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建设】

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建设

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建设 [摘 要] 现行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 依然以“教育机会均等”式的保障性资助为主,缺少适用于 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以促进学生成长成 才为导向,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活动载 体,构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突出 资助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强化资助的“输血”与“造 血”功能并重,充分发挥资助的激励和调控发展功能。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是一种过程资助,通过 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 其实现能力提升、充分发展与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以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学年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设计 和申报发展目标项目,经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学生一定经费 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

[1] 发展性资助坚持资助与发展相结合,励志与强能相结合, 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通 过开展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载体的项目 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 诚信感恩意识。

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意愿的调查分析 当前,普通高中的资助项目主要是国家助学金,其覆盖范围:市区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市区在校生总数15%;
国家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自治县普通高中资面约占全县在 校生总数40%;
其他县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全县在校生总数 30%。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分为二档,一 等为每生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 生;
二等为每生每年1000元。由于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数 多于资助比例,学校主要依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来确定 资助对象。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为此, 我们在广西各选择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进 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由填选择题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的 五点分方法,分别赋值为5、4、3、2、1,5表示非常赞同, 1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表现越积极,即1、2表 示否定态度(简称不赞同),3表示中性态度(简称中性), 4、5表示肯定态度(简称赞同)。若某项目平均值是3,则 表示对该项目持中性态度;
若平均值小于3,表示对该项目 持否定态度;
若平均值大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支持态度。

[2] 调查对象为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卷600份,回收有效率100%。

2.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 调查问卷中的1、2、3、4分别代表“资助的目的主要是 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资助的最大功能应 体现在激励、促进发展上,让优秀的学生获得资助”、“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应发挥资助的激励、促进 发展作用”、“资助应突出其对贫困学生发展的激励、促进 作用,生活困难问题应由贫困生自己解决”等问题。

从表二可看出,三个年级的P值大都是0.00( P<0.01), 表明不同年级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认识的差异是极其显著 的。从均值来看,不论是从4个项目维度还是从总体水平来 看,高一年级总比低一年级的高。当代高中学生,年龄一般 在17-19岁之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智也逐渐走向成熟, 对自我认识、目标追求越来越清晰,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 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高三,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 渴望在公平的环境下凭自己的才干和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

在各维度的标准差中,也只有高三年级问题“3”的标准差 最小(0.489)。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标 准差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可见,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 认识随年龄的增长而越多元、深刻,渴望有更多更好的发展 机会去完善、发展自我。

三、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构 建的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最为核心 的需要有三种:基础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归 宿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应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基础需要是可以 通过保障性资助予以满足的;
心理需要是经济资助所无法解 决的,必须借助相关教育帮扶措施;
成长需要,不是单有经 济资助就能满足的,它更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解决内动力问题。

在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既要将保障性资助落实好,确保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又要根据不同学 生个体不同的需要层次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 他们各种层次需要的帮助,尤其是发展过程的扶持,保证每 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困难 程度、个人的努力和发展状况相匹配,从而实现资助能够保 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的构 建 (一)资金来源。项目资金主要由资助管理部门划拨的 专项资助资金、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3%—5%的经 费以及来自于社会、个人的资助资金构成。对于获准立项的 发展性资助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二)项目构成。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科竞赛 项目、校园文化创建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研究性学习项 目: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研究 成果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标本或模型制作 等;
学科竞赛项目:必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 文件规定,参加“三模一电”、机器人比赛、发明创造大赛等活动,或参加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项 竞赛活动;
校园文化创建项目: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社会实践项目:参加寒暑假社会实 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其他:素质和能力提升 的其他项目。

(三)管理策略。组织管理:发展性资助项目由学校负 责组织实施。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资助办主任、班主任、 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发展性资助项目评审小组,评审 小组负责制定发展性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协调项目的 开展,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以及效 果分析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教师1~2 名,指导教师由责任心强、热心学生工作的学科教师、班主 任或资助办管理人员担任。过程管理:由立项申报、项目评 审、项目实施和结题验收四个环节组成。立项申报阶段,学 校指导学生填写项目立项申请书撰写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评 审阶段,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评审筛选,通过 公示后即给予50%的资助经费;
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立项获 批后,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 作,在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 题或困难,学校资助办对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要进行检查, 防止学生挪作他用,切实发挥资助资金效益;
结题验收阶段, 项目课题组向学校评审小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提交项目结 题申请书、成果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评审小组对申请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验收通过公示后即下达项目剩余的 50%资助资金。

(四)成果推广。一是编印课题优秀项目成果集,并通 过网站、成果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项目成果推广交流,二是点 面结合,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展性资助项目。

五、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实施效 果及意义 2013年秋季学期,我们选择两所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开 展发展性资助项目的试点工作。学生申报并获准立项项目28 个,涵盖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志愿服务等内容。项目小组的活跃活动,成了校园一道靓丽 的风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既可以解 决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之间的矛盾,又能激发学生的 成长成才愿望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既兼顾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学生的发 展性资助诉求;
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发展目标实现作为 资助效用的评价尺度,克服了保障性资助中重“输血”轻“造 血”的弊端,是对现行普通高中资助方式的重大突破。

(一)突出了资助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水火 箭实验研究》项目小组,申请到项目经费后,运用动量知识 和流体力学原理,开展了水火箭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二级火箭与一级火箭连接问题、气密性问题,小组成 员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反复修改实验方 案,最后实验取得了成功。在学校举办的科技活动月活动中, “水火箭”的发射展示,赢得了师生的一片赞叹。可见,将 资助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不但是对现行普通高 中贫困生保障性资助方式的突破,而且有利于强化资助的 “输血”与“造血”功能并重,充分发挥资助的导向、激励 和调控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助方式的创新。本课题研究总结出 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目标、组织结 构、运行机制、评价方法,填补了目前广西普通高中贫困生 资助体系的空白。在优化当前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等为主 要内容的保障性资助体系的同时,学校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争取更多的资助经费,设置既有共性、又能体现个体发展差 异性的资助方式,将学生所获资助金额与其本人发展状况结 合起来,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确保资助工作真正以学生 利益为最高目标,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真正为促进贫困学生的 成长成才服务。

(三)有利于与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融互促。广 西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才开始高中课改,广西普通高中新课 改方案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学 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3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 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3年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学分必须达到23个学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课程规 定的要求,更应是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实施普通高中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有利于激发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而获得相 应的学分,变单纯的受资助为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使贫困 学生在助人、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的过程中,用自己的 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不仅给贫困学生带来了锻炼机会, 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技[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和发 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能,又很好地回馈 了社会,锻造了自强之才。正如《住房装修的市场调查及预 算方案的编写》项目小组负责人在“项目成果展示会”上所 说的:“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装修行业 的运作及市场状况,而且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收获了比金 钱要贵重得多的东西,体验了团体合作精神的力量,在为小 组成员家庭住房装修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分享了学以致用的 快乐。” [参考文献] [1]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 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2]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 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169-171.项目来源: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 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项目“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 性资助策略研究”(2013ZZ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