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权力和腐败总是相伴而生的。纵览几千年的文明史,一个个王朝和政党由盛而衰,大都经历了由“腐”而“败”的过程,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一个政党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必然面对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拒腐防变更是一种基本的执政能力。拒腐防变,就要研究执政的一般规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执政的必然要求。过去我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总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党和人民有天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与人民天然地具有血肉般的关系,不会发生背离人民利益的事情,因而疏于对权力的制度化约束。一些监督措施之所以软弱无力,很大程度上与这种错误认识有关。反腐败的严峻现实告诉我们,要拒腐防变,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民主和公开,是执政党拒腐防变的两大法宝。民主是腐败的天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早在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与黄炎培先生的那次著名对话中,就提出用民主的办法来跳出腐败的周期率。但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里,发展民主的任务相当艰巨。如何发展民主,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在党内,一些人受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民主意识还是民主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期从事军事斗争,执政后一些工作方式没有及时随之转变,比如在过去严酷环境中养成的某些做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沿袭下来,很多应该让人民群众知道的政务没有公之于众,这就可能产生暗箱操作。而暗箱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腐败。政务公开,不仅是拒腐防变的有力武器,也是发展民主的前提。列宁说过,民主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拒腐防变,还要研究执政的特殊规律。在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长期历史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它确定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不是各党派轮流执政;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处于同共产党合作共事和参政议政的地位,而不是在野党、反对党。在中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两党制。研究执政的特殊规律,关键是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下,解决好监督问题。既要大力加强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的监督;又要高度重视共产党自身的监督。为了解决党内监督问题,我们党认真总结和吸取一些国家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这部条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总之,只有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两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好,我们党才能成为清正廉洁的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