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论文(共2篇)] 关于肠梗阻的护理论文

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论文(共2篇)

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论文(共2篇)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 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 肠闭锁或狭窄;
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 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 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

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 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 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
出生1~27d,胎龄32~41周, 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 肠梗阻症状。

1.2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
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 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
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 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 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 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 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 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 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
(2)胃肠减压与补液:
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
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 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观察胃液的颜 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
(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 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 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2.2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 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 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 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 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 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35.2~38.5尤, 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 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 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
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 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

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 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 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 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 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 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 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 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 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 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 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 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 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 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 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 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 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

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 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

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 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 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 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 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 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 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 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曹淑荣,闫玲,韩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 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 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 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 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 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 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 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 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 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给予有效抗生素;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2.2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 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 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 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 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 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 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 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

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
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

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 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3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保持大便通畅;
有 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 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 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 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 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 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 生;
(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 交流;
(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 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
(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 到准确无误;
(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 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作者:刘姝嫔,沈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