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刍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刍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在我国现代物流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直到1993年,我国才开始 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国家教育部本科院校专业目录,当时仅有几家高校开设物流 管理专业。2009年4月2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国 家发展的层面,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大力发展的相关政策。2012年,由国家教育部 主持召开了全国物流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2012年物流行业发展 和人才需求报告》等两项重要的文件,形成一系列物流人才培养举措和思路,真 正带动了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进步。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某些特点。物流管理教学要求具 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工学等学科知识基础,再结合相应的计算 机技能,才能真正掌握好物流知识理论及方法。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 应用性广、基础要求高的学科知识体系,因而对实践教学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实践 教学必须加强关注与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相 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和社会需求脱节,目标人才体系不明确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和支撑力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 竞争环境下,同样要求物流人才的专业技能有所增长。但从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来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相关 高校并没有做好与物流业发展需求相协调的实践教学机制体系建设,导致大多数 高校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也加剧了物流业人才的分配矛盾。

(二)教学模式落后,很难适应经济形势 我国现行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进行逻辑学教学, 而将实践教学列为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形式,这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物流 人才。很多课本理论知识在知识层次、内容上相对滞后,与需求之间相互脱节。

为此,物流教学应时刻关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应地,高校的实训基 地建设工作也显得不足。当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时,其能力素养与社会 经济发展需求之间也会产生严重的不对称,甚至诱发激烈的矛盾。二、推动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优化措施 (一)适当开设物流技能大赛 教学实践中,建议举办物流技能相关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构建 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证实,上述做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校内设置物流 相关的各种技能大赛,由省市教育部门提供组织、经济上的扶持,必定能够办好 比赛。如某物流实训基地,设置了恰当的比赛项目,引导学生和物流管理科研挂 钩。显然,這对师生双方均构建了比较稳定的平台。

(二)深化多元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1.岗位实践阶段性 学生深入企业,可分阶段、分学期进行。阶段1:岗位认知。本阶段, 即学校安排学生参观校外成立的实习基地,组织听讲座等,和企业之间进行密切 接触,提升他们对社会乃至企业的全面认识,让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保持认同, 满怀憧憬。岗位认知建议安排在第一学期。阶段2:技能训练。本阶段强调的是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独立做好作业,找出并处理好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技能训练 建议选择第三和第四两个学期。阶段3: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阶段中,引导学 生将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用于实践,提升操作技能,弥补各种缺憾。本 阶段,大多是实习单位自行分配专人,来指导学生行为,向他们介绍岗位上的具 体职责、要点以及章程等;
必要时,应当在现场进行演示;
指导教师需和用人企 业之间进行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在企业顶岗中的实际操练,能促使学生 增强实践能力,弥补不足。这一阶段由实习单位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 该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程序、制度、方法,并作现场演示,同时由学校指导 教师配合实习单位进行学生管理。顶岗实习建议选择第五学期。阶段4:岗位实 践。要求学生运用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到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引导他们掌握必 备的综合技能,建议在第六学期中予以安排。

2.开展轮岗实训 为满足行业竞争的现实需求,学生应当拥有各个物流岗位的任职资格, 应当对企业内部和物流挂钩的岗位都有必要的了解。在各个岗位上,学校应当组 织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实训岗位也可和学校本期布置的课程结合起来,按照岗位 自身的属性和任职需求,设置相应的实训时间,便于学生充分地把握。3.加强项目合作 校企合作的全面推进,教师同样可尝试和企业之间在项目上有所合作, 帮助企业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合作在企业中进行调研,教师自身的 工作背景也将更为丰富。他们可以将真实的案例和项目融入教学,丰富教学,促 进产学研高效结合。

(三)完善多元化的校内实训设施建设 中国《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义:
“物品由供应地逐步地流入到接收地。结合具体的需求,将运输、装卸、储存、 搬运、加工以及配送等诸多功能予以统筹。”上述提示:物流包含多种不间断的 活动过程。该类活动,在某种特定的空间或者是时间内存在。物流学科通常也可 分成两个比较关键的组分:一种为物流管理学,还有一种则为技术物流学。前者 指的是运筹学、预测学、组织学、市场营销以及系统动力学等;
而后者则指的是 运输、仓储、加工、包装、装卸以及物流信息等多项技术。很显然,物流专业理 论和技术大多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技术物流学,牵涉到很多工程性知识。由此, 物流教学必定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传统教育体制的约束下,“重知识,轻实践” 的情况还是有不少。物流教学仍然注重知识传授,而没有考虑培养学生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便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的理解、分析。由于学生不熟悉企业的运 作机理,很多企业在用人时会对学生做出错误地评估。即便是入职以后,部分学 生还是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了解和适应手中的工作。尤其是综合分析或者是处 理问题以及筹划安排等。由于不熟悉企业物流的基本概况,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 前景也没有客观的了解。由此,他们很难拥有高涨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前途丢 失信心。

(四)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导,多样化的实践考核体系,来对学生取得的成 效进行检验。针对和职业资格证相接近的课程,建议选择考证式考核。如《国际 货运代理》,可根据学生能否获取报关员证书进行考核;
《物流采购管理》,则 可根据采购员从业资格证进行考核。针对那些注重实务的课程,建议选择作品式 考核。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其考核重点可邀请学生设计某个实际的储配方案;

《物流运输管理》可以邀请学生对运输决策方案做出适当地优化。针对那些注重 操作技能的课程,建议选择调研报告写作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理论+实践双属性课程,建议选择综合式考核。不仅要组织笔试考核,同时也应辅助其他类型的 考核,或者在笔试中增加多个案例分析题。实训考核,应当由指导人员对学生自 身的表现做出评价。一项合作企业相关的调研得知:物流在国内才刚起步不久, 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很好的环境,很多学生都不爱学习,甚至旷工。很显然,这 就不利于学生培育高尚的职业素养。对此,学校应做好疏导和素质教育。顶岗考 核时,应如实地反馈学生个人的表现,对实习成果做出真实的考核。同时将企业 给出的鉴定当作考核的重点,加大分值,建立起师生、企业和谐共存的考核体系。

三、结语 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提升他们的 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物流教学应当充分地考虑本学科实际的特征,结合学生基 本的情况,以教学规律和各项原则为行动指导,秉承“教师牵头,学生为中心” 的科学理念,将知识讲授和智力开发结合起来,活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引导 物流教师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构建有效的物流教学体系,推进物流教学创新,为 社会培育更多合格的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