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_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在分析新形势下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现状并 对其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 为目标,探索适应新形势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策略,这对 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平安和 谐的校园环境,维系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 要:
学生管理;
制度;
新策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只是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数的大量增加,而且还包括高校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 变化。高校学生的规模、构成、层次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

虽然在多年的实践中,高校学生工作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工 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高校学生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 况、新问题,学生思想观念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学 生工作体制与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学生工作需要积极寻 求有效的对策以适应学生发展。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的单向性。

囿于传统思维和习惯,现有的部分高校仍然遵循着过去 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学生管理所强调的意志统一和服从,主观 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在从严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在制定一些 规章制度时,以管理者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忽略了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缺乏动员学生的民主意识、 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这种管理制度的单向性,不但会使工 作只局限于形式,而且会影响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态度。

2、管理制度的他律性。

管理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责成专人负责的效果并不 理想。学生并没有从一个知道制度的人转变成一个懂制度的 人,外在的制度并没有变成内在的驱动力,他律未转化成自 律意味着管理制度离开管理者只是一纸空文。

3、管理制度的法制化薄弱。

高校管理制度的法制化薄弱的原因如下:首先,管理者 的传统学生观没有跟随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者传统 的尊严神圣不可冒犯和对学生可以无所不管的心理与当代 学生付出相当的教育代价后期望享有一定的权利的心理产 生矛盾;
其次,制度的制定明显偏于管理和约束,学生的权 利体现太少,而且制定某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制度时缺乏 和学生沟通,致使很多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就造成了事实上的 不平等;
再次,从一些学生状告学校侵权诉讼案来看,缺乏 正当程序,存在程序缺陷,是高校在行使管理自主权时较为 普遍的问题。

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营造良好的学生管理氛围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金字塔型的 组织结构决定了由少数人教育管理多数人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更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 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认为"由于教师剥夺了学生独立工作的 自由,从而使他变得更加奴性,更加怯懦"。[2]过多的限制 或强调统一、服从会阻碍学生能力的成长。在管理活动中必 须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 观念。

第二,形成双向交流的教育管理机制。巴西著名教育家 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
没 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3]正确认识和 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突出学 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加透明度,运用民主 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具体实施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 形成双向交流的教育管理机制。

2、营造和谐的学生自治氛围 第一,引导学生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在培养学生认知方 面时,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让学生自 己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自觉性;
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 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正确 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培养学生意志力上,引导学生 自我监督、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控制,使自我和环境 协调一致。[4]第二,指导监督学生的自治活动。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 指导学生全面、客观的看问题,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 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定期对学生自治情况进行监督, 包括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领导的产生、活动的开展等等, 避免学生将自治变成争权的工具,避免学生自治过程中的意 见分歧而出现的拉帮结派现象,避免学生干部的职能流于形 式。

第三,塑造人格魅力,作学生的表率。耶鲁大学的诺厄 · 波特在 1 8 7 1年的就职演说中讲道,"一个学院里最有 效的道德影响力来 自于教师的个人品格......一个高尚的 品格,再加上学者的智力和成就的尊严就可以成为一种启迪 和追求"。[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师 德又融入了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等更丰富的内 涵 。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指出:"在后现代课程中,教师不 是以身份、职位的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 其权威来自于教 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及其创造性劳动本身。[6] 3、营造法制化氛围 第一,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高校管理者具有良好的 法律意识是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它可以促使管理者在 依法行使自己管理职权的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法定权 利,避免对学生的侵权。高校应该通过举办讲座、敦促管理 者自学等方式,培养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公正精神、法制理念等,从而自觉用法律法规来 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工作中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权 利。以平等的观念,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保障, 不适应时代和新的形势的制度则会阻碍人的发展。推进管理 法治化是纠正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弊端、堵塞制度漏洞的 有效手段。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 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它明确了 学校自主管理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具体而言,就是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特别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 时,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 参与制度设计

第三,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从法理上讲,法的一个基 本特征就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严格的 程序本身是民主与法治的内在要求。严格的程序也是提高执 法权威,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的重要条件。程序的规定实 际上是对人们行为任意性、选择性的限制和制约。没有正当 程序,不仅难以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实现公开和公平,而且" 事后救济权"也得不到保障,从而也就谈不上对人的公正。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学生应成为最受关注的群体。高校学生 工作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确立新的理 念,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顺应高校改革的最终目标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刻苦学习,尽快成才。

建立学生工作新的模式依据,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 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一次性就业率。尊重学生的合法权 利,引导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需要是解决高校学生工作 存在问题的根本对策.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个 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工作在他们成长 过程中不容忽视教育、管理和服务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 展。

参考文献:
[1]华东师大,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76. [2]刘家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 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3]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41. [4]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9. [5]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生的 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4. [6]黄艺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思考 [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