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事的高校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_物流管理就业

基于赛事的高校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

基于赛事的高校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 为了应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需要,文章在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创新型人才重视程 度不高、物流赛事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提高 认识、构建赛事平台和开展“赛事+教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手段来改善。

一、绪论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培养能够符合 市场岗位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并结合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来研究物流管理专业 创新性能力培养方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宏观方面看,研究民族地区高校物 流人才产学研培养,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号召,培养出一批优秀的 物流管理专门人才,以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从微观方面看,可以为高校物流管 理专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有利于创新教学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改革, 进一步推进对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王健(2006)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物流 人才教育培养经验,分析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现状,提出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 养模式创新思路。霍正刚(2012)探讨了物流创新人才概念以及培养物流创新人才 的意义,重点分析了当前部分高校在物流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理念和目标 不明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 大批物流创新人才。唐昌维,张路(2014)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物流人 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价值取向方面 提出了相应对策。各高校教师针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归 纳起来模式主要有:面向社会与企业需要人才培养模式(赵伟,2010)、产学研人 才培养模式(何勇,张鹏,任丽丽,2012)和“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张的, 2013)。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师讨论的热点,谭波(2010)、李勇,余冰,等(2012) 从课堂、校内、校外三个环节探讨了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建立 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林兆花,燕珍, 蔡晓丽(2013)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师队伍和 教材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此外,潘经强(2014)从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 三个维度构建地方院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以“赛事”、“赛教结合”等为主体词的文献鲜见于文端,蔡勤生(2010) 通过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出“赛教结合、寓教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将竞 赛训练项目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并积极扶持学生专业技能社团开展竞赛活动,推 进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的建设。黄缪(2013)和严宵蕙(2014)提出“赛 式教学法”,认为其将成为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地 缓解了物流企业“用工荒”与物流人才“就业难”这一突出矛盾。刘云(2014)、黄炜, 易肖肖(2014)从教改的必要性出发,根据大学生赛事对教学改革的作用分析,分 析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机制在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条件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 题基础上,提出基于赛事的实践教学机制的优化策略。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在梳理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深 入研究。以研究课程改革适应“赛事+教学”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从高校教学队伍 优化、实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三、基于赛事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高校受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 轻课外”的指责。近些年来,高校逐步在转变这一传统观念,但很多依旧停留在 报告上、口头上,其实践教学的开展、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并未得到实质地解决。

部分本科院校仍然以精英教育为主要发展目标,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 要体现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课程开设等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却被忽视了。”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传统思维导致了高校对 创新人才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部分高校建设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很大程度上是 高校对外宣传或者供上级检查、兄弟院校参观的主要地点,平时店铺、公司都是 大门紧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比比皆是。物流管理专业如同其他专业 一样,理论课比实践课比重高得多,其实践教学依旧停留在基础设施应用,现有 涉及物流规划等整体解决问题课程。

(二)高校物流赛事组织有待加强 全国各等级赛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各级大学 生赛事的组织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各级赛事中,很多参赛队伍属于个人 行为,即便由高校出面组织的参赛团队,团队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跨学院、跨 年级、跨专业团队并不多见,多数为一个学院的组成,而这些组队有知识背景相同、知识结构相似,导致参赛作品质量不高。另外在指导老师层面,参赛队伍很 难得到指导老师长期系统的指导,致使学生很多专业知识都靠课外时间去学习, 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最终导致参赛作品流产或者质量不高。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依靠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各级创新创业项 目的申报。目前,大部分的项目申报信息来源于高校团委或者学生工作部,申报 主要由指导老师引导有创意想法的学生申报,在申报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性 不强,教师工作中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为奖助学金综合测评中的实践创新比重 偏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部分高校学生仍然主要依靠专业理论成绩争取奖助 学金名额。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专业竞赛、创新型实践,教师无法从教学管 理部门获取课时认定,与此相关的赛事费用也难以得到高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从 而产生了“学生不想组队参赛,教师不愿指导比赛”的现象。

四、高校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设计 (一)提高高校对物流创新型人才的认识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教学和物流实训相结合培养 模式,主要是针对物流专业基本技能进行模拟实训,学生整体规划思想、全局观 等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高校应该加强对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重视程度,平 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充分肯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借助物流专业 赛事(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nexsim物流仿真建模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国家 级比赛项目),探索出能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为物流管理专业学 生提供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二)构建赛事组织平台 赛事组织平台是指高校和赛事组委会共同搭建相关的平台。针对物流 赛事存在的“散兵游勇”现象,高校应着手思考物流赛事组织平台的构建问题。高 校亦可以团委、教务处和学生管理部门为依托,借助学校开放性实验室和物流实 训中心等硬件要素,依靠学校管理、专业教师、学生等软件实力,构建物流类赛 事组织平台。亦或鼓励学生自行成立物流相关的协会,这些机构在学校的领导下 进行赛事组织、申报、培训等活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组织,形成统一的赛事组 织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提供沃土。(三)开展“赛事+教学”结合的培养管理体制 “赛事+教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管理机制是通过组织参加、举办物流专 业性比赛,为达到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 操作能力,建立学习型、创造型学生组织的目的,防止在“赛事+教学”培养模式 运行中发生的偏差。高校教务部门应该支持教师指导学生比赛,在教师评奖评优 和工作量核算中得以体现,提高教师指导比赛的积极性。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个 人,予以奖励和宣传,在教师队伍当中树立榜样、起到模范作用。学生管理部门 首先应重新审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降低理论成绩的比重,适当提高创新实践活 动的比重。其次,在辅导员考核中,督促辅导员及时发布比赛信息,积极引导学 生参与各类比赛,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比赛氛围。最后,对于获奖的学生积极宣 传,并予以奖励。

作者:罗瑶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