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探讨
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探讨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管理既有管理学的普遍 属性,又有旅游学的特性。在新时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需要认真吸 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去寻找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旅 游事业健康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旅游管理与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 化内涵。我国旅游文化资源以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壮美的自然景观往往与历史事件和人物融为一体,使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 文化的色彩。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结晶,它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 富的文物古迹和独特的城市风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西方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情风俗,涉及到文化与管理的共生 性问题。管理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水平、模式影响和决定管 理的发展,而管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文化。在旅游管理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 有适合旅游管理的文化才能指导、促进旅游管理的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 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近年来红 色旅游方兴未艾,大大加强和改进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了革命历 史文化遗产,在轻松愉悦的旅游过程中达到了巩固政治、发扬优秀文化以及全民 集体教育等一系列目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的原则和现状 文化旅游管理需要遵循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旅游具 有非物质性。比如,桂林山水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愉悦。其次,文化旅游具有服务性。服务性产品是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体或 过程,而服务仅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可以被用以交换的无形产品。文化 旅游的服务性是指与其它产品相比,服务在旅游文化产品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 可以说服务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最后,文化旅游是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 产物。旅游产品一经出现,就形成市场,有的旅游产品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成为城市旅游业和旅行社业务的主要来源。但是一成不变的旅游文化产品很难满 足不断发展的游客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游客的需求,才能与时俱进 地推动旅游业向前发展。因此,我国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应当坚持市场导向 原则、独特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综合开发性原则。一是文化旅游管理必 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形成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取得预 期的经济效益。二是文化旅游管理必须保护并尽可能地突出这些地域性与文化性 差异,即要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民族特色,增强地方特色,努力反映属于自己的 历史与文化。三是在文化旅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使旅游区宾馆、饭店、厕所等 的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节约能源,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努力提高并延长 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四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 六大主要构成要素,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围绕旅游者的核心利益,实现游憩、 经济、社会和环境四大效益的统一。
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 当前,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由于 旅游管理中存在的欠缺,旅游业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且 还没能充分挖掘旅游中的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与旅游发展二者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 旅游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深人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旅游是一 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新时期的旅游活动 不会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初级层次,而要向娱乐休闲和专门旅游等较高层次发展, 追求文化感受和精神消费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为了旅游者的需要,旅游区必须开 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新产品,深人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才能够创造和凸显自己的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今后, 我国广大旅游风景区经营单位要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 段,及时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市场的趋势,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传统文化旅 游新产品。产品的创新要围绕旅游者“新、奇、美、乐”的需求原则,把握观光型 向度假型、参观型向参与型转变的市场趋势。
2. 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形式。旅游作为需要用 心灵感悟的精神文化产品,不应当只是浅层次的展示存在的历史实物形态或过去 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求旅游管理者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人方式,在旅游中 经历心灵震撼。近年来河南开封古城旅游中开展了一些大型文艺表演,在书店街、 马道街、大相国寺这一市中心地带,开辟文化夜市。发挥开封本地的地方戏剧和 民间文艺活动特色优势,并对开封市有突出特色的豫剧、盘鼓、地方曲艺杂技进 行包装和宣传,挖掘深层次文化的内涵,对主要戏剧茶楼进行改造升级,充分利 用现有娱乐设施,同时注重对环境氛围的渲染。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很大程 度上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结果,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独 特的精神价值,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已形成具有世界遗产意义 的“红色精神”,为我国人民、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对历史事件和 历史伟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的良好途径。
3. 实现我国文化旅游地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首先,在我国的 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中,需要根据居住、商贸、金融、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差异,以 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文化旅游区布局调整力度。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 上调整优化老城区。在古城改造和扩建中,把生态项目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在建 设项目内部,区域内部和城市周边区域要按照要求留足留够并建设好生态用地, 严格“绿线”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率达到国家绿色 园林城市标准。其次,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 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所以旅游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的原则 合理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尚未被旅游业所利 用的潜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产生效益;二是对现实的正在被利用的文 化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凭借经济实 力和技术条件,创造文化旅游资源和创新旅游项目。最后,在旅游资源保护的立 法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4.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理念的基础教育工作。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传统文化教育。今后,需要通过文化教育来普及文化传统知 识,使国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认识到所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遗产地居民 和旅游者、遗产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知识、价 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以期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促进文化 遗产的合理利用、有效保存和永续传承。同时,各文化旅游区需要把传统文化作 为旅游宣传中的重点之一。通过举行文化旅游新闻发布会、推介会,散发精美的 宣传册,制作光盘,在各旅游网站中专门开辟文化旅游栏目,策划文化旅游系列 重大节事活动和传统文化主题的文艺节目,结合中秋、国庆以及党建等重大纪念 活动和节假日组织好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使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深人人心。
如何将有市场价值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何选择 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如何在新开发的旅游产品中赋予文化产业的全新内 涵?这是新时期我国旅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旅游事业是新世纪的绿色朝阳产业, 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时期的旅游管理只有吸收我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 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理念,以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