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
语文课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 摘要:语文课要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以言语实践 活动为主体,通过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级语用能力。文本解读是言语实践的跑道与车间,言语实践是文本解读的 出发与旨归。具体而言,应当基于实践,更多地直接接触语 文材料;
基于语用,用教课程的理念来教课文。当然,强调 言语实践,并不能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讲解。否则,语文教 学就是失去了它的专业特色。
一、现状描述:寻章摘句,撩深挖浅 前不久,连续听了一些研究课、竞赛课,发现了一些普 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不少语文课热衷于文本解读、文本欣赏,并不 清楚语文教学的对象、内容与旨归,将“言语”简单置换为 “文本”,鼓噪着教师盲动地进行文本细读、文本还原,课 堂形态普遍地呈现为“整体感知+寻章摘句”。
另一方面,不少教学设计还停留在教师主体的苑囿里, 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言语活动。学生的言语活动主要 就是“读”与“解”,而“说”“思”“写”的分量明显不 足。教师领着学生抓住个别句子挖内涵赏技巧,围绕个别问 题一问一答或小组讨论,撩深挖浅;
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计 好的问题和板书,一步一步地走向“标准答案”。
结果是,好好的一篇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落。难怪听到 学生说,这篇文章你不讲我还懂,你讲了我反而不懂了。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问题归因:理念陈旧,惯性滑行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毋庸置疑,是支配我们教学行为的大脑出了问题,是我 们的教学理念错了,具体一点讲,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很好 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古今中外的母语教学实践,实际上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荀子强调“学思并重”,苏子说“旧 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子说“大抵观书,先 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唐彪则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 文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张志公也极力呼吁:要让学生 通过听听、读读、背背,动嘴说说,动笔写写,在多种形式 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或创造 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美国的母语教材《美国语文》中也安排了大量的言语实践活 动,粗略统计一下,从19到36个不等。这些都说明了语文教 学的主体应该是言语实践活动,只有关注了言语活动,关注 了语言运用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才是有“语文 味”的语文教学。
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问题,就是不少教 师未能真正吃透课标精神、理念陈旧、惯性滑行使然。
三、我的主张: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有鉴于此,我的主张是: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
我以为,文本解读尤其是文本细读主要是教师的事情;
对学生而言,文本解读和文本细读主要是在课前预习时,可 以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文本,整体把握,批注点评,感悟存疑。
原因何在?新课标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反复强调,是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教课文”转化为“学言语”的 一个重要提醒。
我们不妨来作个比较。在2001年版课标中是这样表述 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而2011年版课标则强调 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少了“理解”这一概念。一词之差, 恰恰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区别:内容指向上变“课文” 为“语言文字”,方法选择上变“解读”为“学习运用”。
王荣生教授特别关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他认为,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 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但是不少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 容混为一谈,以为课文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将教课文当成了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导致文本解读泛滥成灾。
语文课,说白了,就是语言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言 语实践课。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学的 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 内容。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 “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
因此,我主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少一点解读, 多一点运用。强调“运用”就是强调“表现本位”,就是指 向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和核心目标——高级语用能力的形 成。当然,强调“表现本位”不是不要“解读”,而是集理 解、运用、思维、创造一体,真正做到用课文来教言语,用 课文来教课程。
四、实施路径:用课文教言语,用课文教课程 那么,语文课如何科学地处理解读与运用的关系呢?笔 者以为,既然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言语智慧的生成——培 养优质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以 言语实践活动为主体,通过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级 语用能力。文本解读是言语实践的跑道与车间,言语实践是 文本解读的出发与旨归。教师应借助文本这个言语母体设计 一系列的言语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言语实践,让学生在言语 活动中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经验,体会言语智慧,用课文教 言语,用课文教课程。具体地讲,要突出两个方面。
(一)基于实践,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 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 进行“语文实践”呢?“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新课 标给我们提供的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路线图。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里面包含三层意 思。第一层意思是讲,接触的必须是“语文材料”。课标的 表述重在“语文”二字上,同样一个学习材料,可以出现在 政治、历史乃至物理等学科中,但它们不是“语文”材料。
强调“语文材料”,是要求我们把材料处理成学习“言语” 的材料,这是首要的前提。第二层意思是讲,“直接接触”。
“接触”是指学生个体参与对语文材料的听、说、读、写、 思等实践活动。“直接”是与“间接”相对立的,“直接接 触”是指对语文材料的听、说、读、写、思活动必须是学生 主体亲自参与、亲自经历的。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内 在地强调了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和活动性,言语的学习必须基 于人的主体作用,学习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动机、 情绪,就不可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语文教学就是为学 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言语学习。只 有这样,学生的身体、情绪和心智才会沉浸在言语学习活动 之中,在言语实践中发展听、说、读、写、思各种言语能力, 发展心智水平、意志品格、审美情操等等,深化语文学习的 内涵,实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功能。强调“直接接触”,就 是将以前的理念要求具体化、策略化,落到了实处。语文活 动中的听、说、读、写、思,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否 则就不能产生生活——言语的刺激反应,就不能实现言、意 的互转共生,没有言语经验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言语能力 的提升。这和一个学游泳的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个学驾驶的人只有在亲自驾驶中才能学会驾驶的道理是 相同的。第三层意思是讲,“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这里的“更多地”首先是指数量问题,即学生接触语文材料 要做到面广量大,这和我们前面强调的海量刺激是同一个道 理。其次是指质量问题,即必须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 思等活动方式反复感受和体验语文材料,深层次的理解和活 化语言材料,进而达到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多层次、多角度、 多形式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言语实践,让 学生充分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比 如,“读”,可诵读、可快读、可默读、可赏读、可美读。
就“诵读”而言,教师可以把诵读活动设计为听读、尝试读、 示范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分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 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掌握朗读的技巧,揣摩人 物的情感,享受朗读的快乐,让无生命的语言文字从纸上站 立起来,让其中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心中涌动起来,让文字 的节奏、韵律、味道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这样就能不 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我们还可以将听说结合起来,训练 听的速度和接受信息的可靠性的训练,可以老师讲学生听, 还可以同学讲读,其他同学听,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 也可以设计综合性的言语活动,比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 表演课本剧,学生担任某些角色,亲身体会,这样听说读写思的活动就能全面实现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 训练。
(二)基于语用,用教课程的理念来教课文 刘仁增在《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讲座中指出:着 眼于言语活动的“语用型”教学,实际是对传统的语言分析、 语言赏读甚至语言研究的路子的改变与重建,它以语言运用 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中运用语 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以语言应用为主 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 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引导 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 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 容,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 方面的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
这种以语言带动内容的语用教学方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 养特征可表示为:语言感知—内容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应 用。
当然,我们强调言语实践,并不能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 讲解。正如马正平先生所讲,我们应该一方面强调在多种阅 读、感知熏陶中积淀文感、语感(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更 加强调通过科学的思维、思路(文感)、措辞(语感)的训 练形成语文思维操作模型,依靠这些语文思维操作模型来生 成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交际能力。否则,语文教学就是失去了它的专业特色。
[www. DyLW.net/yuwen/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枫.语用教学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语用型 语文教学管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李国贵.把握四个“一”,构筑高中语文语用教 学课堂[J].当代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