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习调查分析
流动儿童学习调查分析 1学习适应性的等级水平分布 通过整理分析258名小学中、高年级段流动儿童的AAT测 验结果,得出其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分布如下:优、中上、 中、中下、差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5%、23.6%、43.8%、 26.0%、3.1%。对被测流动儿童等级水平分布与常模总体 分布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58名流动儿童的学习适 应性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有较大差异。优等水平流动儿 童所占百分比(3.5%)明显低于全国常模(7%),处在中等(43. 8%)及中下等(26.0%)流动儿童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全国常 模中等(38%)及中下等学生(24%)。2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年级差异 通过整理分析258名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的AAT测验结 果,得出各年级的学习适应不良率如下:三、四、五、六年 级学习适应不良率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9.2%、27.5%、36. 1%、38.6%。小学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问题较严重,其中三 年级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问题的检出率最低,也就是学习 适应性最好,四年级次之,高段五六年级问题检出率最高。
此结果高于徐速研究的温州市区4所小学的小学生18.5%的 学习适应不良的检出率。[6] 3学习适应性因素的不良检出率 3.1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的不良检出率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小学三年级73名流动儿童的AAT测验结果,得出影响其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不良检出率如下:学 习态度(15.1%)、听课方法(21.9%)、学习技术(12.3%)、 家庭环境(32.9%)、学校环境(30.1%)、独立性与毅力(37. 0%)和心身健康(23.3%)。各因素不良检出率的排序见表2。
由表3可以看出,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在AAT测验7个内容量 表上的不良率由高到低的排位是:独性和毅力�杭彝セ肪唱 貉�校环境�盒纳斫】氮禾�课方法�貉�习态度�貉�习 技术。可见,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除“学习态度”和“学习 技术”发展较好外,其他5个维度上均有近30%的流动儿童存 在程度不同的适应困难。其中“独立性与毅力”“家庭环境” 和“学校环境”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比较严重。可见,缺乏 独立性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是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 应困难的较为严重问题。
3.2小学四年级流动儿童的不良检出率 通过统计分析80名小学四年级流动儿童的AAT测验结果, 得出影响四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不良检出率 如下:学习态度(11%)、听课方法(16.3%)、学习技术(15. 0%)、家庭环境(38.8%)、学校环境(28.8%)、独立性与毅 力(20.0%)和心身健康(31.3%)。各因素不良检出率的排序 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流动儿童在AAT测验7个 内容量表上的不良率由高到低的排位是:家庭环境�盒纳 斫】氮貉�校环境�憾懒⑿院鸵懔Κ禾�课方法�貉�习技 术�貉�习态度。可见,小学四年级流动儿童除“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和“听课方法”发展较好外,其他4个维度上 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适应困难。其中“家庭环境”、“心身健 康”和“学校环境”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比较严重。
3.3小学五年级流动儿童的不良检出率 通过统计分析61名小学五年级流动儿童的AAT测验结果, 得出影响其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不良检出率如下:学习热情 (26.2%)、学习计划(27.9%)、听课方法(14.8%)、学习技 术(18.0%)、家庭环境(32.8%)、学校环境(24.6%)、独立 性(34.4%)、毅力(26.2%)和心身健康(21.3%)。各因素不 良检出率的排序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小学五年级流动儿 童在AAT测验9个内容量表上的不良率由高到低的排位是:独 立性�杭彝セ肪唱貉�习计划�貉�习热情�阂懔Κ貉�校 环境�盒纳斫】氮貉�习技术�禾�课方法。可见,小学五 年级流动儿童除“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和“心身健康” 发展较好外,其他5个维度上均有近30%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 的适应困难。其中“独立性”、“家庭环境”、“学习计划” 等因素影响较大。
3.4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的不良检出率 通过统计分析44名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的AAT测验结果, 得出影响其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不良检出率如下:学习热情 (18.2%)、学习计划(29.5%)、听课方法(13.6%)、学习技 术(15.9%)、家庭环境(43.2%)、学校环境(20.5%)、独立 性(36.4%)、毅力(27.3%)和心身健康(38.6%)。各因素不良检出率的排序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小学六年级流动儿 童在AAT测验9个内容量表上的不良率由高到低的排位是:家 庭环境�盒纳斫】氮憾懒⑿元貉�习计划�阂懔Κ貉�校环 境�貉�习热情�貉�习技术�禾�课方法。可见,小学六 年级流动儿童除“学习技术”、“听课方法”和“学习热情” 发展较好外,其他6个维度上均有近30%的流动儿童存在程度 不同的适应困难。其中“家庭环境”、“心身健康”“独立 性”、等方面较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通过表3―6 可以看出,家庭环境、独立性、心身健康、学校环境等因素 对小学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影响最大。
4学习适应性发展的性别差异比较 4.1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通过整理分析小学三年级的24名女生和49名男生的AAT 测验结果,得出三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差异, 见表6。由表6可知,三年级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 差异。三年级女生在“听课方法”、“独立性和毅力”、“身 心健康”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学习态 度”、“学习技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四个方 面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4.2小学四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通过整理分析小学四年级的36名女生和44名男生的AAT 测验结果,得出四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差异, 见表7。由表7可知,四年级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无显著差异。四年级女生在七个方面与男生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4.3小学五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小学五年级的33名女生和28名男生 的AAT测验结果,得出五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 差异,见表8。由表8可知,五年级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无 显著差异。五年级女生虽在“学习热情”方面显著高于男生 (P>0.01),但是在其他八个方面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4.4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小学六年级的22名女生和22名男生 的AAT测验结果,得出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差异, 见表9。由表9可知,六年级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有显著差 异。六年级女生在“家庭环境”和“独立性”方面与男生有 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听课方法”、“学习技术”、 “心身健康”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学 习热情”、“学习计划”、“学校环境”、“毅力”四个方 面与男生无显著差异。白晋荣、刘桂文等人研究认为,学习 适应性不良的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习适应优良的学生性 别之间虽无显著差异,但从各内容量表得分看,女生优良率 明显高于男生。[7]本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小学流动 儿童中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儿童 中男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差,相对于女生而言其更需要加强教 育和引导。
5结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有30.35%的学 生存在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在影响中年级段的学生学习适应 性七个内容量表中(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心身健康),家庭环境(34. 50%)、学校环境(28.80%)及独立性和毅力(27.80%)三项不 良检出率所占百分比最大,在影响高年级段学生学习适应性 的九个内容量表中(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学习 技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毅力和心身健康), 家庭环境(41.00%)、学校环境(22.55%)及独立性(35.40%) 三项不良检出率所占百分比最大,说明这三个因素是影响中、 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教育出现上述 “不适应”等问题是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但并不表明其 只能被动接受。流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 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应该享有与非流动儿童一样的教育权。
努力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适应日益增强的社会流动 性需求,推动流动儿童教育走向更好的明天,也是我们建设 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