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医疗过失认定的影响_过失的认定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医疗过失认定的影响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医疗过失认定的影响 内容摘要: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所诱发的医疗事故日益增多,也进入到刑事 司法的视野。对于此类医疗事故案件,法律上应该权衡医疗方和患者方的双方利 益,结合医疗服务提供的具体形态,设计规范机制。站在限制医疗过失处罚范围 的立场上,宜于要求主观上对危险的预见达到一个较高的、具体的程度。

关键词:医疗过失 转院义务 值班医生 待命医生 医疗事故罪 医疗服务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是否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 能,更取决于诊疗所必要的医疗设备以及人力、物力等医疗资源的配置是否充足。

但是,由于经济、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医疗资源的配置水平在不同地域 以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往往是参差不齐的;
与平常工作日相比,夜晚和节假日的 医疗资源配置也会发生变化。前者是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性差别,后者是医疗资 源配置的时间性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患者并非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 能获得所期待的诊疗服务,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诱发的医疗纠纷案件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此类案件甚至进入到刑事司法的视野。我国在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 时新设医疗事故罪,用以处罚医务人员诊疗中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当医务人员 在诊疗中尽了最大的努力,却因医疗资源配置的限制没能提供患者方所期待的诊 疗而被问责时,能否以医疗资源配置问题为由提出抗辩?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果一概肯定,就意味着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带来的风险完全由患者承担,这不利 于患者保护;
如果一概否定,对于诚实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实施诊疗的医务人员而 言,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单纯根据事故结果客观归罪的嫌疑。笔者结合国 内外实践和学说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来阐明医疗资源配置对医疗上注意义务的设 定以及医疗过失认定的影响。

一、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性差别 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会增加医疗行为的风险性,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 有医疗资源配置充分了才可以开始实施治疗,就会导致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 的救治。因此,在判断医务人员的过失责任有无时,应该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 在医疗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尽到什么样的注意义务。如果医务人 员没有违反注意义务,那么,虽然受医疗资源配置的限制没能提供所期待的诊疗 服务,也不能因此追究医务人员的过失责任,更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医务人 员违反了注意义务,那么,应该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医务人员是否在诊疗过程 中“严重不负责任”。第一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医疗过失是否存在。第二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以医疗过失存在为前提,是否达到了可罚的程度。

(一)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 在科处医疗上的注意义务时,不能无视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性差别。这一 基本立场在我国的法律及其解释中已经得到了认可。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7 条要求,医务人员应该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我国立法部门、 学界和司法界观点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地域、医疗机构的等级等都是有 可能影响医疗水平的具体情况。〔1 〕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在医疗资源 实际能够确保的医疗水平限度之内给医务人员科处诊疗义务。但是,由此还不足 以断言,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都能够以医疗资源配置问题为由为没能提供患 者所期待的诊疗服务进行抗辩。

1.医疗水平的分层考察 为了说明医疗资源配置对医疗上注意义务的影响,笔者考察了美国、日本 和德国三个国家处理此类问题时采用的做法。

在美国,普通法院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医疗水平设定的地域原则。

根据此原则,应该具有同样地域中有通常能力和技术的医生所拥有的技能,没有 必要一定拥有在大城市从业的著名医生所拥有的高层次的技能。〔2 〕“同样地 域”不限于被告医生所在地,也包括同等水平的类似地域。划定“同样地域”的范 围时,应该考虑“人力、医疗机关、可供诊疗使用的先进设备、最新文献以及技 术的获取情况、地域中其他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等。〔3 〕 历史上,采用地 域原则的必要性在于,在乡村从事医疗的人获得或使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 少;
并且,倘若不分地域、城乡,按照统一标准来要求医疗上的注意义务,可能 导致没有人愿意到乡村从事医疗活动,从而使大量乡村居民失去接受医疗的机会。

〔4 〕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交通的发展、情报收集手段的进步以及医 学教育在联邦和各州辖区内的标准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专业技术领域内技能 的标准化。〔5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法院开始强调以“全国标准”来统一要求 医疗服务的水平。〔6 〕在理解全国标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纵然肯定了全国 标准,也并不意味着医疗的地域性差距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可以完全消除,其 影响仍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下,医疗的地域性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 先端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程度在不同地域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差距。二是,纵然肯定了全国标准,但在实施那些对医疗设备和人力、物力配置有较高要 求的诊疗行为时,实际能够达到的医疗水平仍受制于医疗现场可供利用的医疗资 源的配置情况。〔7 〕 日本法中,战后,常用“医疗水平”这一概念来表明可以期待一个普通医生 尽到的注意义务。一般认为,医疗行为的恰当实施不仅需要医务人员有一定的知 识和技能,更需要完成治疗所需要的医疗设备等人力、物力条件得到满足,明知 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却仍然冒险实施治疗的行为是法所不允许的风险的创设,造成 后果的,医务人员应该为此承担过失责任,甚至是构成业务上的过失致死伤罪。

〔8 〕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用以定义医疗上注意义务的医疗水平自身的含义成 为日本法院争论的焦点。这场讨论的契机是,在当时的眼科治疗中,医生在诊断 早产儿的视网膜症时怠于采用“光凝固法”这种先端诊疗方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 的医疗事故。像光凝固法这种先端医疗技术总是首先由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或 高端医疗机构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临床效果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后,开始 逐步推广,普及的程度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差异。争论 的问题是,是否应该用全国统一标准来要求医生采用或不采用这一诊疗技术。具 体而言,是否只要尚未达到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都有条件应用此技术的普及程度, 采用该技术就不是医疗上的注意义务?日本最高法院在1995年6月9日的判决中 明确提出了“医疗水平的相对性”原理。经调查,本案发生在1974年,当时,光凝 固法作为眼科诊断方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专业领域内已逐渐得到了认可, 并且临床应用的普及度在提高,虽然没有达到全国范围普及的程度,但已经可以 期待其成为新的医疗水平。换言之,本案的当时正是新的医疗水平逐步取代旧的 医疗水平的过渡时期。以此为前提,最高法院认为,新技术的普及“所需要的时 间会根据医疗机关的性质、其所在地域的医疗环境的特性、医生的专业等情况的 不同而不同,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等的普及所需要 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设定医疗水平时,“应该考虑此医疗机构的层次、 其所在地域等诸多情况,并且,当新技术相关知识在与此医疗机构处于同一层次 的医疗机构中有相当程度的普及,可以合理期待此医疗机构已经具备了上述知识 时,特别情由除外”,应该要求与上述知识相应的医疗水平。〔9 〕本判决的立 场也得到了学者的广泛支持。〔10 〕 德国法中同样承认医疗资源的配置影响着医疗上注意义务的判断。德国联 邦普通法院在最近审查的三例案件中明确运用了这一判断规则。在第一则案件中,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心脏手术,但当时医院不能马上提供手术必须的人工体外 循环机,主治医生综合考虑到当时患者的病情之后,决定手术延期实施,结果, 患者在手术前脑梗发作,半身不遂。争议的问题是,医生决定手术延期是否存在 过失。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在1991年7月10日判决中指出,应该考虑“医疗服务体系 的不完备、财政以及经济上的限制”,在德国全国范围内,可供使用的人工体外 循环机数量有限,实施心脏手术的能力因此受到限制,再考虑到本案当时患者病 状并非危在旦夕,且病情发展在医生可控制的范围内,综合上述情况,医生决定 手术延期是不存在过失的。〔11 〕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在1993年12月14日中判决 又进一步提出了“用以判定医疗水平的标准”这一概念。案件发生在地方医院,两 名医生和一名助产医生负责接生双胞胎,接生过程中,因为人手不够,怠于观察 母婴状况,婴儿因分娩过程中供氧不足发生脑部障碍。根据专家证言,此类案件 中,在接生双胞胎婴儿时,为了确保母子安全,理想的医务人员配置是,为一个 婴儿配置一名小儿科医生和一名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护士,另外由专门的医务人员 负责对母体进行观察。原审法院采用专家证言,认为负责接生的医务人员人手不 足,这是事故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医疗方存在过失。联邦普通法院撤销原审判 决,理由是,专家证言所提出的水平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周产期母子医疗中心” 等专业性医疗机构可以达到的理想医务人员配置水平,不允许没有区分地适用这 一医疗水平,而应该根据“行为当时,此时此地实际上可能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实 际状态”、采用与此相应的医疗水平,这样确定的医疗水平“不是最理想的,却是 充分的”。〔12 〕第三则案件中,原告因肾动脉狭窄而入住被告医院,在住院过 程中突发并发症,需要接受紧急气囊血管成形手术。因为被告医院没有能力立即 组建一支可以实施此高难度手术的医务人员团队,因此,安排原告转院。原告转 院后接受了紧急手术,但是,仍然因为手术太迟,而在手术后出现了高血压、头 疼、眩晕、疲劳困顿等后遗症,以至于失去了工作能力。原告认为,被告医院没 有一支胜任紧急气囊血管成形手术的医务人员团队,存在过错,据此提起诉讼, 但败诉。根据专家证言,本案发生时,气囊血管成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以 及肾脏动脉阻塞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医疗机构中并非总有能够实施此 手术的医务人员团队随时待命,应对紧急情况。考虑到当时医疗资源配置的实际 状态以及财政、经济上的限制,原审法院认为,被告医院没有组建一支随时待命 的脉管外科手术的医务人员团队没有偏离当时的医疗水平,不存在过错。〔13 〕 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在1994年7月12日作出决定,支持原审判决,不受理此案的上 告。〔14 〕 德国联邦普通法院的立场也得到了学者的赞同。学者对此的解释是,因为 财政上和经济上的限制,所以法律上能期待医疗机构或医生提供给患者的医疗服务是有边界的,该边界圈定了医疗服务的范围,当治疗疾病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配置超出了这一范围时,患者只能忍受人力、物力不足所带来的风险。〔15 〕 换言之,当患者要求医院或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超过了其可能提供的医疗服务的 范围时,患者就会面临着所要求的医疗服务不能被提供的风险,而这种危险只能 被视为是患者生病所伴随的风险,由患者本人来承担。〔16 〕 在理解医疗资源配置对医疗上注意义务的影响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 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允许以相对标准来设定医疗水平。正如德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作为医疗的一般水平,存在着一条不可欠缺的基准线。这条基准线的存在为法所 允许的医疗上的风险设定了上线,降到了基准线以下的诊疗行为本身就是在创设 法所不允许的危险。〔17 〕笔者认为,这里的基准线应该与美国法院所提出的“全 国标准”相对应。

结合上述对域外法的考察,笔者提出,应该区分三个层次来理解医疗资源 配置对医疗水平以及医疗上注意义务的影响。

第一层次是“医疗资源配置绝对应该充足的领域”,一般是基础医疗和所需 要的医学技术、设备等相对简单的诊疗领域。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为了保障医疗 行为的安全,都会对医疗的质量有一个底线性的要求,通常是通过行政上对于医 疗行业准入标准的设定来把握这一底线的。这一底线设定得多高多低,取决于全 国范围内为了达到这一底线所需要的医疗资源配置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换言之, 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只要获得了行业准入的许可,就可以期待其应该配备了完成这 一最低水平的医疗所需要的医疗资源。在这一领域中,不允许以医疗资源不足为 由提出抗辩。在美国是全国标准的适用领域,在德国和日本法上也规定了不得偏 离的医疗水平最底线。

结合上述原理来分析一下我国发生的一则医疗事故纠纷案。本案中,被害 人龚某服毒自杀,晚上7点左右,被送至樟树市第二医院抢救,进院后医疗设备 破旧,洗胃管下端漏水,进水不理想,又改用胃肠减压管,准备注射器洗胃,但 胃肠减压管下到食道后打了一个结,洗胃再次失败。这时又来了一名中毒的病人, 主治医生就去抢救,龚某交由护士按时注射药物解毒(人手不够,主治医生脱岗)。

第二天早上7点,主治医生检查时,龚某昏迷不醒,继续注射药物解毒,但是病 情加重,最后抢救无效死亡。〔18 〕 法院认为,医务人员两次采用洗胃管及胃肠减压管等方法对其进行肠胃清 洗抢救,患者因过量服毒后抢救无效死亡,被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态度是积极的,医院方没有失职行为,无过错。对判决的批评意见指出,医院有义务对自 己的医疗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在有关医疗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该有备 用设备或备用方案,在这一点上,医院方是有过错的。〔19 〕 笔者认为,在医疗设备老化和没有备用设备这一点上,判断医疗方是否有 过错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期待全国范围内像樟树市第二医院这样的医院配备洗 胃管及胃肠减压管等设备。如果可以期待,那么配备上述设备就是医疗水平的最 低标准,医院方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低于最低水平,其行为违反了医疗上的注意义 务,存在过错。

第二层次是“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的领域”,主要是指对人力、 物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复杂医疗或高端医疗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有必要承认医疗 水平的相对性,给医疗方科处与可供利用的医疗资源相应的注意义务。在美国是 地域标准适用的领域,日本最高法院审理的新生儿视网膜症案,德国联邦普通法 院审理的三则案件都是典型的例子。

作为第二层次的延伸,可以再区分出第三层次,即,“医疗资源配置绝对 不足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疾病所需要的医疗超过了当时医疗服务的整体水 平。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资源配置绝对不足可以成为否定医疗过失的抗辩事由, 治疗失败的风险应由患者方承担。

结合上述原理分析我国发生的另一则案例。本案中,患者黎某到大冈卫生 站就诊,医生为其实施注射,静脉推注药品过程中,黎某出现不良反应,大冈卫 生站立即采取注射肾上腺素等应急处理,并呼叫“120”急救中心,将黎某送往井 石镇医院救治,但到达后,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注射药物所导致的过敏 性休克。〔20 〕 一审法院认为,卫生站制度不完善,未配置必要的抢救设施、药物和氧气, 同时,该卫生站的医务人员对现场抢救技术的知识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了在突发 事件的抢救中不能做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也因此未能有效减低损害,因此,卫生 站存在一定过错,应该承担赔偿责任。〔21 〕与此相对,二审法院认为,应当 综合考虑该医疗机构的性质、医疗环境的特点等情况,考虑到卫生站在医疗体系 中的地位和其具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要求在村卫生站工作的医生与在全国性大医 院工作的医生有相同的技能与注意义务,在卫生站工作的医生已经采取了立即对 黎某注射肾上腺素等措施,并且及时安排其转医,原审判决的赔偿额过高。〔22 〕 笔者认为,首先,本案所需要的医疗在高级医疗机构井石镇医院是可以被 提供的,因此,本案不属于“医疗资源配置绝对不足”的情况。其次,如果经查证,在患者突发过敏性休克的案例中,抢救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提供相应技术所必备的 人力、物力不属于基础医疗的范畴,就全国范围看,像大冈卫生站这样的医疗机 构一般不具备抢救能力,那么此案就应该属于“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科处给医疗方与其可利用的医疗资源相应的注意义务。由此 可见,在分析本案时,不能像分析前文介绍的洗胃设备故障医疗事故案那样,以 “未配置必要的抢救设施、药物和氧气”等为由直接肯定卫生站的过错。而这正是 一审法院所忽略的。二审法院考虑了医疗水平的地域性差异,给医疗方科处与其 所“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其具体条件”相应的注意义务,这是值得肯定的恰当判 决。

2.转院义务和紧急情况 在医疗资源配置绝对应该充足的领域内,医疗水平的评价是基于全国标准, 因此,在个案中,因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所导致的任何低于全国标准的诊疗服务都 是偏离了医疗上注意义务标准的过失行为。换言之,法所禁止的行为是在医疗设 备或人力、物力不足情况下的冒险诊疗。但是,如果法律上只是机械要求,就会 导致患者被搁置,得不到及时的诊疗。

同样,在医疗资源配置相对充足的领域内,难以强求一名在乡村诊所从事 诊疗的医生像一名在大学附属医院从事诊疗的医生一样提供相当水平的诊疗;
即 使是同一名医生,也可能会因医疗现场上可供使用的医疗资源不同,而提供水平 不同的诊疗服务。但是,如果法律上只是简单地要求医务人员提供与医疗资源配 置水平相当的诊疗服务,就会剥夺患者得到更高水平诊疗服务的机会,这便会削 弱法律上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力度。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为了矫正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性差别,从而加强对患 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力度,法律上给医务人员科处了转院、转医的义务(以下统 称为转院义务)。当医疗方能够预见到,以现有医疗资源不足以达成所期待的治 疗效果时,应该及时安排将患者转送到医疗资源配置相对充足的高层次诊疗机构, 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转院义务在域外法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最常见的情况是,在地方诊 所从事诊疗的医生在现有医疗资源无法提供患者所要求的医疗服务时,有义务及 时把患者转送到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另一种典型的场景是,在先端医疗领域, 如果一种新的诊疗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水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在 被告医院及其所在区域内尚未普及,在这种情况下,紧急情况除外,医疗方的转院义务也会成为问题。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转院义务也已经得到了关注。例如,上文所举的大 冈卫生站医疗事故案中,二审法院说明减轻医疗方责任时,除了医疗方尽力救治 之外,还提出了及时安排转院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二审法院给医疗方科处的义 务中也包含了转院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种情况下,医务人员的转院义务可以被免除。

其一,在紧急情况下,虽然人力或物力的不充足提升了诊疗的危险,但是, 如果医务人员不立即冒险进行诊疗,而是怕自己承担责任,安排患者转院,就有 可能导致治疗延误,把患者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甚至是得不到任何救治的绝境。

在此,比较衡量人力或物力的不充足可能带来的治疗失败或医疗水平下降的危险 和冒险救治所能达成的治病救人的利益,后者优越于前者的情况下,冒险治疗可 以得到允许。这是“法所允许的危险”原理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

例如,在日本的文献中经常举出的例子是,列车颠覆之际,医学院的学生 是在场人员当中唯一有救护知识的人,并在其能力限度内进行了救治。〔23 〕 这种情况下,虽然事故现场欠缺有经验的医生,并且抢救所需要的医疗设备也不 充足,但是,比较衡量现场抢救的危险和冒险可能达成的救命效果,其行为可以 得到允许。

再例如,在德国发生的一则案件中,患者因左侧大腿被切断,入院接受紧 急手术。手术中大出血,为了使用止血的医疗设备,需要再增加一个人手以确保 一个人实施麻醉、另一人负责操作机器。但是,由于事出紧急,行为人只能一个 人同时实施麻醉和操作机器,结果机器操作出现错误,空气进入血管,导致患者 死亡。检察官撤销了对行为人的起诉。根据德国医事法领域专家Ulsenheimer的分 析,本案中,一人兼任两职这种行为是危险的,但是,使用该机器是当时唯一的 救命措施,行为人在综合考虑行为的危险性和必要性之后,选择使用该机器,此 时的危险是法所允许的。〔24 〕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阻却违法性的事由是上述的“法所允 许的风险”原理,而不是紧急避险。这是因为,紧急避险要求避险人为了保护一 个利益而侵害无辜第三方的合法利益,而上述案例中,医生所救助的以及可能侵 害到的都是患者本人的利益。其二,在医疗资源配置绝对不足的领域内,在目前国内外的司法实践中, 尚没有发现科处转院义务的案例。笔者对此的解释是,科处转院义务的目的在于 矫正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性差别,避免因医疗资源的相对不充足而剥夺患者获得 最佳诊疗的机会,而在医疗资源配置绝对不足的领域内,这样的医疗水平的差距 原本不存在,也就不再有转院的意义了。

其三,转院义务的科处以转院有可能避免患者死伤结果的发生为前提。例 如,在日本名古屋地方法院2007年审理的一则案件中,被告医生认识到了,所在 医疗机构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应对出血性休克、锁定出血原因并进行止血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及时决定把患者转送到能够应对这种情况的高层次医疗机构。

法院首先作出了一个一般性判断,认为被告医生在上述情况下,应该及时安排患 者转院,但是,进一步指出,根据本案中的具体情节,即便被告医生及时安排了 患者转院,也无法避免结果发生,因此,否定了被告医生违反了转院义务。〔25 〕 3.小结 综上所述,只有在如下两种情况下,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可以成为否定过失 责任的抗辩事由。换言之,只要医疗方以可供使用的医疗资源尽了最大努力进行 救治,治疗失败的风险由患者方来承担。这两种情况是,其一,医疗资源配置绝 对不充足的情况;
其二,来不及安排患者转院的紧急情况。

除此之外,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所带来的风险由医疗方承担,为了排除这个 风险,医疗方有义务确保医疗资源的配置至少达到了全国标准所要求的最低线;

在现有医疗资源配置不足以达成治疗目的时,有义务及时安排患者转院。

(二)医疗过失可罚的判断标准 从出罪的角度看,医疗资源配置问题作为抗辩事由的两种情况同样适用于 刑事案件。这是因为,能够阻却医疗行为民法上的违法性的事由也当然能够阻却 此行为在刑法上的违法性。

从入罪的角度看,一个可以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诊疗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上 的注意义务,而且应该反应了医务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与上述两种注意义务 违反的情况相对应,以下分两种情况考察医疗过失可罚的判断标准。

1.严重不负责任的冒险治疗在域外法中,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引发的医疗事故一般只作为民事案件来处 理,但是,在极少数案件中,如果医务人员客观上所实施的诊疗明显偏离了普通 医务人员在同样情况下能够提供的诊疗服务的水平,并且主观上明知完成上述水 平的诊疗所需要的医疗资源不足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危险,那么,可以追究医务 人员的刑事责任。客观上争议行为偏离了一般医疗水平这一点容易证明,争点往 往是主观上的罪责认定。这里的“明知”不限于确切知道,也包括应该知道,但是, 为了达到可罚的罪责程度,一般要求对危险发生的较高程度的预见可能性。

例如,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2007年审理的一则案件中,妇产科医生在麻醉 医和重症集中治疗专业医生缺席的情况下,在没有配置血液氧气浓度测量仪等医 疗设备的手术室中,独自实施麻醉,同时进行刮宫手术,因为手术中无暇对患者 进行严密观察,没有发现患者陷入心肺停止状态,也没有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导 致患者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构成过失致死罪。〔26 〕关于行为人的过失认 定,法院作出了如下说明。使用本案中的麻醉剂进行麻醉时,患者陷入全身麻醉 的状态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呼吸停止,就应该立即 进行抢救,因此必须提前配备好为实施上述应对措施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有能力 的医生。对此,被告人是知道的,或应该知道的,却在医疗设备和相关医生都不 在场的情况下实施了手术。在说明被告人主观上“知道,或应知道”时,法院特别 审查了以下事实。使用本案中的麻醉剂会带来的特定危险在麻醉学专业书籍中已 有记载,所有的医生都应该知道;
并且,即使麻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 一旦发生,就会带来致伤残或致死的重大危险,鉴于危险的重大性,因此,应该 想到突发重大医疗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麻醉剂生产厂家提供的情报,除非 是在医院或医疗设备齐全的诊所,并由接受过麻醉科或重症集中治疗医学教育的 专业医生来实施,否则不允许使用此麻醉剂。上述情节都说明了,本案中被告医 生对危险的漠视具有较高程度的非难可能性。

在美国,医疗过失刑事案件数量极少,而在这极少数案件中,紧急医疗的 情况除外,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诱发的案件在近年却成为刑事处罚的重点。〔27 〕 最近报道的著名案件是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Murray医生案。被告医生是患者的 私人医生,在患者家中为其注射丙泊酚后离开,返回时,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症状。

被告医生进行了抢救,但患者仍然死亡了。死因是丙泊酚过量导致窒息。丙泊酚 是速效镇静剂,投用中需要启动特定的医疗设备对呼吸状况进行管理,因此,一 般只允许在有此设备的医院使用,在患者家里使用不是“合理医疗措施”。本案中, 检察官不需要证明被告医生实际上认识到了在医院之外的场所使用该药剂的危 险,但是,需要证明被告应该知道此危险。〔28 〕同类刑事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已经出现了。在河南省发生的第一则案 件中,被告人王念三与宜阳县三乡乡马湾村村民李凤曾在韩城乡开个体诊所,后 被有关部门责令停办。1997年12月李、王两人在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的情况下开始挂牌行医。案发当时,王念三诊断被害人患“嵌顿疝”,需做手术, 同时认为被害人有肠坏死的可能,但仍在没有应急器械肠钳的情况下即行手术。

手术中王念三发现被害人果真有部分肠管已坏死,但由于没借到肠钳,手术被迫 中断,导致患儿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在明知无手术所必 需的医疗器械的情况下,擅自接诊进行手术,致一人死亡,其行为构成医疗事故 罪。〔29 〕 在河南省发生的第二则案件中,被告人孙某某在患者兴风玲的租房处为其 治疗,治疗中使用级别过高的抗生素,同时未在医疗机构输液,出现过敏反应后, 抢救措施不得力,导致患者死亡。辩护律师主张“被告人孙某某及时采取抢救措 施”。法院没有采纳辩护意见,判定医疗事故罪成立。〔30 〕 在河南省发生的第三则案件中,被告人赵某某在不具备接生条件的情况下, 为孕妇接生,由于对紧急情况处置不当,造成孕妇产后失血性休克死亡。法院以 “被告人赵某某在不具备接生条件情况下,擅自为他人进行生育手术,造成就诊 人员死亡”为由,认定其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31 〕 在湖北省十堰市发生的一则案件中,陈某找到某公司职工医院员工王某, 要求王某到家为其做引产手术。王某告知在家中引产有危险,让陈某在医院做手 术,陈某因不愿多花钱坚持在家引产。随后,王某找到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妇产科 医生郑某,一起到陈某家,为其做了引产手术。出现产后大出血,王某和郑某虽 然积极施救,并安排将产妇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产妇死亡。十堰 市茅箭区人民法院以“郑某、王某严重违反医疗规章制度,在不具备引产手术条 件的陈某家为陈某做引产手术,致陈某失血性休克死亡”为由,判定两人行为构 成医疗事故罪。〔32 〕 在我国发生的四则案件在如下两点上与域外案件的情节类似。第一,医疗 资源配置不充足是非常明显的,争议行为明显偏离了当时的医疗水平。与这一判 断相关的情节是,在河南发生的第一则案件中,被告人在未获得《医疗机构执业 许可证》的情况下挂牌行医。医疗行为伴随着风险,为了确保医疗行为由具备一 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在有医疗条件保障的医疗机构中被实施,国家制定了 全国通用的医疗行业准入制度,行业准入标准是全国标准,也是医疗水平的最低标准。并且,必要的手术工具都没有准备好。在第二、第三、第四则案件中,被 告人在不具备抢救或手术条件的患者家中实施危险的治疗。

第二,被告人认识到了,或应该认识到完成治疗所需要的医疗资源配备不 足以及由此伴随的危险,却怀着侥幸心理,冒险实施了治疗。与此相关的情节是, 在第一则案件中,被告人手术前已经很明确地预见到,患者有肠坏死的可能,并 且,也完全清楚,处理肠坏死时需要用到的医疗设备。在第二则案件中,被告人 使用了高级别的抗生素,这与德国以及美国案例中的情节相似,特定药剂的使用 会伴随着特定的危险,这是医疗界周知的,作为专业的医生既然使用此药剂,就 应该了解药剂的危险,应该想到存在着这样的危险,为了避免此危险的发生而在 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在第三则案件中,接生 中会发生的危险也属于专业医务人员应该知晓的事情,本案中对于主观上对危险 预见的认定也是比较容易的。在第四则案件中,被告人王某事先已经警告过陈某, 在家中引产会有危险,让其到医院做手术,这说明被告人很清楚在家引产的危险 性。

2.严重不负责任地怠于转院 在域外法中,历史上,只是把医生违反转院义务的案件作为民事侵害赔偿 案件来处理,不过,最近,刑事案件也开始出现,虽然数量很少,但值得关注。

这反映了医疗过失处罚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在日本,名古屋地方法院在2007年审理了首例关于转院义务违反的刑事案 件。在判决中,法院认为,医护人员认识到所在医疗机构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应对出血性休克、对全身状况进行管理、锁定出血原因并进行止血处理的情况下, 应该即刻决定把患者转送到能够应对这种情况的高层次医疗机构。〔33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一则医疗事故案中,被告医生在 诊所给患者做完人工流产手术后就离开了,母亲用车载着患者回家,但回家途中 患者意识朦胧,被再次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死因是流产手术中子宫穿孔引起的 大出血。法院认为,在被告人认识到出现了子宫穿孔的情况时,就应该安排患者 转院,却怠于作出转院指示,以误杀罪追究其刑事责任。〔34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另外一起案件中,被告医生在乡村医院的急诊 室给患儿进行诊断后,认为以乡村医院的医疗条件没有能力对为患儿进行治疗, 于是指示将患儿转送到高水平的大医院,但是,他没有叫救护车,而是让患儿的父母自己驾车送其到大医院。在转送途中,患儿呼吸停止,以至死亡。检察官以 二级谋杀罪、误杀罪和故意伤害幼儿罪提起刑事诉讼。〔35 〕 上述刑事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医务人员对于现有医疗资源不足以提供恰当 的治疗有具体的认识,并且有可能预见到冒险治疗所带来的具体危险。不过,正 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即使在国外,对违反了转院义务的医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也是最近的事情。笔者认为,在考虑是否将处罚的范围扩大到转院义务违反的案 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转院义务的科处对于医疗方而言意味着负担,但随着 救护车等转院所需要的配套医疗设施的完善,转院对于医疗方而言变得越来越容 易实施。换言之,即便是科处这一义务,只是在打一个急救电话的意义上会增加 医疗方的负担,而相比其救治患者的重大法益显然微不足道,只有在这样的背景 之下,把转院义务违反解释为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才是妥当的,否则,对于医务 人员而言过分严苛。

二、医疗资源配置的时间性差别 在一个医疗机构中,有经验的医生人数总是有限的,特别在夜晚和节假日 时段分配在医疗一线的医疗资源未必充足,一线值班人员往往不是有经验的医生, 很多情况下负责护理或观察患者病状的只有值班护士,由此会导致一线医疗水平 的下滑。一线值班人员未能恰当处理病状,导致治疗拖延而诱发的医疗事故近年 来也不断涌现出来,在什么情况下医疗方有过失,甚至是严重不负责任?这也是 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基本的判断规则 在患者的立场上,期待随时都是有经验的医生给自己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理 所当然的。站在医疗方的立场上,1年365天、1天24小时都安排有经验的医生在 一线值班超过了现有医疗资源的负荷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患者不得不容忍夜 间和节假日医疗质量下滑的消极结果。为了确保夜间和节假日的医疗安全,医疗 系统对夜间和节假日的诊疗服务提供形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待命医生呼叫制度。

医院在任命一线值班人员(或者是护士,或者是资历尚浅的年轻医生)的同时, 会任命经验相对丰富的上级医生作为待命医生,一线值班人员负责观察患者的容 态和病情变化,有异常时呼叫待命医生,向其汇报情况,待命医生根据报告采取 必要的应对措施。法律上评价待命医生和一线值班人员的行为时也应该考虑到夜 晚和节假日医疗服务的提供形态。

1.待命医生的注意义务关于待命医生的注意义务,争论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全程跟踪了解患者的 情况,接到呼叫时,是否总应该亲临赶往医疗现场进行诊断和治疗。

首先,待命医生没有义务全程跟踪了解患者的病情。这是因为,如果科处 这一义务,那么呼叫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这一立场在域外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例如,在德国,以一线值 班人员和待命医生之间的联络畅通为前提,待命医生的注意义务只是,在医疗现 场出现了一线值班人员无力应对、需要待命医生进行诊疗的情况下,根据一线值 班人员的报告进行应对,这被称为“应答义务”。〔36 〕同样,在日本下级法院 20世纪70年代审理的一则案件中也采取了相同的立场。本案中,被告医生将产妇 术后的观察和看护交给值夜班的护士后离开病房,第二天出勤后才发现患者病症 恶化,结果,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治疗延误,患者死亡。法院指出,“被告 人所在的值班室和护士值班室在同一栋楼里,相距100米,很容易就可以接受值 班护士关于患者容态变化的报告,在病状突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的体制也是 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允许被告人只根据一线值班人员的报告作出应对。

〔37 〕如果因值班人员没有及时报告而导致待命医生对危险情况不知,那么责 任由值班人员承担。换言之,待命医生的过失责任有无只从接到值班医务人员的 报告之时起才会成为问题。

其次,以对患者的观察和看护没有超过一般一线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范围 为前提,待命医生可以信赖一线值班人员对患者病状作出的判断。

对于这一点,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在1983年作出的一则刑事判决中作出了明 确的说明。本案中,一线值班人员是尚未取得专业医生资格的助理医生,〔38 〕 负责患者的术后观察,从患者当晚表现出的症状没能正确判断出必须进行紧急手 术,以至于贻误治疗。原审法院以一线值班医生“经验少,难以对病状和紧急手 术的必要性作出正确判断”为由给待命医生科处亲自出诊的义务。与此相对,德 国联邦普通法院指出,本来就不能期待夜间值班医生有待命医生同样的能力来进 行诊断,法律上只要求夜间值班医生在发现患者情况恶化时迅速向待命医生进行 报告,不能仅以夜间值班医生的能力不足以作出正确判断为由追究待命医生不亲 自诊断的过失责任。显然,从抽象意义上而言,一线值班人员的能力总是低于待 命医生的,如果仅以此为由就要求待命医生亲自诊疗,那么待命医生呼叫制度本 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联邦普通法院采用的立场是正确的。

对临床病状观察或护理是否超过了一线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范围,需要进行实质性判断。在日本发生的案件中,被告医生把产后患者的夜间观察交给了两 名没有执业资格的实习护士,指示其有情况时进行报告。结果,患者术后休克, 值班护士没有及时发现,以至于患者没有获得及时救治而死亡。法庭上争论的一 个重要问题是,在任命和信任无执业资格实习护士这一点上,被告医生是否存在 着过失。法院否定了被告医生的过失,在判决理由中明确指出,“在被告人所在 的卫生所中,只有无执业资格的实习护士来担任值班护士,这即便不是理想的值 班体制,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是违法的。再有,值班护士一直作为医院的实习护 士从事医疗活动,有长达七年的值夜班经验;
被告人把量血压、测体温、脉搏和 静脉注射等事项一一教给了值班护士;
值班护士有丰富的看护剖腹产患者的经验, 因此,值班护士实质上完全具备接受被告人的命令、观察患者容态的能力。” 〔39 〕 最后,最具争议的问题是,在接到一线值班人员呼叫的情况下,待命医生 不亲自到达医疗现场进行诊断是否属于“严重不负责任”? 刑法上给待命医生科处亲自诊断的义务必然意味着对其行为自由的限制, 这种限制只有在为了保护更高的法益而有必要时才能得到允许。医疗总是伴随着 危险,如果只是存在着抽象的危险,就要求待命医生必须到达医疗现场,那无异 于要求医务人员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得“随叫随到”,这会导致待命医生的行为自由 受到过度限制,也会让待命医生呼叫制度名存实亡。因此,为了避免过度限制待 命医生的行为自由,同时考虑到患者利益的保护,宜于以危险的具体预见可能性 为前提来科处亲自达到医疗现场的义务。这种判断思路在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处理 的两则医疗过失刑事案件中有清楚的体现。

在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刑事法庭1983年审理的案件中,夜间,助理医生第一 次给被告人打电话时,向待命的被告人报告患者开始呕吐血块。被告人在电话里 诊断为肠胃急性出血,指示助理医生采用内科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状态, 进行报告。此后,23点左右,助理医生再次向被告人报告,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 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于是,被告人在当天晚上就没有亲自到达医疗现场对患者 进行诊断。第二天早晨,被告人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了出血原因,并进行了 手术。但是,手术救治无效,患者因肠胃急性出血死亡。德国联邦普通法院撤销 了原审有罪判决,判决被告人无罪。〔40 〕 在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刑事法庭1984年审理的另一则案件中,被告人是妇产 科的上级医生,22日为患者做了手术后,23日下午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发现患者 手术伤口处持续疼痛,下腹部肿胀。此后,被告人放假,假期持续到26日早晨,在这期间,值班的助理医生负责观察患者情况,并且另外安排了医生F作为待命 医生。24日,休假中的被告人来医院时,遇到了三名护士,护士告诉被告人,患 者的情况很危急,但被告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25日,一线值班医生给休假中的 被告人打电话,报告患者腹痛难忍,让其赶到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查。被告人赶 到医院为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在手术中发现,肠损伤导致大肠杆菌全部进入到腹 腔,引发了腹膜炎。手术后,患者因为腹膜炎引起的中毒性肺功能不全而死亡。

德国联邦普通法院维持了原审的有罪判决。〔41 〕 在两则案件中,影响判断结论的重要情节在于,被告人作为待命医生根据 值班人员的报告,对患者是否处于危险状态的预见程度不同。在1983年判决中, 法院指出,只根据助理医生报告的肠胃出血情况并不能清楚地了解病情的发展情 况,在病情改善这种可能性也存在的情况下,被告人打电话确认情况就足以尽到 了注意,这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允许的;
并且,根据助理医生在23点时的报告, 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被告人可以基于对上述报告内容的 信赖作出判断。〔42 〕在1984年的判决中,法院认为,在24日接到值班护士的 报告之前,考虑到有助理医生负责观察患者情况,并且另外安排了医生F作为待 命医生,被告人可以信赖在其休假期间患者能够接受恰当的诊疗,不亲自跟踪患 者的病情不存在过失;
但是,在25日,护士告诉被告人“患者的情况恶化,以至 于在床上都坐不起了,样子很痛苦”,并且,护士怀疑“患者的脏器已经偏离了正 常位置”,就此向被告人作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已经对患者的病情出 现恶化的危险有了具体的认识,应该引起警觉,亲自进行检查,确认病状,作出 恰当的应对措施。由此可见,联邦普通法院在科处亲自诊断义务时,要求待命医 生对危险的预见应该达到一个比较具体、比较高的程度。

2.一线值班人员的注意义务 待命医生呼叫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在一线值班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无法与一 般有经验的医生相匹敌时,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仍然维持在一般有经验医生所提 供的医疗服务的水平上。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法律对一线值班人员无法提 供一般有经验医生水平的医疗是予以容忍的。换言之,法律不要求一线值班医生 像一名一般有经验的待命医生一样进行诊断和治疗,但是要求其及时报告,要求 待命医生的协助。例如,在上文介绍的德国联邦普通法院1983年审理的案件中, 法院承认一线值班医生是助理医生,其经验和能力决定了其不可能像一名有经验 的专业医生一样准确判断出患者需要紧急手术。在这个案中,助理医生尽到了及 时报告的义务,并没有被列为刑事被告人。同样,在上述介绍的日本下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虽然一线值班护士是没有执照的实习护士,但其实质上已经具备了 对产妇进行术后看护的能力和经验。本案中,值班护士也没有被列为刑事被告人。

给一线值班医生科处报告义务的前提是,主观上有可能认识到存在着需要 待命医生进行处理的危险情况。在此,容易引发争论的问题是,当一名一般有经 验的医生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认识到上述情况,而一线值班人员由于能力和经验 欠缺不能认识到时,是否追究一线值班人员的过失责任。在此,如果以一般有经 验的医生为标准来要求一线值班人员的过失,显然过于苛刻,有客观归罪的嫌疑, 并不妥当。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处理此类问题时,并不是以一个经验丰富的上级医 生所具备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标准,而是以一个助理医生应该有的知识和经 验为标准,如果可以肯定助理医生以其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可能预见到独立进行 治疗的危险,或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独立进行治疗抱有疑问时,应该拒绝独自冒险 进行治疗,要求上级医生的协助。〔43 〕 这种判断方法在英国司法判决中也能够找到根据。在英国控诉法院1987 年审理的一则医疗事故案件中,Gildewell法官认为,为了避免给无经验者科处过 重的负担,要求无经验者尽到的注意义务是,在他确信有必要或思忖着或许有必 要听取上级医生的建议或获得其帮助时,应该去请求上级医生提供建议或帮助, 只要其请求上级医生提供建议或帮助了,即使他自己的操作中有过错,也不再追 究其个人的责任了。〔44 〕在本案中,无经验的年轻医生错误地把导管插到了 早产儿的静脉中,氧气过量进入静脉,导致早产儿失明。Gildewell法官认为,当 年轻医生把导管错误地插入静脉后,对X光片显示出来的症状不能进行正确地辨 认,实施了他主观上认为是正确的措施,至此,年轻医生犯下了两个错误,尽管 如此,但考虑到年轻医生已经请求上级医生确认自己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了,因 此,可以认为,年轻医生尽到了注意义务,不再被追究过失责任。

(二)我国案例的分析 结合上述分析中得出的判断方法,来说明和解释在我国发生的两例医疗事 故刑事案件。

1.罗香玲医疗事故案 在罗香玲医疗事故案 〔45 〕中,产妇剖腹产手术后,被送至病房,交由 当班护士朱林燕护理,主刀医生罗香玲写了一级护理医嘱交朱林燕执行。第二天 早上5时30分许,产妇不舒服,朱林燕打电话告知罗香玲产妇的情况,要其来查看一下,罗香玲询问产妇的生命体征情况是否正常,朱林燕说正常,罗香玲讲可 能是麻醉引起的反应,要朱林燕注意观察,后又在值班室睡觉。7时30分,朱林 燕见产妇脸色苍白,摸不到脉搏,就打电话通知罗香玲,并为产妇注射了一针肾 上腺素。罗香玲到病房进行抢救,但抢救无效,产妇死亡。医疗事故鉴定表明, 因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其病情变化,延误了抢救时机,致产妇重度失血性休克 死亡,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疗方负完全责任。朱林燕和罗香玲分别以医疗 事故罪被起诉。

关于待命医生罗香玲的行为,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罗香玲未认真履 行职责,在产妇手术后仅作过一次巡视,当值班护士朱林燕打电话告知产妇“头 晕”时,只简单询问了病情,未亲自诊断即断定为麻醉引起的“头晕”,贻误了抢 救时机,上述行为是严重不负责任,构成医疗事故罪。

笔者认为,法院只是基于事后判断,认为罗香玲如果亲自诊断就有可能避 免结果的发生,由此肯定了其过失责任。这是典型的只根据损害结果发生就轻易 归罪的思维方式(这与前文所举的德国联邦法院1983年所判决案件的原审法院所 采用的思维方式相同)。因为罗香玲是否有避免结果发生的注意义务本身就是一 个问题,而上述判断却将其预设为前提,并由此前提推导出拟得出的结论。

在分析罗香玲的行为时,应该站在事前,根据待命医生呼叫制度的具体实 施状况和罗香玲对于患者病情恶化的具体预见可能性来进行判断。首先,如果本 案中一线值班人员和罗香玲之间保持着联络畅通,并且,没有具体事实表明一线 值班护士不能恰当执行罗香玲所指示的一级护理医嘱,那么法律上应该允许罗香 玲不亲自巡视,只根据一线值班护士的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在第二天早 上5时30分时,罗香玲接到朱林燕电话报告,得知产妇不舒服时,没有亲自为产 妇诊断,但这还不足以说明罗香玲的“严重不负责任”。根据朱林燕的报告,产妇 的生命体征情况正常,并且,在麻醉反应导致产妇不舒服这种可能性也存在的情 况下,难以认定罗香玲当时已经有可能预见到产妇病情恶化的具体危险。从限制 对待命医生的处罚、保护其行为自由的立场出发,在没有其他情节的情况下,不 宜将罗香玲的应对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追究其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也过分 严苛了。关于否定待命医生行为构成犯罪的理由,本案与前文所举的德国联邦普 通法院1983年判决案件非常类似,德国判决对于我们判定罗香玲的罪责有无应有 参考价值。

关于一线值班护士朱林燕的行为,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朱林燕作为 值班护士,未严格执行一级护理的医嘱,并且在产妇疼痛原因不明确以及没有医嘱和处方的情况下擅自为其肌注杜冷丁,掩盖了症状,贻误诊治,其行为与产妇 的死亡有直接因果关系,负有直接责任,构成医疗事故罪。

笔者认为,上述法院的判断是恰当的。朱林燕在以下两点上严重违反了医 疗上的注意义务。一是,执行一级护理在本案被告护士的能力范围之内,却未按 照医生的指示执行一级护理,这表现出护士的严重不负责任,也是对产妇生命健 康的恶意漠视。二是,处方肌注杜冷丁作为一种医疗行为超过了护士的业务能力 范围,应该根据医嘱执行,而朱林燕却擅自处方,并实施了注射。《中华人民共 和国护士法》第21条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 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遇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医生不 在场时,护士应当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根据该条,紧急情况除外,护士 没有处方的权限。因此,朱林燕的擅自处方行为严重违反了护士基本执业守则的 要求。在此基础上,如果可以认定,当时患者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危险状况,并 且以朱林燕的能力和经验,能够认识到此危险,却没有及时报告,擅自注射,那 么这样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的医疗事故犯罪行为。

2.李建雪医疗事故案 第二例是福建长乐市医院妇产科医生李建雪医疗事故案,这是福建省首例 医疗事故犯罪案件,因媒体的报道而备受关注。〔46 〕本案中,2011年12月31 日晚,产妇侧切顺产一健康女婴。产房护士向妇产科医生李建雪报称产妇产后出 血较多。李建雪赶到,发现产妇宫缩欠佳,便给予促宫缩、补液等治疗,见宫缩 转好仍有持续性出血,就汇报上级医生王玉兰(第一次报告)。王玉兰赶到产房, 在李建雪等值班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了修补手术。当晚22点50分,修补手术结束, 出血基本止住。王玉兰嘱李建雪再观察两个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推回病房,此 后离开产房,回值班室休息。此后,产妇处于出血性休克状态,且状况逐渐加剧。

但是,值班助产士和李建雪没能正确判断出产妇生命体征指标不正常,因此,没 有引起警觉。1月1日凌晨1时交接班前,李建雪发现产妇尿量偏少,便让护士推 了一针速尿剂。半小时后李建雪发现尿量仍未增加,即打电话向王玉兰报告(第 二次报告)。王玉兰问李建雪产妇状况如何,李建雪说好;
王玉兰接着问有无出 血,李建雪说没有;
王玉兰又问脉率、血压是否正常,李建雪回答正常,就是没 尿。王玉兰依据李建雪的口头表述,认定产妇只是补液不够,指示加大补液量。

李建雪根据指示继续补液,待产妇有尿液排出,认为病情趋于稳定,离开产房前 指示将产妇转入病房,又到病房护理站交待值班护士一级护理,然后回值班室。

第二天2时35分许,产妇被送出产房。2时45分,在病房护理站,产妇被搬上病床后,生命体征指标出现变化,面色苍白,烦躁。但值班护士以为是搬动等其他原 因所致,没有引起警觉,也没有向李建雪报告。3时20分,产妇出现谵妄表现, 值班护士才报告。李建雪赶到后发现产妇有生命危险,立即电话报告王玉兰(第 三次报告)。王玉兰又通知三线医生及内科会诊,组织抢救,但抢救无效,4点 30分宣告产妇死亡。福建省、福州市两级医学会认定产妇因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 克死亡。医方对病情认识不足、抢救措施不力,与患者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本 病例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事发后,公安机关向检察院移送 审查医生王玉兰和李建雪,长乐市检察院决定以医疗事故罪只起诉李建雪。

上级医生王玉兰也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虽然最后没有被列为起 诉对象,但仍有必要分析一下不起诉的法理依据。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王玉兰作 为待命医生参与诊疗,因此,不需要全程跟踪了解产妇情况,只需要根据一线值 班医生李建雪的报告进行应对。王玉兰先后三次接到李建雪的报告。在接到第一 次报告和第三次报告时,报告的内容表明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情况,并且对此 情况的处理已经超过了李建雪的业务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王玉兰亲自到达 医疗现场,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立即采取了手术、抢救等应对措施,这一系列应 对是妥当的。

最有可能引发争议的是,王玉兰在接到第二次报告时,没有亲自到达医疗 现场,这是否存在过失。根据前文的判断规则,待命医生在接到一线值班医生的 报告之后,未必一定亲自出诊,只有在根据报告的情况能够预见到具体的危险, 却仍然轻率处理,不亲自出诊的情况下,才能够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而在本案 中,根据李建雪的报告,除了没有排尿之外,患者的生命体征没有出现明显异常;

王玉兰针对患者的排尿问题,指示加快补液,医嘱得到执行后,产妇有尿排出, 所报告的症状也消除了。如果没有证据表明有其他特殊的情节足以引起待命医生 的警觉,仅根据上述事实,难以判定王玉兰接到第二次报告后不亲自达到医疗现 场进行诊断属于“严重不负责任”。因此,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不起诉王玉兰的决 定是正确的。可以参照德国联邦普通法院1983年判决和罗香玲医疗事故案判决中 对待命医生的责任认定。

本案中争议最大的是,李建雪在抢救产后出血的产妇的过程中是否严重不 负责任。相对于待命医生王玉兰而言,李建雪是负责在第一时间作出处置、报告 危险情况的一线值班医生。31日晚间,李建雪得知产妇术后宫缩欠佳、阴道持续 出血的情况后,立即到产房进行了常规性处理,并报告王玉兰,又协助王玉兰顺 利完成了手术。在第二天凌晨交接班时,发现产妇排尿量少,注射速尿针剂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