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是实证统计分析
沿海地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是实证统计分析 一、湖里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湖里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调查统计结果(调查时间:2013年4月)。
备注:兼职其他工作栏目中,如果兼职多项工作则按班 主任、学科教学、事务性工作、教研组长顺序取第一项。
二、结果分析 (一)重视队伍建设,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配齐且按规定 开课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湖里区的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 达到88%,已经基本配齐;
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按照编制可以 配9人,实际有11人,配备率达122%。专职教师所在校均按 规定开设心理课,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很重视心理教师队伍建 设。2003年,厦门市在中小学开评心理学系列中级职称;
2004 年,厦门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规定“完全 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各增加2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 制,初级中学和小学各增加1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 制”。2009年,市教育局又出台文件,要求各校必须开设心 理课、配心理咨询室,从师资、地点、时间等方面进行强有 力的政策保障。部分学校除了按照规定配齐1名专职心理教 师外,还多挪出1个编制增加专职心理教师职数。
(二)专业基本对口、学历层次较高且硕士学历比例小 学高于中学从统计结果看,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毕业专业基本是心理 学(74%)、教育学(13%)、医学院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 学等专业(13%),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都是心理学(55%) 和教育学(36%)专业。这些专业都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 对口。小学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学历 层次都比较高,其中小学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硕士学历分别 占13%和9%,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硕士学历比例略高于中学, 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时间比较早,在中学 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配齐的情况下,不少研究生只好选择到小 学应聘。
(三)性别比例失调,队伍过于年轻,人才梯队建设不 够完善 从性别结构来看,小学和中学男教师比例分别为13%和 9%,女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在于就读心理健康教育专 业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另外一些学校在招聘心理教师 时考虑到女教师的温柔、细心、耐心等人格特质,优先考虑 女教师。实际上男、女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有 优势,在招聘心理教师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从教龄来看,5年以内教龄的专职心理教师比例小学和 中学分别为70%和45%,与教龄相关的职称则显示,小学和中 学的职称基本以初级职称为主。小学高级职称13%、一级职 称74%、见习期13%;
中学高级职称18%,一级职称18%,二级 职称55%,见习期9%。可见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普遍比较年轻,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与厦 门市这几年加快配置专职心理教师队伍进程有密切关系。
(四)专职不专,兼职普遍且待遇偏低 (五)专业成长问题突出 首先,专职心理教师缺少纵向和横向交流学习的机会。
由于队伍年纪轻、教龄短、职称低、经验少,加上一所学校 一般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没有师徒传承的纵向学习机会, 专职心理教师的成长就成为独自摸索、孤军奋战的模式;
在 横向交流学习方面,虽然本区很早就聘有两名有经验的一线 专职心理教师为小学、中学兼职心理教研员,在厦门市各区 心理教研工作中开展最早、成效也比较显著,但由于兼职教 研员本身也有诸多工作,能做的也就是组织心理课教研而已, 有深度的心理教研和心理咨询督导还很有限,市级的心理教 研比区级还晚,省级教研则刚起步,所以专业心理教师普遍 缺少横向交流学习机会。
其次,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训实效性不显著。由教研 部门安排的培训,通常是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重复,缺少实 际操作能力与辅导能力的训练。而心理教师渴望的培训,大 部分是一些营业性机构举办的工作坊学习,这种工作坊学习 人数少、重体验、操作性也比较强,但学费动辄每人几千上 万元,教育主管部门基本给不起,于是心理教师或者自掏腰 包学习,或者自学理论,或者干脆放弃学习,这也影响到专 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思考与建议 (一)配置专职心理教师要有区域整体考虑和严格的准 入制度 从整个区域配置来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年龄结构 和人才梯队建设。教师队伍应该是由“老马识途”的老年、 “中流砥柱”的中年、“奋发有为”的青年这三类教师按一 定的比例组成,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群体结构的优势,使教育 可持续发展。如果短时间内以大学毕业生配满岗位,显然不 利于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影响新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 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另外,他们在岗的几十年里,心理学 毕业生将无机会进入该区域的中小学工作,将来这批教师同 时退休,又会出现后继无人、人才断层的情况。因此,在考 虑配置专职心理教师队伍时,不应只招高校应届毕业生,可 以参照其他学科做法,招聘一些具有一线经验、年富力强的 专职心理教师,也可以让本地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 定辅导技能的教师经短期培训后担任学校心理教师,这样才 有利于区域内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 注意提高男教师的比例,优化性别结构。
(二)出台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明确岗位、待遇和考核 标准 针对一些学校领导对心理教育、心理教师有误解,专职 心理教师被挪用,岗位和待遇随意化的普遍现象,有关中小 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存在明显不足情况,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出台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明确专职心 理教师的岗位、待遇和考核标准。
首先,要让心理教师有属于自己的课堂阵地。只有开设 心理课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但不少学校招专职心 理教师却不开心理课,专职心理教师被安排上语文、数学、 信息、品社、思想品德的不在少数,往往学校中缺哪科教师 或哪个教师休产假、病假等就立即让心理教师顶岗而上,心 理教师扮演全能救火队员的角色。针对此,2009年厦门市教 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各校专职心理健 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情况列入市、区两级文明学校暨素质教育 督导评估内容”,“中小学必须开设心理课”,市、区督导 室专门下校检查,才保证了专职心理教师都能有属于自己的 课堂。
其次,要取消不合理的兼职。目前专职心理教师“被兼 职”相当普遍,其中兼职最多的就是事务性工作,其次是班 主任、其他学科教学等。作为学校领导,学校事务性工作多, 心理教师又大多是年轻人,兼职一点其他工作可适当锻炼也 无可厚非,但所安排的兼职工作首先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占 用心理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 事心理教育及研究;
也不能和心理教师的角色有冲突,如德 育处工作、各种检查评比等。作为新教师,适当的班主任工 作经验有助于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今后的心理教育工作,但不宜长时间担任,这样将不利于心理教师的成长,也 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再次,明确专职心理教师的待遇、考核标准。目前心理 教师的待遇,各校都没有统一标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占心 理教师工作内容很大比例的心理讲座和咨询辅导工作不被 纳入工作量或者只算很少的一部分,心理课则被要求要和政 治历史等学科一样上14节以上才算满工作量。所以要制定区 域性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待遇和考核标准。按照统一加灵 活的标准,对课时量、心理咨询辅导、心理讲座、心理专题 活动等统筹规划,并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幅度内灵 活调整。
最后,制定学校心理辅导设施标准。要拨出经费并保证 学校心理辅导设施完备。要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进行定期督导与考核,并把此项考核作为评价学校 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建立健全区域性教研平台,重视专业化培训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孤军奋战的状况,区教师 进修学校应有专人负责开展区域性的心理教研活动,心理教 师定期一起备课教研、研讨问题、同行督导等并实行资源共 享。在还不具备开展心理教研条件的地方,专职心理教师可 以通过和自己专业水平接近的同行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同 伴互助共成长。
(四)专职心理教师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及成长意识目前专职心理教师的职业之路有些崎岖不平,很多工作 都在探索之中,很少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我们也要看 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朝阳事业”。专职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借 鉴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经历、树立自己身边的榜样、多与同 行交流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了规划和目标,路 才能走得更远、更宽;
专职心理教师还要有不断成长的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学习积累,补充自己的心理能量, 不断提升人格素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
总之,在中小学配置专业心理教师要有区域整体考虑, 还要尽快解决好专业心理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职称、待遇问题 以及专业成长问题。只有创设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 环境,才能使这支队伍不断得到巩固和壮大,从而使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顺利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灵,梁美凤.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与建议——基于福建省371名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 师的调查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0,6. [2]马晓晶.试析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9. [3]崔景贵.专业化: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目 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