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的范式创新_范式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的范式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的范式创新 摘要:党的十八大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 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了阐述,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 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举措,作为和谐社会教育的 生力军的我们,理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践行者。因而,生 态文明建设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生态文 明观念的形成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寻 求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 示作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引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 念,而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再次论述了“生态文明”, 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诗意般得词语,强调把生态文 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时 代的要求,是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这也就对所 有社会主体的知行意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 生态文明社会,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 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而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志 的教育。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其 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统一性(一)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的统 一性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求的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 念,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尊重自然、保 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最终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和谐统一。因而,这就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的 要求。

诚然,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就是一种培养和塑造人的实 践活动,是通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来进行的, 二者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 教育者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对在人们进行的一种生态思 想道德教育活动。确切地说,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生存的的长远利 益,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具备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 和生态道德文明行为。其育人目标依然是促进人们实现个人 的全面发展,其目标实质也就是培养人们成为具有真善美价 值观念的社会主体。

(二)在追求真善美人格要求上二者间体现的一种统一 性 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教育等因素 的影响着其形成与塑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格的转型已经 成为必然。然而,如今的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至上,在处理人 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致力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导致了生态失衡,环境危机愈演愈烈。同时危机的出现,迫使人们开 始进行了反思,人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种 种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的危机,也可以说是人格的危机。而生 态文明则是人们摆脱危机的唯一对策。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 类的新的文明形态,协助我们树立科学自然观。生态文明呈 现了时代的特征,预示着文明的转型,因而对人格的发展提 出了新的要求,即生态人格。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中遵循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做到与自然和谐共融,遵 循客观的自然规律,追求真善美的生态人格。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格的实践活 动。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通过围绕培养什么样 的人,怎样培养人来进行的,二者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而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目标实 质也是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人。人格上来说,人的全面发 展,就是建立在知情意全面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真善美的人格。

具体言之,就是在认知上的求真,即强调遵从自然法则,直 面自然社会客观事实及现实环境,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 的;
在意志上的向善,即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保持平 衡,遵从社会规范,做人性化积极向善的人。在情感上赋予 乐观,即热爱并欣赏自然社会中一切美的事物,热爱生活, 富有创造力,达到个性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因而,在生态文明新形势下,要求培养具备生态人格的 人,在实际操作中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将生态伦理原则和生态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外化为 人的自然实践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正确的对待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塑造全面发展具备真善美的人格的人。

(三)在对主客体要求上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当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为 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 育对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帮助人们完成思想观 念与行为的转型,重新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的价 值定位,树立生态价值观,最终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 时代的发展要求。

1、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2、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疏导思想、教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要实现其教育功能,关键就是培育更多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 设责任的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每一位公民, 应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具备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了 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生态境况,自觉爱护大自然,努力 成为新时期所要求的合格公民,为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 新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因而,我们可以说,培育具有生 态价值观的公民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 今思政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的新要求和新呼唤。

二、契合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必然要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大背景下,我们需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纳入到思 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去,要更加重视生态教育,培育人们正 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努力践行环境 保护行为。

(一)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 长期以来,人们片面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解 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问题,而无须把人与自然的关 系纳入视野。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 放,人类的道德范畴已由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关系范畴向 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两个维度拓展。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 育就是培养人们成真正合格的社会人、生态人,这是时代赋 予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理念,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的拓展。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所有教育 者应充分发挥其强有力的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 新与变革,应切实将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纳入到思想政 治教育的内容中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 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去。因此,要丰富充实思想政治 教育的内容,既要注重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 系,还要重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帮助人们正确 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既有改造大自然的权利 和自由,同样有保护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要尊重所有 自然生物存在的价值,以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感去对待所有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共同发展。

(二)人们担当生态价值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需要法律制度上的保证, 还需要道德的约束作用。人们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及担当 生态价值的主体,可以通过生态道德来规范和调节人们的思 想和行为,以其内在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而,生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的现 实需要,应重视对人们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 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挑战,提高自身生 态道德修养,并能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自觉承担保护环境 的责任,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意识。

(三)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规范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生存家园,然而它正处于环境恶化 的危机中,而可持续发展观,这样一种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立场上,追求健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价值观,是时 代的要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 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纳入 到思想政治范畴中去,向人们宣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 境意识,培养整体、公平、公正和生存意识,科学引导人们, 使其能够科学的认识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在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具体保护环境的日常生活的 行为,最终培育人们能够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的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因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须改进和创新,这是开创思想政治 教育新局面的重要一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强调的平等、 和谐、整体发展的思路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带 来了重要的启示。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 在坚持原有方法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生态认知, 丰富生态情感以及增强生态行动意志,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文 明意识和生态行为。

(一)提升人们的生态认知 一直以来,人类总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宰,可以对生 态环境胡作非为,因而我们人类在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永无止境的对其索取,而不想到要恪守那种和谐与 共的义务与道德,正是由于在这种自私的念想下,我们人类 正在步入环境恶化和资源匮乏的困境之中。而思想政治教育 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使其符合特定时代社会发 展所需要的那种道德品质与思想观念。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好关于生态方面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社会舆 论环境,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 宣传教育工作,将生态观念与道德要求融入到管理文化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去,提升人们的生态认知,最终培养人 们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
培养 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

(二)丰富人们的生态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就是要解决人们的 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而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就是要采用以情感人的方法,只有真挚的情感、善意的 言行,才能使受教育对象的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促使其思想 和行动发生转化。通过大量的生态危机事实让人们知道目前 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使人们明白建设生态文明并非“无理 取闹”而是人类延续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社会上那些为了生 态文明建设而鞠躬尽瘁的人和事实的大力宣传,从而有效调 动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宣传等活动, 使教育对象明白:人的存在必须依赖生态环境为物质前提, 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当人们按自然规律去认识,改造世界时, 自然界对人类就会非常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可持 续发展,相反,当人们总抱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时,对自 然生态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这就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丰富人们的生态情感,帮助人们树立 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自觉热爱和尊重自然 生态。

(三)增强人们的生态行动意志生态文明的文明形势下,强调要满足人、自然、社会的 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的发展需要,要求人们具备人与自然和 谐的生态行动意志,这是在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中生成的意 志,这种意志应用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道德 责任要求人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努力维护人与自然 的和谐与平衡。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努力培 养人们这种生态行动意志,将生态道德意识基于行动意志基 础上,这将有助于人们正确的去看待自身和自然界的整体性 和有机性,认识到人与自然界具有的本质统一性,从而在改 造利用自然界而谋求自身自由发展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承 担应有的生态道德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实 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思 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育人的活动,可以通过开展有效的多 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来增强人们的生态行动意志,认真 研究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方式,使思政 政治教育工作在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走出一条新路子,具有 独特的感召力和强劲的战斗力。使得人们具备强烈的生态道 德责任感,最终实现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创造与实现 其生态价值,进而不断促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要的推动下,我们党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今后将致力于生态道德教育,传授生 态观念和知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更多具备可持续发展理 念的年轻队伍,通过每一个人的自觉积极地内化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人们在创建“美丽中国”的现实主体性 作用,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熟及自身的与时俱新。

[参考文献] [1]曹剑辉 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82-84 [3]余谋昌 生态文明论[ M ] 中央编译出版社 [4]杨鲜兰 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2):10-13 [5]张耀灿 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组编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7]惠光启 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生态文明道德意识[J] 《淮海文汇》2004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