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共3篇)
心理学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共3篇) 第1篇:汶川震后家长溺爱孩子现象的心理学分析研究 一、面对地震的残酷使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方式进行改变 2008年汶川地震,使家长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那些失去父母亲的孩 子。在灾难的打击下,即使是爱也不能够让孩子和失去生命的父母重逢。由此观 己,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长大,作为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在不断的缩短。父母只有不断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让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下得到自己的所想。通过 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一系列渴求。现在的社会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更 是父母眼中的宝,父母对孩子的爱超出了一般的疼爱,让孩子一直是以自己为中 心,慢慢地就使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二、物质生活不断改变,生活条件正在不断变好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从60、70、80 年代走过来的,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比不上现如今的水平,作为家长不想让自 己的孩子受到不必要的苦,并且想要孩子有好的生活保障,家长就对孩子进行不 断地溺爱,让孩子在好的生活中生活,但是却忽略掉了培养孩子。面对汶川地震, 作为父母都有深深的恐惧,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苦,面对现状条件的不断转变才 会过度地溺爱孩子。
三、在汶川地震之后家长把亲情看得最为重要 在汶川地震中,家长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依依不舍都体现出了 浓浓的亲情。现如今家长经历过汶川地震那个可怕的灾难,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 那种原本就够浓厚的亲情变得更加厚重,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在由爱变为溺爱。为 了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为了让孩子在好的 环境中成长,作为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让孩子在安宁的环境中成长, 免于在外界受到不必要的挫折。
在经历汶川地震之后,家长对孩子的爱慢慢地转变为溺爱,而且这种 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面对着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思索,经过上述陈述我做出了一 些自己的理解。面对灾难无论谁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展现出无限的爱。作者:廖麟龙 第2篇:当代中国“啃老”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 “养老”,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正渐渐地被“啃老” 这一社会现象所颠覆。“啃老族”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理性看待“啃老族”的出现,探明“啃老族”产生的原因,积极应对“啃老”问 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应该减轻“啃老”给个人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缓 解“啃老”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压力,让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本文试从 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啃老”现象。
1“啃老族”的现状分析 1.1关于“啃老族”的概念及现状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我国的很多学者都 对其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但是,“啃老族”这一 称呼并不是在我国独有,美国和日本等国也存在严重的“啃老”问题。“啃老族”一 词最早见于英国,他们把那些到了就业年龄却仍要父母供养的人叫做“NEET族”, 是指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aining,翻译过来是“尼特族”,字面上是 指义务教育结束后不升学、不就业、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我国,“啃老” 群体的年龄范围更加广泛,人数更多,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供养 着。
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啃老族”群体的不断扩大,“啃老族” 将会成为影响中国家庭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
1.2“啃老族”带来的社会风险 “啃老族”有着美丽时尚的名称“尼特族”,但是,事实上它很糟糕,它 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极高的。首先,“自食其力”的劳动美德受到冲击,不劳而获 在这个群体中被认同,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长此以往,我们的传 统美德、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将会陷入被颠覆的危险境地。其次,造成社 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人,需要耗费父母、学校、社会在其身上 的资源投入。社会的运转需要人才的智力贡献,而这些人完成受教育之后主动退 出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投入被无情地浪费。最后,对“孝义”的消解。中国历来都 是崇尚“孝悌之义”,提倡“老有所养”。今天,本该是家庭的顶梁柱的成人,却要依靠父母生活,完全违背了古训里的“孝”。
2“啃老族”出现的心理学分析 最早对中国当代“啃老族”的出现和生存状况进行关注的是中国的媒 体,通过调查,他们总结了“啃老族”存在的六大人群:大学毕业生、离职者、“创 业幻想型”青年、频繁跳槽无工作者、文化技能低下不愿工作者。或自愿或被迫, “啃老族”的出现都有着深层的心理根源。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啃老族”——“亲子一体”心理作用下的产物 中国有着区别于西方的家庭观。在西方,子女一旦成人便要脱离家庭 自己奋斗;
在中国,子女永远是父母“最贴心的小棉袄”,一家人之间在经济上和 感情上的相互帮助和扶持又何必要分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观念。因 此,让父母资助经济困难和家庭生活需要帮助的子女岂不是理所当然?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曾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做过深入的研 究,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个概念,他认为中国人在处理 己与群的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豎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远近 之分,个人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当属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而对父母 而言,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如此看来,亲情的重要正强化了“亲子一体”的心理,这种心理模糊了 “亲”与“子”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就是你的”,他们 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子女;
子女最爱想的问题就是“不给我给谁”,他们心安理得 地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父母在经济上支持他们是应该的。正是“亲 子一体”心理的作用,“啃老族”啃得心安,父母被“啃”得情愿。
2.2“啃老族”——“精英情结”的牺牲品 精英,是社会地位、声望和财富的象征。中国的孔子就说过“学而优 则仕”,在古代人们就把读书与仕途联系在了一起。多少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 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跻身上层社会,成为人中龙凤,这就是中国人的“精英情 结”。而在当代,中国的父母们也是怀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倾其 所有培养子女读书,盼的就是子女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种“精英情结”在中国的社会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而读书也由此变得功利化了。然而,随着高 校这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而是已经步入了 大众化的教育阶段。
现实改变了,但是人们的旧有观念却没有随之转变过来,“精英情结” 滋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使“啃老族”失去了很多机会。具体表现在:(1)对薪酬期望 甚高。“精英情结”使他们的自我期望值很高,他们依旧沉浸在“天之骄子”的赞美 声中。这种情结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将自己定位得过高了。有些父母跟子女站在同 一条战线上,认为工资低的工作不值得去做。(2)不切实际追求地域、行业优势。
“啃老族”中的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对大中城市偏好,在他们眼里,发达的大中城 市遍地是黄金。这些不切实际的做法造成了地区和行业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
(3)轻视体力劳动。在他们看来,只有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从事那些的“蓝 领”工作,是“精英”就应该干“白领”甚至“金领”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精英情结 的作用下,多少人丢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机遇,自然而然就业的空间就被自己限 制在了很小的范围,“啃老族”成了“精英情结”的牺牲品。
2.3“啃老族”——角色转换失败的结果 在中国的家庭里,无论子女的生理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的眼中他们永 远都是孩子。“啃老族”习惯了一种单一的角色“长不大的孩子”,接受父母的资助, 或向父母索取生活费用便显得理所应当了。
“啃老族”已经是成人,却没有完成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没有 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没有进入到真正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中。具体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1)从主观上拉长心理合法延缓期,拒绝长大。“心理合法延缓期”是指 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与自己一些 时间” 豏。“啃老族”以自己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借口,逃避就业的机 会,他们总是期待“以后”。而有些父母也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没完全长大,他们总 是抱着“再等等”的心态,使子女的“心理合法延缓期”真正得到许可和合法化,助 长了他们“坐享其成”的想法,使他们缺少主观能动性、独立性、抗挫折的能力, 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2)自我同一性混乱,丧失责任感。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 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能够对自己的过去经 验、现在经历以及将来的预期进行整合。自我同一性混乱是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 极端,在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啃老族”面对的是过去经验和对将来预期的 一种新的情境,往往还没来得及适从便要面临选择,常常被各种问题困惑而陷入混乱中。他们对自己也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自我的发展也缺乏考虑,他们崇 尚“自我中心”主义,重视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关注个人利益轻视国家集体利 益,注重个人兴趣、需要的实现忽视社会需要。
3应对“啃老”问题的对策 “啃老”现象的存在和继续扩大化,对“啃老族”本身、家庭、社会都带 来了沉重的影响。现在“啃老族”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应该如 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还有待探讨。通过上文的分析,下面提出几个应对“啃老” 问题的策略。
3.1转变旧有的亲子观,明确亲子之间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父母,要从根本上转变旧有的亲子观念,就要及时切断与子女相 连的“亲子一体”心理。父母必须狠下心来,给“啃老”的子女“断粮”,让其学会自 食其力。此外,还要明确亲子间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必须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与 义务。面对“啃老”的子女,父母应该学会说“不”。
作为成年的子女,要从根本上转变旧有的亲子观,就要奉行中国几千 年流传下来的“孝悌”精神,使父母“老有所养”。要从思想源头上上断绝依赖父母 的想法,勇敢地面对应该承担的责任,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情感上可 以索取父母的支持,但经济上必须学会独立。
3.2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克服精英情结带来的负面 影响 “啃老族”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失业群体,有很大一部分 甚至是未就业先失业。如不摆脱“精英情结”,“啃老族”的就业、择业问题将难以 解决。“啃老族”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啃老族”要端正自 己的心态,把自己看成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既不高人一等,也不逊人一筹,和 其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有个总体评估,选择适合自 己的职业。不计较工作地域的优劣,职业的贵贱,正确对待薪酬,一切以自身发 展为定位,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为出发点,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最终 目的。
3.3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都会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家庭 里,“啃老族”是子女,也可能扮演既是子女也是父母的双重角色。对父母,他们 要尽到赡养义务,对子女,他们要承担教养责任。因此,他们必须摆脱对父母的 依赖心理,自主自觉承担家庭管理的责任,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成功 角色转换。在社会上,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只 有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中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抛弃社会责任的人,社会也会将其弃之。“啃老族” 只有真正离开“一桌一椅一电脑”的狭小自我封闭空间,承担起应该担负的社会角 色,才能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孔凡华 第3篇:对“过劳死”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尽享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 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人们为了获取在事业上的成功,不惜以自己的健康 甚至生命为代价。国家体改委专项调查,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 平均寿命10岁左右;
上海社科院“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反映,北京知识分子寿命10 年降5岁。研究显示,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现代人工作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亚健康 引起的,更有甚者还出现猝死现象。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将该种猝死现象命 名为“过劳死”,并对其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 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 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劳 死”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刘漪 在google网和baidu网上搜索了从1990年至2006年1月有媒体报道或有记载的“过 劳死”个案,总共有102名之多。由此,不难看出“过劳死”现象已经成为危害现代 人的一大生命隐患。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过劳死”现象的产生在其生理原因 背后还隐藏着一系列的心理学动因。因此,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引发 “过劳死”的动因作以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原因分析 1.1成就动机过高 从蒋筑英、陈逸飞等人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过劳死”人群中的一 个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工作负担过重、劳动时间过长。超负荷的工作源自于他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正如海波科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兰所说:知识分子 的成就动机很强,他们长期处于心理亢奋期。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开天窗’, 眼睛闭着,脑袋仍旧在不停地运转。他们对于工作的概念远不是解决温饱,而是 要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为了事业他们甚至愿意搭上性命。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始发站,动机越高、需要 越大,人们为之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多。已有的“过劳死”案例大多是行业中的精英, 他们将工作看作是成功与辉煌的载体,在较高动机的驱使下超时、超强工作而不 惜透支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命。
1.2心理压力过大 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是“过劳死”现象产生的一大成因。心理学认为压力 就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处于心理压力 之下,个体的身体会经历一种从高亢奋状态到衰落状态的过程。早在1936年汉斯 塞尔叶通过白鼠实验,发现身体对于各种不同应激环境的反映大体上是相同的:
更高的血压、肌肉绷紧、瞳孔放大、激素分泌加速等等,如果身体保持这种亢奋 状态的时间过长,免疫系统和身体器官将随之恶化;
长此以往,身体会慢慢进入 衰落状态,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使个体处于“抑制“状态,体力下降,并伴有抑 郁情绪。长期的心理压力可以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猝死”也就是“过劳 死”的发生。
1.3严重的休闲缺失 日本中央大学劳动心理学教授齐滕良夫从37名“过劳死”研究中分析 出,该类人群在生前常会出现:不断自诉疲惫、老抱怨工作不顺利、经常埋怨老 板、经常表示要辞职、回到家中就懒得再活动、休假日外出也觉得负担、有做不 完的工作、假日也忙碌不休息、晚上失眠睡不好。等等迹象可以看出这类人不但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严重缺乏休闲。造成休闲缺失的原因有多种,其中 最主要是人们心理上对时间的扭曲认识而造成的“时间饥荒”。
时间可分为三个层次:宇宙时间、人类时间和现象学时间。宇宙时间 是客观的,它是物理的、抽象的;
人类时间是带有人类意义的时间,对我们的生 活有规范作用,是与人类生存结构并存的一个纬度,它承载着历史的演进过程, 例如我们用公元、世纪等来记录时间;
现象学时间是指在纯粹意识中的感受,是 相对于个体的当下情境而言的,它突破物理时间和人类时间的框架,是个体的内在心理时间。爱因斯坦对其相对论的精彩解释也是对现象学时间的生动描述:一 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
但是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 上一分钟,会觉得过了不止一小时。现象学的时间也被称为心理时间。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对物理时间有了计量的方法,随着钟表的发明, 这个小小的机械成了操纵人类活动的最权威的指挥棒。在工业社会中,泰勒制和 福特制的出现,使时间成为衡量人工作的重要标准。在科技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中, 人们越来越觉得时间成为这个物质发达的世界中最匮乏的东西。人们吃的是“速 食店”、行的是“高速路”;
最常说的口头禅是“我忙”;
政府提出的口号是“提速”;
一切都在飞速运转的世界上正在闹着一场极为严重的“时间饥荒”。这并不是指真 正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人类对时间的心理扭曲认识。可以说,人们正在饱受着 心理时间的压迫。这种压迫所造成的燥乱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处于长期的焦虑和压 抑之中。我们想从这种焦虑和压抑中挣脱出来,于是选择了努力工作——“干完 这些工作我就休息”,然而工作是没完没了的。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局 面:不少人为了给自己赢得更多的休闲时间的同时,使自己变的更加忙碌了,生 活就这样匆匆地擦肩而过了。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不由得西方的休闲学家发出 这样的感叹:“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观念不仅已被我们的社会所遗忘,甚至今后也 不再会有人能够理解了。”正是在对时间的心理扭曲认识之下而造成的休闲缺失, 使现阶段的人类社会呈现出的没有宁静和闲适,有的是更多的焦躁与压抑,而这 些也是危害身心健康、引发“过劳死”的重大隐患。
2.应对措施 虽然“过劳死”是危害现代人类的一大隐形杀手,然而它不是一蹴即就 的。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2.1个人的应对措施 首先,个人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每个 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扬长避短,在 工作当中获得自我实现的快感。这就避免了盲目跟随社会大潮流,将自己流放在 激烈的竞争之中。
其次,要善于调节自我、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 烦恼、苦闷、焦虑会使人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降低,而愉快的心情则会改善整 个新陈代谢。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我们养成坚强、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调节自我、保持良好心情可以促进人类身体健 康,保持精力充沛,是缓解疲劳的万能良药。
最后,要注意休息、学会休闲。革命导师列宁也曾说过:“不会休息 的人就不会工作。”休闲不是工作、学习之后的补偿或者附属品,它是我们人生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我们消除身体上的疲劳,缓解心灵的压力,以更 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2.2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众所周知,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人类活动的最本质 特点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之上,社会责任、人际交往以及社会评价等问题都直接影 响到个体的压力水平。因此,整个社会对于缓解成员压力、维护成员心理健康是 责无旁贷的。大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各种心理健康设施的开展将会发挥重 大作用。
1995年我国实行“双休”制以及近几年所推行的“带薪公假”使人们的 闲暇时间多了起来。在时间“富裕”的同时,人们又面临着不知该如何消遣的困惑, 以至于出现在闲暇时间也选择工作以消除“荒芜感”的现象。因此推广闲暇教育, 使人们形成正确的闲暇观将会是重中之重。社区是现代人除工作单位之外所处的 时间最长的地方,在社区中开展相应工作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着力促 进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闲暇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闲暇生活, 而且可以借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也会起到缓解压力、 舒畅心情的作用。
来自个人和社会的巨大的职业压力和由于对心理时间扭曲认识而导 致的严重的休闲缺失是“过劳死”的内在心理学动因。因此,缓解心理压力、关爱 心理健康、倡导闲暇教育应成为现代人势在必修的功课。
作者:汪丹 汪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