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产业视野中的河南高校影视人才培养
试论文化产业视野中的河南高校影视人才培养 由于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力引导和河南对中原经济区 腾飞的热切期望,作为中原文化产业重要一翼的影视产业,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 争格局下,毋庸置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河南 影视集团参与出品的电影《叶问2宗师传奇》(2010)、《新少林寺》(2011)、《制 服》(2013)、《永远的焦裕禄》(2014)以及电视剧《花木兰传奇》(2013)等,河南 电视台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系列、《大河儿女》(20M)和品牌栏目 《梨园春》、《武林风》、《知根知底》、《汉字英雄》等,均受到业内外相当 大的关注,为河南影视文化产业整体攀升助力不小。基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大背景,探讨作为影视产业后 备军与生力军的高校影视人才尤其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似成为当务之急。
简单来讲,培养高校影视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我把它归结为三点:意识、 情怀与能力。
一、培养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彩视人才 文化产业毕竟不只是产业,还有文化。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当然也不是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要有所凭借。我们经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样道理,愈是本土的,才愈能走向国际,这就要求在发展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 过程中要立足河南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拓创新。
通观河南出品的影视剧或是制作的电视栏目,无论是《新少林寺》、 《少林寺传奇》系列还是《梨园春》、《知根知底》等,基本都是立足河南本土 文化,在民间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因而才能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并 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除河南本土制造的影视产品, 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让我们放眼国内外影视业,那些获得较高口碑、具有长久 生命力的作品同样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土壤——陈晓卿任总导演的《舌尖上的中 国》系列不正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美食么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杨凡的《游园惊 梦》、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都是取材于中国独特的传统与当代文化,如城市 化、戏曲、功夫等。这些例子也一再说明我们在高校影视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应 该坚定不移地秉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走产业化道路的信念。
早在2006年10月,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就正式提出了“实现由经济大 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大跨越’。至此,文化强省战略上升为指导河南未来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首先要办好教育,只有教育办好了,才能培养好“文化强省”所亟需的人才,也才 能更好地继承并转化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而变资源优势为创意优势。根据“文化 强省”的宏伟目标,与之相应,河南高校的影视教育应当在民族化和全球化文化 碰撞中、在传统和现代文化对话中,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不断挖掘本土文 化资源,诸如遍布中原城乡的豫剧文化、禹州神蜃镇钧瓷文化、开封朱仙镇木版 年画、信阳罗山皮影以及淮阳庙会、马街书会等,这些都可以在理论教学尤其是 实践教学中加以强调,使之成为学生创作取材的重点对象,带领或推动他们去深 人关注并制作一批优良短片,如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分别于2013 和2014创作的纪录短片《台上,台下》(豫剧)和《泥泥狗》(民俗)、《木刻年华》 (木版年画)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具有社会与人文情怀的彩视人才 中原地大物博,中原文化一向兼容并蓄,并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河 南独有的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 础性。中原文化被确立为广泛吸收众多民族优秀品质而成的中华文明的主流文 化。”基于此,河南高校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立足中原、放眼中国与世 界,而不应闭门造车、自娱自乐。事实证明,高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影视人才, 也不可能关起门来办教育,把学生一味束缚在象牙塔里,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走 出校园、面向社会,时刻了解并参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进而学会关注人、尊 重人、理解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只有深入社会、感同身受,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近距离接触,才可以拍 摄出满意的作品,如前文所说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是把镜头聚焦到农民工及其 子女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反映人的生活与生存现状,张艺谋的最新电 影《归来》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而张以庆的《幼儿园》则以儿童 视角巧妙折射成人世界。即使那些表现年代久远的故事,如康健宁、蒋樾的《京 剧》等,也离不开对历史与文化变迁的感悟及对人的境遇的深沉思索。抛开这些 由大型制作机构、著名制作人参与的作品不说,就拿近几年在国内各大学生电影 节、电视节和影像节上频频获奖的学生作品来说,同样如此,如今年第二十一届 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作品单元获奖剧情短片《彼岸》、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 学生电视节学生原创作品单元金奖剧情短片《金兰桂琴》和二等奖《爷爷》等无 不是关注相对细致人微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因而赢得了评委会和广大学生 的一致赞同。近两年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拍摄的《漂泊的红领巾》、《波比的心愿》分别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快速发 展的信息时代自闭症儿童问题等,都是在关注时代与社会,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识。
虽然学生创作整体上尚显稚嫩,但是,在学校影视教育中如果能够不 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想必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一定会 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质量与水准有相应 提升,而不是片面追求数字与GDP攀升,这必将有利于影视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 健康运行。
三、培养具有讲故事能力的影视人才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没有感染力就没有影响力,也就不会有市场占有 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叙事即第一生产力。叙事对于剧情片的重要性自不 必讳言,对于纪录片亦同样重要,希拉•柯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 谈论如何使故事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元素时,特意引用了《电影剧本 创作的手段》中一个重要观点:“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在观众观影过程中实现最 大限度的情感碰撞以及激发观众的参与性。”这样看来,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 片都是需要叙事的,都需要一个好的叙事,这在电影《归来》中是如此,在纪录 片《舌尖上的中国》里同样如此。
那么,在学校的影视教育中,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 这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素养训练,比如策划、剧作、摄像、导演、表演、录音、剪 辑等,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与积累。在具体的作品中,很难说什么样的讲故事 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影视制作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以下几 点。
第一,前期策划阶段应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而流于概念。学生创 作多为短片,长度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这样的时长内,不适宜放进太多的东西, 要避免求全求大,使得作品仅停留于概念层面而难以付诸实施,所以在影视教学 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意识一一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它 的核心就是“一个人、一件事”(当然这个“人”是指主要人物),只有掌握了这个短 片创作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实际拍摄阶段要善于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过多地借助解说(纪 录片)与旁白(剧情片)等声音手段(除去室内访谈与专题节目制作)。这样说并不是 重影像轻声音,视听是影视的双翼,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创作往往在影像语言掌握上略显无力,而较多地依赖旁白与解说来补足叙事中的不足。务实地讲,综观 各学生类影像节,获奖作品鲜有用旁白与解说的,而更多重视影像与声音的有机 配合及客观呈现。解说与旁白的滥用,实际上削弱了影像语言应该发挥的功能, 也削弱了声音中音响、音乐的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深人掌握影视语言。
第三,后期制作阶段要通盘考虑,平衡剪辑与导演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经常讲,导演要有剪辑意识,剪辑要有导演意识,意思就是导演和剪辑密不 可分,好的剪辑可以为导演加分,坏的剪辑则会破坏导演意图,最后完成作品的 整体节奏感、叙事的结构与形式感、甚至作者的风格都离不开剪辑的功劳。因此, 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日常教学要加强剪辑训练,这是通向作品成功的最后也是极 其关键的一环。
四、结语 归根结底,影视文化产业要以产业为支柱、以文化为核心,所谓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它的成熟与丰收离不开整体文化产业生态的健康向上,这就需 要政、产、学、研四方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其中,学校对 影视人才的系统培养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