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 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课程倡导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使原 先较为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呈现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 现实、学科间相互融合的欣欣向荣之态势。

● 信息技术应用优势 信息技术的介入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注入了新 活力。例如,同样是五年级的《对称的美》一课,在以前的 课堂上,笔者会综合运用录像、投影、录音机等演示实验的 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教学中那些难以表达 清楚的内容有了良好的展示机会。只要找准切入点,充分利 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活、活泼。

如今,再上这节课,笔者会精心准备该课的课件,用动画再 现蝴蝶翅膀的不同旋转角度,从而由静变动,很好地诠释了 轴对称、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等一系列概念。

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根据对称的特征也能设计出丰富多彩 的对称图形,生生互评与师生互动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以这一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授课方式与利用信息 技术的授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演示内容的深度不同 关于度数的旋转展示比之前的静态讲授清晰明了得多, 笔者通过课件能准确地把整个旋转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态演示的全过程,深刻揭示出对称的形成过程和 本质,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 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同 3.课业的效果不同 之前的作业笔者采用的是套色剪纸的方法,蝴蝶做好后 又在它的背后加了支撑条和拉杆,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但制作时间较长。而现在的作业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 缩短了完成作业的时间,丰富了作业内涵,便于学生动手也 便于教师监督、评价。计算机成为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更能 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 让学生观察、思维、实践、交流的建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 主学习、生生互助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培养能力的效用不同 按照常规,学生在学习完基础造型之后才可以进行图像 的设计,否则即使有好的创意也无法将其表现出来。现在有 了信息技术的帮助,通过电脑绘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 学生绘画基础及技巧的不足。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 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顺利地表现出来,并且能快 速地、不留痕迹地反复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有技 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用电脑设计图像的方法减轻了学生 的学习负担,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 观察思考、善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信息技术应用应避免的误区 1.减弱教育的本质作用,趋向于娱乐化 美术课亲近自然、亲近实物、亲近人的特点尤为突出, 把所见所闻内化成自身的、美的感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见 所闻的经验与技能内化成自身的经验与技能更需要长时间 去训练与感悟。虽然信息技术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我们的 思维与愿望无需等待,使我们的学习与见闻无需远行,在一 室之内都能实现,但这样一来美术教育贴近技术的多了,贴 近生命认知的却少了。

教育本质最直观的表现是使学生的心智得以丰富,但经 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在学生心 智丰富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课堂中变化的多、精美的多、动 手的多,在心智丰富与提高上就弱了许多,而那些采用传统 方式教学的班级从课后的作业与课堂的评价上都有很多让 教师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在心智的丰富上有更多的实例可以 去强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灵性的开启重视 得不够,在许多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课堂强调的是技术性 与课堂的特定性,学生的整体性。灵性的开启因人而异,强 调的是特殊性,灵性的开启重在对实物的感受与想象的跳跃, 强调的是抽象的感悟而不是具体的技术与课堂,美术学科的 灵性的开启可以通过户外活动与课堂外的参观学习,重在对 实物的认识与思索,每一件具体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有灵性的艺术品。当面对大量的有灵性的艺术品且进行长期的观 察与润泽,学生的艺术素质才可以提高,灵性才能得以启发, 反之特定的课堂无论技术何等先进,表达何等到位,学生何 等投入都是过眼云烟,灵性的开启都是引而不发,无以达成 立体性与连续性。灵性的开启更多的是人文性,而不是技术 性,重在感悟与陶冶。因此,教师设计的课堂要有更多的自 然气、书卷气、艺术气、人文性、开放性。在这样的长期的 连续感悟与熏陶中使学生的灵性得以开启。

如果主要的东西表达得不够清楚,迎合的太多,整体性 不够,让人记住的只是单个的画面,让人感动的也只有一个 个的图像,就忽视了文明的传承与心灵的沟通。

2.降低教师的主体地位,趋向于格式化 在课前的设计上,教师的许多想法着眼点在信息技术上, 如怎样使画面好看,怎样使音色更能体现其意图,在学生的 分析上,也有投其所好的倾向,使课堂的格式化大大增加, 独独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的强化没有在 技术的运用中得以更多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 要突破技术的限制,重视自身的主体性,特别是很多技术的 表现上要有自己的劳动与创造,这样才会在技术的运用中让 学生发现教师的影子,发现这个技术的表现是为自己而设计 的,因为有了教师的深入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前设计时要要求技术的运用更 强调其特定性,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太花哨,光影的变化不能太大,使课堂的视觉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主。

课堂的交流还是要以师生的眼神交流、语言交流为主,技术 的运用只是为了强化师生的互动,为了加强学生作为课堂主 体的感受力与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感受力。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互动的创造性因技术的原因而不能得以更好的发挥,课 堂的凝聚力也会因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降而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