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出现的问题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出现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 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 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 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 活力。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凡事 有利必有弊,多媒体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包办代 替一切教学手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其“辅助性”, 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于教学。结合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 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多媒体辅助中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些问 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摘 要:
语文课堂;
多媒体运用 1、多媒体教学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实际上现在许多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 字加图片,再配上音乐、动画等元素。往往课堂上学生的兴 趣是有了,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过后,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 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 也没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 不见文”的情况,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 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 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 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 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 不实的境地。
2、多媒体教学影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多 媒体教学流程过于哗众取宠,浮于形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 的程序化、简单化,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不能为不同发展水平、 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创造的 空间,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由于许多 课件都是课前制作好了的,教学环节及教学思路已固定在课 件上,教师不能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的改变教学环节或增删教 学内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围绕着课件按部 就班地进行,“牵”着学生围绕自己的课件转,很难灵活的 处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使课堂缺乏了最为精彩的临场发挥, 把引导学生认知文本变成了引诱学生认可课件。学生便没有 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 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 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得不到,造成思维的单一性。像这样,以课件为中心,学生 的思维就成了多媒体的牺牲品,教学自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妨碍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提倡的,既有知识的 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 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 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 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 象;
有的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 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
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这样的课堂完全失去了师生 双边活动的及时性、交互性,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无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甚 至在学生还没有思考之前,就已经强行剥夺了主体的能动权 利,就会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整个教学过程 也由此变得单调机械、枯燥无味,学生根本得不到情感的陶 冶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不能促使个体情感得到健康和谐地发 展。
4、多媒体教学占据学生活动时间。
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习主 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目 前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滔滔不 绝,荧屏演示不断,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显 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正确的课堂结构应有学生活动的 时间,而不是满堂灌。语文课尤其如此,它需要学生丰富的 想象力。常规教学如此,多媒体课也应如此,充分重视生生互动,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学的时间,这样也便于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注意课堂的设计避免绝对的程序化, 设计一些学生活动的环节,让学生切实地动起来。
多媒体教学也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主 动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的过程,多媒体仅仅是优化 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它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 导和组织地位。课件的制作除了追求直观和声动外,更重要 的是要考虑学生的主动发展,要适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实践 中已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但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 必须要找准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的体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