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语文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 境,在同类群体中,语文学习水平较低,知识面狭窄,知识 基础参差不齐,字词巩固率不高等现象,直接影响着九年制 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合格率。这些学困生的产生原因是多 方面的。本文通过对农村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以及成因 作出了客观的分析,以便能有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实现素 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一、语文“学困生”的特征 1.语文基础知识薄弱、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低 语文教学莫过于听、说、读、写,可这四项能力成为制 约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更是学困生为之头疼的事。

2.学习目标不明,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大部分语文学困生,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 强,上课提不起精神,爱做小动作,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成 绩上下起伏变化大,最后出现态度消极,在学习上敷衍应付,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由于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差,从不主动去学习去复习, 平时与同学的学习交流少,自己本身基础又差,学习的意识 自然不强,被动读书,无自觉性,久而久之,他们厌倦学习, 逃避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差了。

4.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语文学困生,他们在学习上认认真真,埋头苦学, 可是学习成绩进步不大,这种“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 法效果不大,以致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农村语文“学困生”的形成根源 1.家庭因素 一是多数农村语文“学困生”的家庭环境都很差,家长 自身文化素养太低,子女的学习行为无法监控;
二是许多家 长长期在外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老人对孙子孙 女又过分溺爱,使孩子缺乏吃苦精神,自私自利,自以为是, 老子天下第一,从而导致这些孩子厌学、贪玩,无心学习。

三是农村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在当今的网络世界,存在逃 学上网等不良现象,随着这些问题不断的积累,学生的学习 成绩逐渐下降,从而导致成为学困生。

2.社会因素 一是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不包分 配或者就业难问题是当今普遍现象,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 村四处蔓延,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二 是在新的思想的冲击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把语文 课视为应试中考高压下的休养课,总认为语文学与不学成绩 都差不多,时间一长语文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3.学校因素 在成绩决定一切的影响下,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 校、教师都只重智育,只重视相对易于得高分的数理化、政史地,轻视甚至放弃难以得高分的语文学科。在应试的压力 下,有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害怕影响本班成绩和 学校考核,严禁学生读课外书,强迫学生机械重复地进行各 种训练,还占用大量的语文学习时间,并且有些学校将语文 定为副科,给学生宣传错误的观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雪 上加霜。

4.个人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农村“语文学困生”的主要因素。主 要表现为:一是学习基础差,缺乏学好语文的信心。很多学 困生都认为自己能力差,语文基础知识薄弱、阅读能力差、 写作能力低,造成自信心不足的局面。二是少学困生对自己 要求不严,缺乏上进心,破罐破摔,性格古怪,拒绝教育, 自我封闭,缺少交流,缺少帮助,久而久之产生了心里障碍, 自然影响到语文的学习。

三、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结合学科特点,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大多数学困生, 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什么“追求” 和“信念”,抱着混日子的想法。作为语文老师,“传道” 与“授业”双轨并进,课堂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此,我们 可充分利用我们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及典型人物的特点, 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要转化学困生,就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 的,一个人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自己就会主动去 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 的情绪和体验。为此,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有大语文观,把语 文教材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鼓励广泛涉猎,走 进生活,在生活中轻松的学习语文、快乐的运用语文,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困生” 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己成为教与学的主角。为此, 学困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忽略、不可回避的一个群体。

为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 上,我对学困生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一是给发言机会多提 问;
二是给辅导时间——多帮扶;
三是给成功体验——多赞 赏;
四是给展示平台——多关注。通过以上的几种形式,使 学困生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参与语文学习 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

4.课后实施灵活多样的有效辅导 有效辅导分为个别辅导和生生辅导两种。一是个别辅导。

有些“学困生”,课堂上无法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 又不可能过多兼顾他。这时,教师可采用课后补差的形式加 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二是生生辅导。每个班都有一些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学有余力,学习感到很轻松,可 以将这部分优生动员起来,在班上建立一个优生与一个“学 困生”的结对帮扶学习对子,通过结对帮扶,优生得到了锻 炼,“学困生”也得到了发展,老师也省下了不少精力。

5.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学困生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我们不能因为这样 而将他们与社会隔离。为此,加强家校联系,架起学校与家 庭的桥梁,真正做到学生在校由老师管,在家家长管。对学 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家校要及时交流。这样一来 就能形成教育合力,优化育人环境,消除不利因素,让学困 生能很好地去判别各种是非,改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周期长、涉及因素多、难度大 的教育教学改革,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对他们不舍不弃,抱以 爱心、耐心、用心的态度,相信语文教学会达到“开发学困 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学困生主动地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