人,警示全体。
3.2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校园文化,重视社会 实践 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校外和校内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各种有益的课余活动和第二课堂,寓思想教 育于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并 要重视社会实践的必须性,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 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 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 适应能力,更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3.3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的相结合,要积 极利用网络,探索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方向,要使网络 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网站 要开辟校园文化活动专栏,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 文化活动。要建立大学生交响乐团和大学生民乐团,以高雅 艺术为主体,积极倡导先进的校园文化。
3.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帮助学生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要坚持以 人为本,切实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制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计划,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成长中的一切问题,促使学 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后论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的是国家和高校的双管齐下,一方面需要国家完善相关 体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综合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国家与 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 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计卫舸.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中的生力军作 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
53-55. [2]李雪梅.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毕节学院学报,2006(01). [3]杜凤静.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环境建设[J]. 中国教育导论,2006,2:8-10. [4]王革.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咸阳: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探讨 【摘要】诚信不仅是一种思想品质,也是一种传统美德。
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实现中国梦的 中砥力量对大学生群体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文 章分析了高校开展诚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营造诚信 环境,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所探讨的对策为:为师 者要树立诚信的榜样;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范式;
严抓 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行为的养成校方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 度与积极构筑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诚信思想;
德育工作;
对策;
思考前言 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 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指示。[1] 当前情势下,主流虽好,但小部分人,甚至少数大学生,在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诚信意识不强,存在不少诚信道德浅 薄和诚信行为缺失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各阶层的热议话题。
大学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高素质人群的标志,也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柱梁。对他们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 则更有利于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
其次,我国小康社会 的来临,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趋势下,一届届大学生踏入 社会,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对他们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 则有利于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
一、高校继续开展诚信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大学生成人、成才之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能 学到本专业系统的知识科技与技能,同时也在思想道德领域 也系统地接受洗礼与净化,逐步成长为德能兼备之才。但众 人皆知,学校是高素质人群的集散地,社会是个复杂纷扰的 大舞台,社会主流是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但所置身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大学生踏入社会,将积极投 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滚滚洪流之中,但少数“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