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教革新方案
大学美教革新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学美术教学也面临着教育 转型。同时在新课标中,美术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它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 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 生活的独特贡献。”从这个新课标要求中不难发现,如今的 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向学生传达一种发现周围生活的“美”的 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美术技巧为生活创造“美”。可见,大 学美术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贡献自 己的力量,并通过美术教学达到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 提高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力。
针对这样一个新要求,我国大学美术教学也应该相应地 作出调整,突破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学生为教学活 动的中心。所以,本文将从教师的专业化角色转变、以人文 为背景深化构建多学科美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美术欣赏能 力、道家思想对当今美术教学目标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新 课标下大学美术教育改革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师专业化角色的转换 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教育中心,教师一般 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以及 创造性的培养。而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角色更多的应该 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环境中,让学生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自己探索、自己发现,从而形成自己的 美学观念,不再是现在的“千篇一律”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一 个模式。个性化对当今的美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就是要 学生能将自己的个人思维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独一无 二的风格。因此,作为大学美术教师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做出转变:
其二,从原来的中心作用转变为导向作用。新课标给教 师和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 方向,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条件。然而,随着美 术专业教育与其他多学科的融合与杂交,也对教师的专业背 景提出了挑战,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 应,应该寻求一种更为活泼的教学方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兴趣以及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周围环境、生活的理 解也不相同,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美术的理解和他们对未 来的规划。所以,教师不应该在这样一个差异性很大的基础 上硬性要求每个学生朝一个方向发展,从而限制他们的思维 的自由度。这个时候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基础技巧、基 础知识的传授带领学生进入到美术殿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 理解在其中任意发展。当然,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发展过 程中并为他们提出中肯的意见,以帮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二、以人文为背景深化构建多学科美术教育 而现在的大学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不 能从更为广泛的领域里提升对美术的理解,这对学生也是一种错误信息的传达,不利于他们以后在美术方面的发展。我 国高校教育通过专业的划分,将很多学科划分过于清晰从而 切断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单薄, 也不利于他们综合思维的发展。美术教学就是如此。在大学 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美术的角度看待问题、思 考生活,导致知识贫乏,思路狭窄,感情淡薄,创作出的作 品不能在人们心灵里引起共鸣的。
所以,应该从大学的教育结构上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以 人文为背景的多学科美术教育。美术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 它应该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应该用社会的眼光、美术的技 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艺术教育应该首先立足于人的全面、整体性发展,所以 对学生的内在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其思想意识、 人文修为决定了他自己的行为表现。人文教学就是针对这点 而进行的,通过人文知识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并 正确引导他们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在他们的创造过程中必 将会体现出来。
三、提高大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现在的大学美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是对各大派系 的绘画技巧进行学习、临摹,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美术欣赏能 力的培养。从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美术教学旨在提高学 生的个人能力,而对美术的鉴赏就是他们能力的一个综合运用。提高大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生与画面交流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其一是敏锐感 受力的培养;
其二是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其三是透彻理解力 的培养,其四是学生信心的培养。而这四个方面对审美心理 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它们会一起作用于审美心理。
第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道家思想对当今美术教学目标的影响 我国道家思想中最主要的四个代表性的人物是老子、庄 子、嵇康和葛洪,而他们所传播的道家思想就是注重培养思 辨能力,从而追求理想的人格。而这些思想也对现在的大学 美术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老子强调的“自然无为”就是人应该按照事物本身的发 展规律行事,而不能主观地任意妄为。大学的美术教育就是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这些 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轨迹。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 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根据这些特征、遵循他们自身的发展 特点而开展教学,切不可违背他们的个性而硬性要求。
老子《道德经》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这也适用于新课标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 己发展个性,并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在地影响学生的行事,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这里所说的“发展个性”不是 让学生任意发展,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己探 索的道路上前进。
在道家著作中有很多地方体现着“复归于朴”的精神。
如老子所说的“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 争”精神用于现在的美术教学就是不争名追利,保持一颗淡 泊名利的心,回归于纯朴,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真 正体现真善美的主题。同时,“不争”不表示个人的懈怠消 极,它是通过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用一颗简单通透的 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并将这些捕捉到的美展现在自己的作品 中。因此,这种精神对于美术学生保持作品的纯粹性是十分 重要的。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