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练习]

巧妙设计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练习

巧妙设计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练习 练习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也是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技能。如何进行有效的 练习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 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变成美味的 营养大餐,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思 维动力。

一、过渡练习,调动数学胃口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堂中,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仅限于活动 探究,并没有获得实际意义上的内化和巩固,因而需要教师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过渡练习,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路, 调动学生的数学胃口。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算法》时,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 的笔算方法,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对 于数学计算教学来说,核心思想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 础上掌握算法。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化,笔者设计了这 样一组过渡练习:黄瓜有13行,每行有2棵,一共有多少棵? 书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3倍,文具盒23元/个,书包多少钱? 学生分别列出竖式(如图1)进行计算,由此理解算式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认为在竖式计算时,要将两 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然后个位对齐,用两位数 中的个位去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一位数,两个 积相加就得到乘积。

在以上练习设计中,教师突出了位值的分解,利用数形 结合的方式,顺利过渡到竖式计算,并能够有效沟通算理和 算法之间的联系,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变式练习,提高数学素养 有效的课堂练习,一方面取决于内容,另一方面则取决 于多种形式的综合呈现。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 深入钻研教材,将复杂的数学内容转变为简约的变式练习, 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知识的本质,从更 多的角度去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的营养全面均衡, 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和 正方形》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之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变式练习:(1)信封中有一个四边形(如 图2),四个角都是直角,你能根据露出的这一个角,猜出 图形是什么吗?(2)露出的部分长、宽各是多少?根据露出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形状?学生认为可能是长方形,也 可能是正方形。此时笔者继续变式:如果信封里的图形是正 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学生通过测量得露在外面的边长为 8厘米。此时笔者继续引导:如果信封里的图形是长方形, 长可能是8厘米,那么它的宽会比8厘米怎样?学生认为,如 果长是8厘米,那么宽就就会比长短一些。如果信封里的图 形是长方形,宽可能是8厘米,那么它的长会比宽怎样?学 生根据长方形长、宽的关系,认为长应该比8厘米长。由此,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点有了直观的认知。

这样的变式练习,既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又有 助于学生对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 的逆向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下一步巩固长方形 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三、开放练习,发展数学思维 如果说过渡练习是开胃小菜,变式练习是正餐的话,那 么开放练习就是一道甜点,一方面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另 一方面则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焦点,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 有趣,使思维潜移默化地向高层次迈进,拓展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开放练习:(如图3)大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是10厘米,高是8厘米,连接大平行四边形的 四条边的中点,形成一个小平行四边形,求小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

总之,教师要巧妙设计,本着“练习有量但不过量,训 练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设计有效的过渡练习、变式练习 和开放练习,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数学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