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中职旅游专业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塞 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 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旅游业是提升个人和社会发展与幸福指数的行业,我尝 试着将积极心理学引入中职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来诱导 学生的积极情绪,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 质。下面,我以“旅游文化”课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 法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 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 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 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引导学生 的积极情绪。

(一)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它对师生的心 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教室 环境的整洁,使师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课堂教学的 质量。同时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出生后就有学习的欲望, 所以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的满足,在学习过程中 学会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用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感染学生, 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二)拉近学生与专业学习的距离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

许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职业学校时往往考虑的是学生成绩 不理想,升大学希望渺茫,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文凭,有一技 之长,早点就业等。在选择旅游专业时,学生与家长是因为 其就业前景较好,不需学习让学生颇为头痛的物理、化学等 课程,这对旅游专业生源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绝大 部分学生对学习重视不够,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 求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把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 有趣的知识点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慢慢产生对旅游 专业的亲近感、向往心情和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进而在学 习中获得快乐和满意的积极情绪。

比如,我在讲解“中国古典园林”这一节内容时发现, 该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的口头讲授不易引起学生的 兴趣,所以不如让学生和我一起戴上导游证,来讲解祖国的 园林艺术。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 提升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引入大 量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湖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代表——莲花 庄的图片,以学生身边已被熟知的园林作为切入点,引起学 生兴趣;
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到湖州的莲花庄公园实地考察,深化认识。这样,丰富的资料和具体的 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旅游知识的印象,而且还能培养学 生对未来从事导游工作的亲近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旅游 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三)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成功感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理感受之一,创造体验成功的 机会是诱导积极情绪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在 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所以我根据课程的内容特 意设计了“走近名人”“珍惜金色年华”“建筑巡礼”“舌 尖上的湖州”“身边的风景”等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研究实践 活动,并通过辩论赛、角色扮演、知识竞赛、调查报告、征 文活动等形式来进行自我展示。由于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各不 相同,需要的智力支持也不一样,可以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 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完善教学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积极人格 和积极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人的成长是一个探索外界的过 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并不完全清楚自 己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因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 价,给予肯定和激励,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让他们获得内 化意义的成长。(一)对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评价 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生活体验的不同,个 体间存在着学习天赋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对学生的 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只要付出了努力,只要对照自己的过去 是进步的,只要有不断进步的愿望,都应给予肯定,给予激 励性的评价。此外,教学评价要发挥它的激励功能,不能仅 仅局限于总结性评价,而应将之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

比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中关于“斗拱的作用”这 一知识点时,我让学生推断其用途。一位学生回答是起装饰 作用,理由是纵横交错,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色彩艳丽, 韵律井然;
另一位学生回答:“我猜是显示建筑物的等级。” 第三位学生回答是承重,理由是它能扩大梁枋和柱头的接触 面,挑出屋檐,承托屋顶。

面对答案,教师不能只简单地做出是非判断,而应对学 生的思维方式做出评价。对于第一个答案,我在指出其不足 的同时,充分肯定他正确的思路及其审美意识。对于第二个 猜测出来的答案,在肯定他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同时,明确指 出历史结论的得出不能凭空猜测,要有充分的依据。而对于 第三个答案,充分肯定其建筑知识的功力。每个学生都有值 得赞美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 努力、进步后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取的愿 望和信心。

(二)对小组合作进行团队评价为了适应中职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评价中,除了对学生个 体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该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

比如在讲授“八大菜系”时,我将学生分成鲁菜、川菜、 苏菜、粤菜、湘菜、浙菜、淮扬菜、闽菜八个代表队,开展 饮食擂台赛。先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学习任务,再由小组合作 完成,并派代表进行阐述。在回答正确或展示、表演后,给 合作小组加分,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这种小组合作竞赛使学生的努力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 成功而且是团体的胜利,所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将更强。更重 要的是小组成员间相互的交流探讨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互评 价。这在目前大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下,能让学生更多地体 验到参与和被关注。同时,学生在交流、沟通、分享中还能 促进团结、合作、竞争,培养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挖掘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积 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存在着固有的积极力量,通过 后天的教育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 极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消除或抑制。

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中隐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不仅仅 是感知文化、理解习俗、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由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的品质和人格得以完善和 提高,形成积极的品质和美德。比如在讲解“姓氏称谓”一课时,我设计了“寻根问祖” 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查找自己姓氏的源头,教师再整合分 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又如在讲解《上下 五千年》中“丝绸之路”的知识点时,我通过张骞通西域的 历史故事来突出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所集中的智慧、勇气、坚 定、开拓等积极品质,让学生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加深对历 史人物的理解,在感悟历史人物人格魅力的过程中受到感染 和熏陶,促进其积极品质和美德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新的 视角和维度。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进课堂,这对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提供了一个更为开 阔的视角,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