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论和谐社会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正在形成和完善的社会状态,和谐社 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高 度总结,从儒家的尊师重教到借鉴西方的教学教育,中国学 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摘 要:
和谐社会 新型 师生关系 高校 本文论述的师生关系,是以高校的师生关系为研究 对象,高校的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的师生关系存在许多方面的 不同,高校的学生都已跨越了未成年线,都是风华正茂的青 年人,是祖国的栋梁之材,但是同时这些刚刚从少年跨越过 来的成年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生活和物质条件相对优越 的情况下长大的学生,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感相对较少, 他们对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还比较模糊,另一方面又表现 为过度的个性和自信,这些状况有时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 是我们要耐心和真诚的去面对他们,给予青年学生以真正的 自信和自强和对学习和人生有一种良好的态度。
一、 什么是和谐社会下的师生关系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 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和谐社会迅速被传播,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一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并非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峰,它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 求的一种社会阶段理想。和谐两字,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 均衡、有序的状态。那么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 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为早日实现共产 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终身,其次是老师与学生的和谐,老 师作为授教者,老师的人格和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么老 师的自我和谐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要做到自身的和谐;
反 过来学生也要做到自身的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 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 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 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孔子 说的很好,人之所以为人是要做到自身的和谐,那么怎么来 通过自身的和谐来达到师生的和谐呢?这需要我们的学校 创造一个有利于和谐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师生之间最终能 达到高度的思想、心理、价值观的统一。
二、 和谐社会的师生关系分析 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师生关系成了学校和谐的 关键,只有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最得表现为全 面的和谐,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叫“师生分离论” 所谓师生分离论就是对于师生关系,我们要分开来分析,只 有这样才能明白各自所需,而从分离论的另一外一个角度来 说,分离是为了和谐,分离是和谐的一种初始形态,如果没有经过分离就直接把师生关系捆绑起来是非常危险的,我说 的分离是指思想的分离;
知识的分离;
情感的分离,在分离 的过程中去了解各之的特点,把尽可能的相似放在一起,这 种相似是指在价值观、心理、情感和知识上互补性较大的师 生圈到一起,这里非常重要一点就是,不能因为师而忽视学 生的感受,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孔子 的话,虽然不能绝对,但是可以把尊重师改为尊重老师的劳 动,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尊严,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 一步去分析师生关系,经过分离后的师生关系,实际是成为 了一种极需配对的师生关系,成为了一种和谐社会关系下存 异求同的师生关系,成为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标志。高校学生, 首先在情感上波动很大,特别是在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接触爱 情,爱情对于一个人的成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爱 情也是师生关系中非常敏感的话题,一方面学校并没有提倡 青年学生可以花去很多学习的时间谈恋爱,但是另一方面学 生花在爱情上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学习的时间,笔者说的这点 是局部论断并不代表整体,那么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进 行把握呢?另外师生之间也存在友情,许多青年的教师本身 与学生的年龄差别也不是很大,在许多价值观和人生观上都 有着一致性。所以和谐社会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人生 关系,是建立在某一阶段人生往来中,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不能把老师的权威性引伸到师生关系,这样会破坏和谐。
三、 提高和谐社会中师生关系的策略马克思深刻分析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 人的关系,正像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 社会是由人生产的,自然也在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 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老师要主动去引导和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的环境下,由于相对而言老师对于学生管理 上以人性化为主,也就是说比起中学来说相对是比较自由的, 学生的个人空间和时间较为充分,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 能主动与引导和建立一种行之可效的师生关系模式,势必效 果会不好,那么老师如果去引导和建立呢?首先,要从师生 关系的切入点开始,师生关系可以建立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 中,也可以建立在课余的生活,关键是如何切入,只有把握 好这个切入点,才能为今后的师生关系的和谐打下基础。其 次,老师要亦师亦友的方式切入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与老 师交往中的顾虑消除,不能与老师交心的学生,肯定还存有 介缔,那么老师就要多与学生聊天,聊感情、聊思想也可以 通过适当的帮助学生的生活来达到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 基础。最后,通过交往,老师要把和谐的理念和交往中出现 的问题和事件,通过一种和谐的方式去解决,只有通过和谐 方式去解决的最后形成一种和谐的事态,那么对于学生影响 是明显的,最终达到合适的师生关系。
结束语:现代教育要需求发展和革新,就必须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师生关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只有在这种感受中学会成长、学会独立,成为祖 国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