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对残疾幼儿的积极作用|关于幼儿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对残疾幼儿的积极作用

学前教育对残疾幼儿的积极作用 2010 年 7 月 29 日国家正式发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把 学前教育放在未来教育发展的位置,学前教育是一个人终身 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学前教育势在 必行,是儿童的一项权利,“每个儿童都不应该被遗忘”。

听力残疾儿童作为“每个儿童”当中特殊弱势群体的孩子, 应该享受正常的学前早期教育,甚至比正常儿童的学前教育 更为紧迫、重要,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每名听力残疾儿童享 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会为他们将来适应环境,顺利过渡到 普通小学和特殊学校以及为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 一名残疾儿童都能像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享 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在较好的学校里学习知识、实现 自我、健康成长。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 分析,中国现有听力残疾人口 2780 万,单纯听力残疾人2004 万,4~6 岁组一、二级残疾占 67.36%,0~3 岁组一、二级 残疾占 83.90%。每年将有 2.3 万新增听力残疾患儿,在 0 ~6 岁听力残疾中 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听力障碍严重损 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社交、生活、学 习质量,加重经济社会负担。听力残疾儿童的症状主要在于 听觉受到大小程度不一的损伤,而听力则是人的一种重要感 觉。听力损伤以后,给听力残疾儿童感、知、觉活动以及整 个认知心理活动都带来影响。听力残疾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听觉则不起或仅起 到较小的作用,限制了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妨碍了他 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引起语言发展上的缺陷,这成为听力 残疾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障碍。众所周知,残疾特殊儿童越 早发现,治疗效果就越好。当残疾儿童错过了康复教育的黄 金期,就只能被家庭和社会养护起来,无法回归到主流学校 或者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以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家庭 的包袱。

一、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尽早补偿残疾儿童的缺陷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 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的生长 (形态的增长)、发育(功能的成熟);
心理的发展指儿童 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身体发展 和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儿童年龄愈小,身体发展和心理 发展的互相影响愈大,儿童身体上的某种残疾都会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到心理的发展,如听力残疾会影响儿童理解能力和 思维能力的发展。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他们的身体器 官、骨骼、神经系统都处于发育阶段,其可塑性极大,只要 适时地抓住这个早期阶段,他们的许多缺损,通过多种康复 手段就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尽早进行训练和教育,采取 积极干预措施,进行听力补偿和强化言语教育,尽早训练耳 聋儿童看话能力,就可以促使他们尽早学会看别人口型理解 他人讲话内容,做到早发展、早康复、早教育,促使其神经系统和神经功能得到正常、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 残疾造成的影响。所以,学前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称为“抢 救性康复教育”。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教育不能消除儿童的 残疾,但却可以使他们的残疾状况得到改善,残疾程度得到 减轻,重建自信,找回自尊,慢慢地走出封闭的自我,能和 正常人交往,这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可以使残疾儿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 力 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指在残疾儿童的学前阶段,按照心 理发展规律和残疾的特点,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下,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医疗预防的措施,尽力挖 掘他们的潜力,增进技能,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到一定的文化知 识,有些残疾孩子通过早期干预,甚至康复发展成正常孩子 一样的水平。同样的道理,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也是越早越 好。学前教育对正常儿童有重大影响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对残疾儿童就更为重要。“早期干预”作为重要措施的一种, 一般是指对3 岁以前的听力残疾儿童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听 力补偿和早期听力言语训练的措施。要使听力残疾儿童与正 常儿童一样能听会说,必须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通过及早 验配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及早给予听觉补偿,并进行 科学的听觉言语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残疾引发的 障碍,促进他们平等充分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三、学前教育可以使残疾儿童多方面发展 听力残疾学前教育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通过规范化、 标准化的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抓住每一位听力残 疾儿童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和需 要,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进步的喜悦。

逐步对听力残疾儿童进行指点支持和强化语言及康复训练, 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严格的教育,使听力残疾儿童的语言 水平能接近或达到健全儿童的语言水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 在千秋的重要措施。

(一)学前早期教育可培养听力残疾儿童对社会的适应 性,扩大视野。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及时对残疾儿童施以适 当的教育,积极促进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发展身体各种功 能的代偿,最大限度地弥补听力残疾儿童的缺陷。

(二)学前早期教育注重对听力残疾儿童技能特长的培 养。除了实施文化教育,可根据儿童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开 办舞蹈、绘画、手工等各种特长的培养班,学有所长,掌握 一定的劳动技能。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立足 社会,服务社会,以减轻社会的负担。

(三)学前早期教育注重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素质教 育。对残疾儿童及时进行亲情安抚,尽快解脱不良情绪影响, 消除心理障碍。重视品行教育,用爱心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 和爱戴,用温暖去启发他们的心灵,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 心中有“家”,心中有“父母”,教育他们奉献爱心,学会尊重、关心、帮助别人,树立良好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品德 修养。

四、政策支持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并加大投入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式教育。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 教育体系,促进我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特 殊教育事业是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关注民生、 关爱弱势群体、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 各类教育并举的特殊教育格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 教育机构,并制定优惠政策给予补贴。另外,可借助“爱耳 日”的长效平台,丰富社会化工作内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培育助残爱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残疾人权利公约》 的落实,让更多的人理解、关爱残疾儿童。保护、关爱残疾 孩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各界人士均应参加到 “关爱残疾儿童,共创美好明天”的活动中来。要倡导全社 会共同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加强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学前 教育,为听力残疾儿童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共创孩子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