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方式和策略
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方式和策略 一、 用“爱”搭起沟通的桥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也是我做 班主任工作的切身体验。对学生的爱,这是一种美好的永恒 情感。这种爱就好比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它能够催促学生奋 进,加快学生转化,也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它需要园丁辛勤耕 耘。”我坚信有耕耘、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记得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便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一名 男生放学后和一名女生发生了争执,他还动手打了这名女生, 然后便若无其事的扬长而去。第二天,我决定去家访。来到 他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呀?三间 窄小的屋里,只有简单的一张木床,一个旧衣橱,一个80年 代的电视机和几件常用的家庭用品。原来几年前,他的父母 就离异了,母亲改了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只能跟着爷 爷、奶奶一起生活。当他满头白发的爷爷用颤抖的双手递给 我一碗白开水的时候,我一阵心酸:面对这样的家庭,这样 的学生,我又能说些什么呢?他是因为缺乏完整的爱才会如 此,是残缺的爱导致了他心灵的创伤和性格的顽劣啊! 回到学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申请了贫困学生救 助金。在以后的学习中,他生病了,我给他买来药;
冬天到 了,我给他买好棉鞋;
夏天来了,我给他送去蚊帐……但我 的关心和帮助却被他视为同情和怜悯,以至更加闷闷不乐。原来,这个不幸的孩子有一颗特别脆弱、特别容易受伤而又 自尊的心。终于在一次“感恩父母”的班会后,我开启了他 的心扉:“老师,我恨妈妈,她在我们家最需要的时候走了, 那一年我才八岁,我恨世上所有的母亲。我爷爷都七十多岁 了,为了供我上学,他连鸡蛋都不舍得吃,拿到集上去换钱, 老师,我真不想上学了……”他哽咽了。
听着他的话,我流下了眼泪。这个懂事而又不幸的孩子, 想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爷爷撑起半边天呐!我对他说:“孩 子,大人的选择,你现在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有他们的苦衷。
但是如果你现在不上学,那将会成为你一生的遗憾。人的一 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是难免的,你应该勇敢地面 对现实,以更好的行动来回报所有爱你的人。相信你的爷爷 也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应 该知道爷爷、奶奶的一片苦心。他们虽然不容易,但是看到 你的进步,他们就会很欣慰。”从此以后,他变了,变得友 善了,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也不再仇视女同学, 并且越来越关心班集体,学习干劲也提了上来。和我更是成 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知己。我为他的转变而高兴,更为他的 懂事而欣慰。
从这件事情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位教师,尤其是一位 班主任老师的责任。用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用心去呵护学 生的心灵,远比一些生硬的说教有益得多。相信我这一盏只 能发出微弱光芒的灯,只要善于燃烧、乐于付出,就能照亮每个孩子的心房。
二、 在赏识中促进学生成长 在小学,每逢学期末,班主任都会给学生写操行评语, 对学生一学期的品行、学习诸方面做出评价。它的最大特点 在于他的模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说话大而空,冷冰 冰毫无情感,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结合我校提出的赏识教 育,经过反复思考,我一改过去的模式化评语,而改用较为 亲切的“你”来代替,写下了年终的第一则评语。
“别人都说你行,但我坚信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和同学们 失望。”“作文课上,你的作文写得真有感情,课下能否再 加把劲,成为我们班里的一匹‘黑马’”……没想到第二天, 有位同学竟给我来了一封信:“老师,感谢你的鼓励,我真 的很感动。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成为 一匹真正的‘黑马’”一则小小的评语,居然有这么大的作 用。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加深了我和学生的沟通。
当岁月的流逝逐渐模糊了人生的记忆,也淡去了许多细 节时,或许一句鼓励的话,一句真正震撼心灵的评语会永远 相随,陪伴他们一生。我将毫不吝啬我的鼓励和表扬,因为 只有春风才能吹绿满山的小草,只有春雨才能浇开满园的花 朵。
三、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做好班级工作,爱心是必不可少的,但光有爱心也是远 远不够的。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形成班级的领导核心,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任务 重、头绪多,如果仅靠自己一个人,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因此,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每当接任一个班的 班主任,我都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考察、改组来建立一 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在实际操作中,我还注重对班委会 成员的及时表扬,以树起威信。一个团结的班委会建成了, 自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向心 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干部,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
良好班风的形成过程也是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 自觉性、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它需要做到严格要求、 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发挥 班委的导向作用、监督作用。
此外,我在班干部的使用中,还采用了在培养中使用的 方法。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些问题考虑不是很周全,针 对他们的缺漏,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指导,也取得了良好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