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心理障碍因素的解决方式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心理障碍因素的解决方式 一、大学生政治冷漠行为的表现 “政治冷漠与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 达以及政治接触一样是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一种 行为的消极态度,通过不参加政治活动等方式消极地表明自 己的政治倾向。”[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现在以 下四个方面:第一,被动接受政治知识。面对日趋多样的校园文化和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多集中 在对其未来职业规划有利的知识和群体成员普遍关注的流 行热点上,了解政治信息的兴趣就显得十分冷淡。
第二,冷漠对待政治教育。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流意识形 态灌输的载体,一直贯穿于中国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这 不免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冷漠态度。
第三,价值观和政治信仰疏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 定的政治信仰是保障当代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政治参与 行为的前提。然而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与主流意识形态 所倡导的积极健康的政治信仰却存在疏离。
第四,政治参与不作为。当代大学生参政议政最直观表 现即是政治参与的行为。以参加选举活动为例,大学生选举 动机多表现为被动回应学校号召而非要以公民意识参与国 家政治生活,选举过程中对选举人的情况了解甚少,对选举 结果和后续行为不甚关心对自身的选举行为也持冷漠态度。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心理障碍因素分析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当代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 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影响其行为从产生到结束的 重要原因,是其对待事物主观态度的直接体现。因此,当代 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冷漠行为,最根本的动因来 源于他们内心深处所具有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使其在 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上都表现的冷漠。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 主体,从认知、情感、需要、群体感染等几个方面找出造成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心理障。
(一)不成熟的认知结构阻碍了理性政治认知 个体关于政治认知的形成过程也同样经历了对外部信 息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环节,从而实现了“同化或 顺从”的心理过程。这是形成一切政治心理的基础。然而, 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系统的政治认知图式的过程并非是 一帆风顺的。
一方面,个体认知结构与现实的矛盾阻碍了理性的认知 结构的形成。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庞大的政治信息量和学校 传统、教条的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了其复杂的政治生活外部环 境。长久以来的政治教育形成的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 认知结构与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形成冲突,加剧了大学生认知结构和现实的外部信息的矛盾, 导致认知过程中个体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的“顺应”过程不 能有效实现。另一方面,感觉、知觉片面化导致了其极容易在认知过程中因思维定式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现象。极端的 “政治无用论”思想消极对待参政议政、政治学习等行为, 从而导致其对政治生活失望,采取消极不作为的表现。
(二)极端多变的情感催化了政治冷漠行为 情感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敏锐的内心体验,是人的 需要是否被满足的直观反映。当代大学生对政治认知对象所 具有的喜欢、讨厌等基本情绪或崇敬、冷漠等高级情感,催 化了政治冷漠心理障碍的形成。
第一,“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的 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2]。
大学生超现实的政治需要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满足,因而 产生消极的政治情感,导致政治冷漠行为。第二,情感逆反 强化规律指出:当人的欲望、情绪受到干扰或限制时,可能 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并强化这种欲望、情绪。在统一要求 的政治教育和频繁宣传的主流文化中,大学生会普遍认为其 追求“独立自主”的欲望受到了抑制,从而产生逆反情绪, 强化其过分张扬个性或消极对待政治。第三,大学自由、开 放的交流环境,青年活跃的思想动态和深沉的爱国情感,使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情感诉求。但是由于其缺乏政治 实践的能力和经验,使其较高的情感诉求和较低的实践能力 的不协调,导致其心理产生了认为自己无力参与政治的低效 能感和不作为态度。
(三)功利性的需求扭曲了健康政治行为需求与动机是影响政治行为的根本原因。人类从产生需 求到满足需求再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的过程,正是推动人 类进步与发展的内驱力。
“人的需要,以一种主观欲求的形势,反应为主观目的 或动机时,表现为主观性;
一旦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主观的 目的和欲求变成实践的结果时,需要求表现为客观性。需求 意识越强,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3] 这是由主观需求转化为客观动机的心理过程。然而,当代大 学生的主观政治需求在“功利化”政治行为背景的影响下, 逐渐扭曲成一种“利己行为”的客观需求。例如:积极准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是为了获取好成绩取得奖学金;
积极 加入党组织是为了今后实现个人价值或谋求政治前途等等。
当其在某一时期内的所谓“政治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后, 就会对其他一切政治生活表现出冷漠、麻木的状态。
(四)群体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教育经历、文化水 平、社会兴趣等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也容易产生 群体归属感,而这一群体在政治参与上所表现出的冷漠行为, 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群体中相互感染效果的影响。通过群体 感染的作用,使得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冷漠行为被迅速 传递和强化。
另外,网络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普及,也更强化了这种群 体意识和群体感染力。大量文化娱乐内容通过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内容的冲击,使其在注意力和兴趣点向追求“物质 欲望和功利观念”等方面倾斜。这种价值偏好在群体间的相 互影响,加强了群体心理上对政治生活的冷漠态度。
三、消解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方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心理这一根本诱因,从当代大 学生自身、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问题的解决, 从而形成当代大学生向“理性的现代公民”进行角色社会化 转变过程中的引导“合力”,相信会是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 政治冷漠现象的方法。
(一)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成长环境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培养了其独立开放的精神。但多种利益观念的涌入也给 当代大学生在政治心理成长带来了困扰,因此,必须通过优 化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成长环境的方法加以解决。
1.加强政治体制优化改革,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党和政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参与民主化、法制化建 设,给公民创设健康的政治参与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参与政 治的积极性;
其次要加大力度进行反腐倡廉建设,以增强大 学生政治参与的信心;
再次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宣传形式,以强化大 学生政治参与时的认同感。
2.优化舆论宣传方式,塑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针对个人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以网络为载体肆意入侵的现象,要对网络上传播的负面影响加以监控,抑制不 良信息的传播。应强化政府主流观念在网络媒体上的引导和 整合功能,使大部分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方向能够与主流观 念保持一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和政治积 极性的提高进行培养。网络传媒本身也应当保持较高的自律 性,对影响及健康的政治生活环境的内容进行弱化或抵制。
(二)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人”意识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大学生“政治 社会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从心理各要素入手培养和 塑造“政治人”角色,是大学生成长中的必由之路。
1.提高政治认知能力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认知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 善于解决自我认知结构与现实的矛盾、感觉知觉片面化等认 知障碍的问题,应注意:第一,牢固掌握政治知识,塑造理 性认知结构。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住每一次接收政治信息和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建立起一套 稳固的认知结构,逐步消除个体在政治概念和政治问题上的 模糊认识,使个体能够对社会各种复杂的思潮和问题进行理 性的分析。第二,加强实践能力,促进知行合一。当代大学 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现“政治 人”意识的确立。
2.培养成熟的政治情感 情感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但充分地利用好情感的这一功能也能在培养理性政治行为中发挥 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发挥情感增力作用。根据情感两极 性规律,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积极行为的产生。因此,当 代大学生应该在认识到个人政治情感对政治行为的重要作 用后,要有意识地调节情感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自己的政 治信仰和政治认同感。第二,努力培养成熟的政治情感。当 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逐步走 向冷静、理智、成熟的趋势,从而主动积极地对自己的情感 进行调节,培养成熟的政治情感。
3.发挥意志力的作用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 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 当代大学生培养“政治人”意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 自身固有认知结构的阻碍和来自外部政治环境的干扰。因此, 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在明确成为理性政治人的目标之后,充分 培养并有效发挥意志力的作用。第一,要坚持“做理性政治 人”的目标,促使这种理性政治人意识向理性政治人行为转 化。第二,要自觉地抵制社会中的不良诱惑,对侵蚀社会主 义健康文明的不良行为和思想坚决拒绝。
4.激发积极的政治动机 引发动机的需要,作为一种行为活动的内驱力是人的主 观意识,对需要的合理引导主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变 来实现。第一,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励志成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用 的人才,在不断拼搏的过程中,得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 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不竭动力。第二,合理分配物质需要 与精神需要。在保证大学生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应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其发现并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
5.发挥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感染力 当代大学生群体在生活背景、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具有较 高的一致性,因此,群体的一致性行为更容易得到大部分人 的认同,从而在群体内部形成较强的感染力。从发挥群体感 染力的角度入手,发挥群体的功能激发群体的政治活力。当 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这个开放的平台,通过演讲、 辩论、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群体内部形成积极的政治 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这种积极健康的政治行为在群体内部的 扩散。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的最频繁也 最直接的教育,涉及对其政治心理、政治信仰、政治行为的 全方面教育和培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改进 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动性的发挥,对解决当代青年的政 治冷漠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1.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当代大学生政治成长 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与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动向相吻合,又要与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相匹配,应根据社会环境 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每个人具体的认知 结构以及认知运动方式的倾向性等方面却千差万别,有的个 体习惯于在感官层次上同化信息,有的个体则习惯于在理论 思维的层面顺应环境。”[4]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对于习 惯于在感官层次上同化信息的大学生,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寓教于乐或者寓教于情。对于习惯于在理论思维层 面上顺应环境的大学生,加强对其政治理论素养提升。
2.发挥教育者的能动性以促进大学生理性政治心理的 形成 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同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年龄也比 较接近,容易成为大学生亲近并模仿的榜样。一旦当代大学 生认识到自身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就会因为具有了要缩小自 身与目标之间差距的需要而产生强烈的动机,从而积极改变 政治行为。因此,作为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辅导员,要借助 自己和当代大学生之间代沟小、交流频繁的优势,主动积极 地规划自己的政治行为和提升自己的政治信仰高度,为大学 生政治参与树立榜样。
3.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以保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仲田.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209.[2]张承芬,韩仁生.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90. [3]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