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具操作在学习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具操作在学习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具操作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具操作,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 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 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摘 要:
学具操作;
数学概念;
数量关系;
逻辑思维能力 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 中,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 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小 学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 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 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 过学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纸片进行折叠,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形 成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认识。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 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这一内容,重点让学生理解 “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 说比较抽象,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很有必要。先让两名学生分别演示分桃的过程:把6个桃分放在三个盘里。一名 学生是两个两个地放;
另一名学生一个一个地放。结果,每 个盘子都是放着两个桃。然后,在全班学生观察的基础上, 比较两人分桃的异同,让学生充分观察,引导概括:一个一 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每盘数量都一样多,这样分称“平 均分”。这时,学生对“平均分”的意义已有初步认识,接 着观察课本插图:小男孩是如何分桃的。要求学生用自己的 语言说一说,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针对概念的内容 进行发散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概念。由学生说一说判 别“平均分”的依据。选择这种教法,学生较容易接受。

二、通过学具操作,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数学教 学不只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且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

要按照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彻底改变重结论轻 过程的做法。因此,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数学的法则和公式,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学 具操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教 学,要让学生用24块代表体积单位的小正方体拼摆出长、宽、 高不同的长方体,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总结概 括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小 学低年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是中高年 级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用语言讲 解文字这类问题,学生不易接受,个别学生乱猜算法,只根据个别的词句来确定解答方法。为使学生正确选择算法,关 键是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掌握题目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 的学具操作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能让学生较好理解题 意。

①理解各种算法的意义,沟通新旧知识的关系,为学 习新内容作准备。②利用直观图片(或实物 )摆一摆,理 解条件与问题以及数学术语的意思,确定算法。③让学生根 据要求操作,再按图编题,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例如,解 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有5朵黄花,红 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教学前,先让学生重述加 法的含义,并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意思。通过摆小棒, 让学生明白要“比一个数多几”,就须有一个和“这个数” 同样多的数,这是为新授知识作准备,教学例题时,由学 生 摆一摆图片,理解本题“谁与谁比”、“谁作被比量”、比 的结果“谁多谁少”,再提问,为什么红花摆了 8朵?引出 “同样多”的概念,理解红花除了有5朵与黄花同样多之外, 还多3朵,实际就是8朵,即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 的5朵”和“比黄花多的3朵”两部分组成,从而确定此题是 用加法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的数量关系,在练习中安排如下内容:在第一行画5个△, 第二行画的比第一行多 4个。学生画△时,必须理解第二行 先画5个与第一行同样多,又多画4个,实际9个,再通过让 学生编出两个条 件和一个问题,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了。四、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 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 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经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 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例如,教学三角形时, 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如下:(1)请学生用火柴棒摆一个三 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三根火柴棒,首尾衔接----三角形。(2)指导学生在 纸上面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三 角形。教师板书:三根线段,端点连接----三角形。(3) 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4)让学生想一想用3 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让 他们试试看。(5)再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4厘米、7厘米 的小棒各一根能围成一个三 角形吗?再试试。通过这样的 操作实践,学生头脑中不仅形成了三角形的鲜明表象,同时 也发现了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并留下深刻 印象,进而使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从操作 入手,由动作感知到表象积累,逐步掌握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形成正确的几何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相应的空间观念。

五、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年 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 留着许多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数学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抽象 性,教师如果只为学生提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律, 而不给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很难化抽象为具体。因此,要重视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 多种感官(眼看、耳听、手摸、口讲)进行感观认识,再通 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积极思维来获取知识。例如:在教 “9加几”的加法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1)教师先 进行实物演示,在讲台上放一个有10个格子的纸盒,盒里放 9个小球,盒外放2个小球。先让学生数一数,盒子一共可以 放几个小球?现在放了几个?盒子外还有几个?再放入几 个盒子刚好装满,教师顺手从盒外拿来一个小球放入盒内, 使盒子装上10个小球,继续问:“盒外原有2个小球,拿1个 放入盒里,盒外还有几个。”现在可以看出来了一共有几个 小球。根据这一思维过程,教师再演示一遍,边演示边引导 学生口述:2可以分成1和1,9加1得10,10加1得11。(2) 学生操作学具。左边摆9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启发学生 思考右边拿几个圆片放到左边,就可以一眼看出共有多少个 圆片,再让学生实际摆一摆,想一想。由于有了前两步的基 础,学生通过看、摆、分,在头脑中形成了9+(1)=10, 这个“1”应从第二个加数里分出来,同时对较小的数应分 成1和几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为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提供 了感性支柱。(3)师生共同抽象出以下的算式:9+2=11, 再引导学生思考9+3、9+4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边摆学具 边思考9十()=10,怎样把较小的数分成1和几算出结果。

这样,物化的计算过程内化,使学生的思维由感知向表象和 抽象转化。学具操作训练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既有锻炼手的 灵巧性,也有锻炼思维的能力,是手脑并用的智力活动。在 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让学生做到观察、操作和思维有机结 合,使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活动,对知识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 解,同时也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