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误读字音辨析
古诗词常见误读字音辨析 春节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又一次掀起了诗词热, 一批青少年选手的精彩表现再度燃起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 热望。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材对部分易读 错字词未加注音,这无疑增加了阅读古诗词的难度;有些阅 读材料对同一个字的注音不一致,这让人无所适从;
有些师 生因不了解语音的具体情况,念起来随心所欲,错误的读音 又影响了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既然学习古诗词,对于古诗 词的一些常识,我们就不能不学习和了解。针对古诗词中易 误读的字词,笔者将其分为通假字与古今字、多音字、特殊 字、姓名字号等,现对其读音略作分析。
一、通假字与古今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 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字一般用 “通”提示,“通”是“相通”之义。在古诗文中,凡是通 假字,通什么字,就读什么音。如王维诗《鹿柴》中的“鹿 柴”是指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古代“柴” 指有篱落的村墅,也指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划定的某些 区落。《康熙字典》指出:“柴,后人语讹转入去声,又别 作寨。”“柴”是“砦”的通假字,而“砦”又是“寨”的 古字,所以读作“zhài”,不能读作“chái”。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 “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古今字一般用“同×”表示,“同”是“相同”之义;
也有的用“后 来写作×”来表示。
(一)见 上古无“现”字,凡“出现、显现、露在外面”义都作 “见”,后来写作“现”。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 诗歌的大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 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人教版教 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穿花蛱蝶深 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 地二·日积月累》)。上文中“见”同“现”,属于古今字, 意为“出现”,应读作“xiàn”。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这句诗中“见”究竟读“jiàn”, 还是读“xiàn”,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因此,在这里主要存 在“见”字是解为“看到”还是“出现”的意思。这就要追 溯到这首诗的来源,最早集录陶渊明作品的昭明太子萧统, 在《昭明文选》中收录此诗时,“悠然见南山”作“悠然望 南山”。后来苏东坡说:“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 句最有妙处。若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此 后,大家都抛弃了原来的“望”,接受了后来的“见”。从 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实际上是指“望”。而“见”字作“望”讲时,读“jiàn”,因此,在 这个诗句里,“见”应该读“jiàn”。
(二)景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景, 同“影”,读作yǐng,这里指日光。“返景”指夕阳的回 光返照。“影”,古写作“景”。《说文》:“景,光也。” 段注:“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处,物皆有阴。光如镜,故 谓之景。”《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 洪《字苑》,旁始加彡,音‘於景反’。”由此可知,“景” 早于“影”出现,“影”是从“景”中分化出来的代表阴影 义的分化字。从字形上看,它们属于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偏旁 的古今字。
(三)著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中的“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著”同 “着”,是“着”的本字,读“zhuó”,意思是“附着、附 加”。“著”在这里引申为“开放”。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 8课《木兰诗》),诗中“著”同“着”,读“zhuó”,是 “穿”的意思;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人教版 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词中“著”同 “着”,读“zhuó”,是“遭受”的意思。二、多音字 古诗词对格律是非常讲究的。格律使诗词形成了音韵之 美,平仄声的交替与均衡,使整首诗歌读起来更加和谐、流 畅、上口。在诗词中遇到多音字时,我们不能仅凭借该字词 的意义来判断其读音,更应该从诗词格律等方面来考量。
(一)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过故人庄》)。诗中的“还” 是动词,表示“返回,再回来”的意思,应读作“huán”。
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两个读音“huán”和“hái”,读作 “huán”时,是实词,是“返回”“回来”或“回到这里” 的意思;
读作“hái”时,是副词。在古诗词中,极少用虚词, 而且在古代《平水韵》中,“还”只有“huán”这个音,没 有“hái”音。
“还”读作“huán”的诗句还有:“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竹 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教版教 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俱往 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 课《沁园春·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人教版教材五 年级上册第5课《泊船瓜洲》)。从七绝诗句的格律上看, 《泊船瓜洲》属七言绝句,七绝的声律格式有“四式”,按 首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分为“平起”与“仄起”两类,又根据 首句末尾这个字的平仄可分为“入韵(用平声字)”与“不 入韵(用仄声字)”两类,两两共计“四式”。
从“京口”的“口”读为上声,可以定这首诗是“仄起”, 由此,本句声律格式就只有“■仄平平仄仄平”和“■仄■ 平平仄仄”两种(“■”表示本平可仄,“■”表示本仄可 平)。因为“一水间”的“一”字必须读为去声(在古代音 韵中,“一”为古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这句声律只能 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由此定为“首句入韵”式, 则“间”应读平声“jiān”。如果读成仄声,不仅不符合 声律格式,还造成诗句末尾连续出现三个仄声,这叫“三仄”, 在格律诗中,诗句末尾出现三个连续的仄声属违反格律的 “诗病”,也是作诗之“大忌”。况且,“间、山、还”三 个字都在《平水韵》的“上平十五删”韵部,这首诗是首句 入韵的,首句就押韵,属于七绝的常用格式。另,“间”字 读去声也不符合诗人用词的习惯,“一水间”是一个成词, 最早出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因此,“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应该读作“jiān”。
(三)看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课《独坐敬亭山》)。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入韵”的 五言绝句,其格律如下:(“■”表示本平可仄,“■”表 示本仄可平。下同) 众鸟高飞尽,(■仄平平仄) 孤云独去闲。(平平仄仄平) 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 只有敬亭山。(■仄仄平平) 诗中“独”字古音为入声;
第三句“看”在古汉语中可 平仄两读而字义相同的字,因其处于第三句第二字处,此处 按格律当为平声,不能通融,故“看”读“kān”。另,根 据诗“粘”“对”的规律,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云”与第三 句的第二个字“看”同是平声,即平仄相粘;
而同一联中出 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即平仄相对,因为第四 句中的第二个字“有”为仄声,那么第三句中的第二个字“看” 应读平声“kān”。
同理,“看”读作“kān”的诗句还有: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7课《望庐 山瀑布》);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人教版教材六 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春夜喜雨》);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 下册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 二首《题西林壁》);
人教版六年级曾选入的毛泽东词《菩萨蛮·大柏地》最后一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四)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为”读作“wéi”,有的教 师读作“wèi”,比较混乱。判断一个多音字的读音,常用的 方法是根据语境中字的意义来推断。“为”字读“wéi”时, 一般作动词,最基本的意义是“做”;
“为”字读“wèi”时, 一般作介词,最常见的意义是“因为”“为了”。就“无为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诗而言,将“为”字理解为“做” 和“因为”,都说得通。这样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根据语境中 字的意义来判断“为”在这里的读音了。我们只能采用其他 方法来判断。众所周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 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运用的是仄起平收式的五律格式。
“无为在歧路”句标准句式应为“平平平仄仄”,此处 用了特拗句(特定格式句)“平平仄平仄”,出句的第三个 字“在”拗(指出律,不合平仄格律),不用平而用仄,第 四个字“歧”必须救(一个句子拗了,诗人在本句或对句的 适当位置加以补救,经过拗救的句子仍然是合律的),由仄 改为平。此种句式在唐宋格律诗中常见,即第三、四两字平 仄颠倒,但如用此句式后,一般首字不再是可平可仄,而必 须是平声,即“三拗四救一必平”。这样“平平平仄仄”就 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在近体诗 中相当普遍,一般看作正格。从上面的五律格式可以清楚地看出:“为”字对应的是平声,故应读“wéi”。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再根据“粘”和“对”的 规律来分析一下。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两句组成一 “联”,一联中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所谓 “对”,就是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 反;
所谓“粘”,就是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第二个字的 平仄必须相同。“粘”和“对”的规律是近体诗必须严格遵 循的。
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是颈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尾联。
按照前面所述的规律,尾联出句的第二个字“为”和对句的 第二个字“女”平仄必须相反(即“对”):“女”是仄声, 那么“为”就只能是平声了。此外,颈联对句的第二个字“涯” 和尾联出句的第二个字“为”平仄必须相同(即“粘”):
“涯”是平声,那么“为”也只能是平声。由此可见,“为” 应读“wéi”。
(五)乐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大家熟悉的一 首词。由于受“汉乐府”“清平乐”的影响,许多人想当然 地认为“永遇乐”的“乐”也读“yuè”,此乃误读。“永遇 乐”的“乐”不读“yuè”,读“lè”。“永遇乐”中“乐” 的读音我们可以从万树的《词律》上找到答案。清代词学名 家万树的《词律》为了便于读者检索,他将全部词牌按末字的读音分韵编排。据统计,末字为“乐”的词牌分别读“yuè” 和“lè”两个音,虽然古代都读入声,但分属两个韵部,这 为我们区别这两类词牌的读音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永遇 乐”的“乐”读“lè”。
三、特殊字 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汉字的读音是在不断变化的,那 些古代存在过,现代已经消失了的读音,我们称之为“古音”。
有些古音只保存在一些古代沿袭下来的词语里,而这些读音 在现代普通话中都已经消失了。在古今语音变化中,我们一 般“从今不从古”,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如 果影响了其文字的意义和表达,那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了。如果仅片面地按照现代规范的普通话去确定读音,那么 这些诗词就既不合辙又不押韵了,而我们在阅读这些诗词的 时候,就不会享受到原来诗词中音韵的曲折回环铿锵之美, 如此,势必影响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我们 对作品的欣赏、领悟,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一)骑 卢纶《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苏轼《江 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两首诗中的“骑”在古时都读作 “jì”。“骑”本有两个读音,一读“qí”,这是动词,指 一种两腿跨坐的动作;
一读“jì”,这是名词,主要指供人 骑的马,或指骑马的人,或一人一马的合称。据此,诗词中的“骑”应读“jì”,不过,这是旧读。根据国家语委等部 门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在“骑”字统读为 “qí”。
(二)挑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人教版教材三 年级上册第9课《夜书所见》)。教材中对“挑”的注释是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挑”在“挑动”“拨动”的义项 时念“tiǎo”。如果这样来理解,就违背了该句的格律。
该句的格律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可以等价成“仄 仄平平仄平仄”,而不能变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很显然, 由于促织的“促”是一个入声字,属于仄声,这句诗的平仄 只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要符合格律要求,“挑”字在 这里就只能读平声。其实,这个“挑”字,古时候它除了读 “tiāo”和“tiǎo”外,还有一个读音“tāo”,意思是 “舀取并注入”(《汉语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 出版社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年出版)。这个读 音我们可以从古诗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南宋词人张镃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 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孩子 们晚上提灯捉蛐蛐时,尽管脚步轻轻,机敏的蛐蛐还是听到 动静躲到洞里,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 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灌穴”即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 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聊斋志异》中《促织》一文写读书人成名捕蟋蟀时,“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 根。遂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
以筒水灌之,始 出,状极俊健。”由此可以推知,张镃和叶绍翁同是南宋时 期的诗人,叶绍翁诗中写儿童“挑促织”,也应该采用了用 水灌洞来捕捉蟋蟀(促织)的方法。因此,诗中的“挑”旧 时应读作“tāo”,意思是“舀水灌入洞穴”。
四、姓名字号 古人名字中有些多音字,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人们往往 无法确定其正确读音,而有关资料也存在注音不一致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史知识,因为有的 人名,有一定的出典,有的名和字之间大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只要弄清楚了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一)岑参 “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 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人教版教 材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中的 “秋”》)。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读作“c ān”。现在许多人读其名为“shēn”,这是误读。究其原 因,是不知其名之来由的缘故。岑参出身名门望族,岑参《感 旧赋》说:“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三相是指岑氏家族 的确出过三位宰相这样的高官。其曾祖父岑文本,在太宗朝 做官做到宰相。其伯祖岑长倩,其伯父岑羲,分别在高宗、睿宗朝做官做到宰相。家中的长辈对岑参寄予厚望,希望他 将来也能够做高官,即“参列三公”之意,所以为他取名为 岑参。另外,宋代有多位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岑参,如宋代孔 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 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 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 便投闲寂亦难甘。”诗中的韵脚“庵”“参”“蚕”“甘” 都属于覃部,从诗的韵脚推知,“参”应该读作“cān”。
(二)周处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选 读课文第8课《除三害》)。周处,字子隐,晋代人。“子 隐”中的“隐”意思是隐居,以名字解诂法看,“处”应该 读“chǔ”。吉常宏等著《古人名字解诂》:“周处,字子 隐。《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chǔ),或 默或语。’处(chǔ)即退隐,故以‘隐’相协。” (三)刘长卿 我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字多音,一词多义,古诗词中 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的读音又不一样,了解这些字的读音及 其变化,能提高古诗词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也是我们应 该具备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