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学生要培养哪些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对学 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精 神的基础,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重要途径。在“认知结构”的视角下,笔者认为“问题 意识”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是一个掌握主动性的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本文论述了学生问题意识 的涵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及措施。

摘 要:
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习惯 课堂教学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可见疑问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源泉,没有疑问便不会有探究。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如此重要,特别是对于科学研究和知 识探索来说,问题意识,就是提出疑问的主观因素,教师的 鼓励和培养是疑问提出的客观因素。两者具备,学生的问题 意识培养将不成问题。疑问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数学学 习的星星之火,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不会或者不能够提 出问题,那么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别说 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说明 他们的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能力的具备, 加以正确引导,可以使学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萌 芽和壮大,所以说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1.问题意识的涵义及重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对学 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精 神的基础,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重要途径。在“认知结构”的视角下,笔者认为“问题 意识”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是一个掌握主动性的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数学 学习中善于质疑的学生,一般来说数学的学习成绩都很好, 他们对数学知识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数学认知 结构”非常明晰,促使他们学习目标非常明确,遇到的数学 问题能够进行积极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从 而使数学学习成绩得到快速提高1。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在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 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 位的具体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学生在 教学中的质疑问难,恰是他们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表现。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和灌输式教学,学生可 以提出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鼓励 学生大胆设想,教师起指导和引导作用;
鼓励和培养学生学 会质疑,学会提出问题,使提出的问题更具知识性。教学过 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问 题意识的培养,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下的教学 模式。

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两 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有效途径。教学时教师的因势利导,可以充分保护和调动学 生的质疑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大胆质疑,还是体现课堂民 主气氛的标志,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注重这种意识的培 养,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1创设民主气氛,使学生“敢问” 学生的意识里,老师是神圣的,是伟大的。老师面前提 问题,一般没有胆量。这是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传统教育留 下的伤痕。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或者不能提出问题, 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气氛的严肃和呆板,使学生提问的冲动没 有,提问的举动受限。他们担心提问会招致教师的指责和反 感,不如安静地听老师说,反正老师是正确的。因此,培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的精神,就是需要老师能够和必 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怎样表示一半 时,让学生对硬纸板进行折、剪。通过画直观图,让学生用 半直观半抽象的图形语言来说明一半的概念。然后鼓励学生 自己选择,怎样表述,怎样用数来表示一半的概念。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需要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 生愿意靠近老师,信任老师;
老师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 重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扶持学生的个性配置,真诚关心每一 位学生的成长。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余彼此的交往 中,老师要做到不仅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还要给予肢 体上的动作鼓励,比如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在 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后,他们的思想火花得到点燃时,老师 可以摸摸头、拉拉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欣慰和喜爱,从 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 上的鼓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 情绪更加高涨,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问” 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身促进学生学习的职能,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多幼稚,老师都要认真地听,体会 他们想法和问题的产生原因,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对学 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保证学 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和显示,天长日久,学生的思考习惯 就会形成,问题意识就会产生。

比如在教学 “秒的认识”时,我借着这个情境提问:
一分钟等于60秒,那么半分钟是多少秒?你怎么能知道?这 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方 案,当然也有不成立的,但是我还是让他们充分表达,让学 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问题,自己设计问题部分。

2.2营造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想问”问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爱问才会赢。老师在教学中 巧妙设障布疑,充分做好提问的铺垫工作,把学生置身在数 学问题的包围中,激发他们求知求是的学术精神,鼓励他们 提问、解答的能力发挥。在教学《四位数的写法》时,我设 计了游戏导课,一开始让四个学生站成一排,每人手里拿一 个硬纸板,写上一个数,并告诉他们,这个数代表的是多少, 然后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并且四个人连起来说一遍,学生对 四位数有个初步概念,然后再提醒孩子们自由组合后,数字 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的问题汹涌而来,教学气氛异常活 跃和富有启发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 事后我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3。

2.3坚持训练,培养“问”的习惯 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优秀教师需要具备的一种 素养。从启蒙质疑的意识,到养成提问的习惯,这一过程的 成功实现需要教师从各方面入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慢 慢地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老师应树立善思好问是思维的 开始,质疑问难是求解的前提的意识。

另外创设机会让学生提问。实行小组学习方式,在小组 内提问题,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再得出结果;
还可以事先设 计问题,让学生参考模仿提问。比如学完了《比较数的大小》 时,我出了“51岁的海龟比15岁的海龟大多少岁?学生开动 脑筋,问题不断,海龟是长寿动物,你还可以举出一个这样 的例子,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学生提问兴趣盎然,思维得到拓展。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都非常善于和敢于发表自 己的意见,有的问题提得相当有分量,从愿学、乐学到会学,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追逐问题学习,学习效果 好,并且在这种训练中,逐渐转向主动提问,逐步养成质疑 习惯。

问是学习园地中的深耕之犁,培养学生具备问题意识, 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功课。数学是思维的体现,思维又起 源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 思维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琼.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J]. 小学教学参考. 2009(15) [2] 徐丹,林力.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5) [3] 李自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