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篇一:乾隆为何会佩服宋仁宗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

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 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

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就不说了,在此只想 略为言说一下人们似较少注重的宋仁宗。

宋仁宗公元一○一○年生,因其之前的皇子一个个夭折,故起名“受益”, 五岁封庆国公,九岁立为太子,十三岁就承继大统,更名赵祯,一登帝位。初初 一看,幸运之神似处处关爱着他,但其实并非全然如此。一是他的老子前任皇帝 宋真宗,曾对他怀有杀机,只是在大臣的提醒下才幸免于死;二是他虽登帝位, 可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后才得亲政;三是爱面子讲排场的真宗 留给他的,是一个边患多国库空虚的烂摊子,要多难有多难。可就是在这样的情 况下,他却作出了一系列的业绩,让后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宋仁宗的重要个性特征是:对弱者同情,对世事宽仁。这既成就了他 的个人魅力,也成就了他为帝的业绩。

在他一朝,出了许多名垂千秋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两人出在唐, 六人出在宋。而出在宋朝的六人,均出于他当政时期。这六人,可以说是个个名 声显赫。时至今日,有谁不知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的大名呢为什么能 这样呢林语堂说得好,因为这时是中国文人所处的“最好的时代”,文化氛围轻松。

在他一朝,不只出大文豪,而且出大政治家出能臣出大忠臣。如范仲 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包拯,杜衍等。他支持范仲淹的新政,他宽宏大量, 他在一定程度上有如今说的民主雅量,他能容忍臣子与自己争辩,不动辄就龙颜 大怒要人首级。

仁宗有个宠妃张贵妃,故尔其才能平庸的伯父张尧佐大沾其光,不只 出任财政部长,而且同时还兼四大要职。为此,众官合起力来弹劾之,并与仁宗 在廷堂之上争论不休,楞头青的包拯,更是态度激烈,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得仁宗一头一脸,直气得仁宗拂袖返回后宫。要说皇帝口含天宪,治包拯个大不敬 罪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对张贵妃大发脾气:“你只知道为你伯父 要官,可你知道,现在的御史中丞是包拯吗”容臣子这般与自己争吵,还有哪个 帝王能够这样不是就连被称之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也恨不得要了魏征的脑袋一 求清静一显帝王的威严吗 今人知道,柳永在历史上是个写青楼歌词的高手。这个人二十几岁时 赴京应考,结果榜上无名,几年后再考,仍是名落孙山。这让他郁闷之至,于是 写下了大发牢骚的《鹤冲天》,其最后的句子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事让仁宗知道了,所以,当他第三次应考时,虽然考官录了他,但最后关头, 仁宗临轩发榜时,御笔一挥,划掉了他的名字,并金口玉牙说道:“且去浅斟低 唱,何要浮名!”粗略以看,似是仁宗器量狭小,何必这般计较一个小文人的牢骚 之言,断人前途。但再一想,柳永的词句,不是大有讥讽国家大考,藐视朝廷之 嫌吗,认真追究起来,这就不是小事一桩,而是罪名甚大了,仁宗不给他这样上 纲上线,又可以说是宽宏大量放他一马处事宽仁了。而这件事的下文,则更有趣, 因为柳永随后就一头扎进青楼,写词赚取银子,让烟花女奉养他,并美其名曰, 他这是“奉旨填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与皇帝竟开这样的玩笑,在别的朝 代遇上别的帝王,不掉脑袋才怪!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篇二: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宋哲宗的故事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 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

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

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

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太监也吓得惊慌失措,站在那 里不知道如何是好。旁边另一个太监急忙拾起头巾,重新给宋哲宗戴上。宋哲宗 始终坐在那里,不发一言,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散朝后,宫 内总管过来请示如何处理那个太监,宋哲宗这个时候反而微笑着说:“区区小事, 不必计较。”对这个无意出错的太监不再进行追究。

后来,辽国派了一名使者来觐见宋哲宗。宰相蔡确考虑到辽人的长相 看起来有些特别,而且衣着打扮和汉人也不一样,担心年幼的宋哲宗见到后害怕。

于是,蔡确就提前给宋哲宗详细讲解辽人的各种情况,请皇帝见到辽人后不要感 觉惊奇,免得失态。宋哲宗听着,毫无表示。蔡确不放心,又反复讲了好几遍。等到蔡确不说话了,宋哲宗这才板着脸问:“这个辽人是不是人”蔡确当时没有明 白皇帝的意思,应声答:“当然是人,是属于其他种族的人。”宋哲宗冷冷地说:“既 然是人,有什么可害怕的。”蔡确愣了半天才回过神,知道这个小皇帝不简单, 赶紧行礼退了下去。

宋哲宗虽然少有大志,但寿命不长,年仅25岁就病逝了,是北宋寿命 最短的皇帝,也是葬在巩义陵区的最后一个北宋皇帝。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篇三:宗泽三呼“过河”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 元1127年五 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这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 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历史上称做南宋。

宋高宗即位以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 相。但是实际上他 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

李纲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还跟宋高宗说:“要收复东京,非用宗 泽不可。” 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北宋灭亡之前,宋钦宗曾经派他当和议 使,到金京议和。

宗泽跟人说:“我这次出使,不打算活着回来。如果金人肯退 兵就好;要不然,我就跟他们 争到底。宁肯丢脑袋,也不让国家蒙受耻辱。” 宋钦宗一听宗泽口气那么硬,怕他妨碍和谈,就撤了他和议使的职务, 派他到磁州去当 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的时候,宗泽领兵打击金兵,一连打了十三次胜 仗,形势很好。他 写信给当时的康王赵构,要求他召集各路将领,会师东京;
又写信给三个将领,要他们联合 行动,救援京城。哪知道那些将领不但不愿出 兵,反嘲笑宗泽在说疯话。宗泽没办法,只好 单独带兵作战。有一次,他率领 的宋军遭到金军的包围,金军的兵力比宋军大十倍。宗泽对 将士说:“今天进也 是死,退也是死,我们一定要从死里杀出一条生路来。”将士们受到他 的激励, 以一当百,英勇作战,果然杀退了金军。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泽的勇敢,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为开封 府知府。这时候,金兵虽然已经撤出开封,但是开封城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全 部被破坏了。百姓 和兵士混杂居住;再加上靠近黄河,金兵经常在北岸活动。开 封城里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很 乱。

宗泽在军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开封,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 抢劫居民财物的, 一律按军法严办。”命令一下去,城里仍旧发生了几起抢劫案 件。宗泽杀了几个抢劫犯,秩 序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夺烧杀,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李纲 竭力主张依靠义军 力量,组织新的抗金队伍。宗泽到了开封之后,积极联络义 军。河北各地义军听到宗泽的威 名,自愿接受他的指挥。

河东有个义军首领王善,聚集了七十万人马,想袭击开封。宗泽得知 这个消息,单身骑 马去见王善。他流着眼泪对王善说:“现在正是国家危急的时 候,如果有像您这样的几个英 雄,同心协力抗战,金人还敢侵犯我们吗” 王善被他说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说:“愿听宗公指挥。” 其他义军像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都有人马几万到几十万。

宗泽也派人去联 络,说服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金。这样一来,开封城的外围 防御巩固了,城里人心安定, 存粮充足,物价稳定,恢复了大乱前的局面。

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的时刻,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 却嫌南京不安全, 准备继续南逃。李纲因反对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职。

宗泽十分焦急,亲自渡过黄河,约河北各路义军将领共同抗击金兵。

他在开封周围,修 筑二十四座堡垒,沿着黄河设立营寨,互相连接,密集得像 鱼鳞一样,叫做“连珠寨”,加 上河东、河北各地义军民兵互相呼应,宋军的防 御力量,越来越强了。

宗泽一再上奏章,要求高宗回到开封,主持抗金。但是奏章到了黄潜 善等手里,这批奸 人竟取笑宗泽是个狂人,把他的奏章扣了下来。过了不久, 宋高宗就从南京逃到扬州去了。

没有多久,金兵果然又分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音wùzhú, 又叫宗弼) 进攻开封,宗泽事先派部将分别驻守洛阳和郑州。兀术带兵接近开封的时候,宗泽派出几千 精兵,绕到敌人后方,截断敌人退路,然后又和伏兵前 后夹击,把兀术打得狼狈逃走。

又有一次,金将宗翰率领金兵攻占洛阳,宗泽派部将郭振民、李景良 带兵袭击宗翰,打 了败仗。郭振民向金军投降,李景良畏罪逃走。

宗泽派兵捉拿到李景良,责备他说:“打仗失败,本来可以原谅;现在 你私自逃走,就 是目中没有主将了。”说完,下令把李景良推出斩首。

郭振民向金军投降之后,宗翰派了一名金将跟郭振民一起到开封,劝 宗泽投降。宗泽在 开封府大堂接见他们,对郭振民说:“你如果在阵上战死,算 得上一个忠义的鬼。现在你投 降做了叛徒,居然还有什么脸来见我!”说着,喝 令兵士把郭振民也斩了。

宗泽又回过头对劝降的金将冷笑一声,说:“我守住这座城,早准备 跟你们拼命。你是 金朝将领,没能耐在战场上打仗,却想用花言巧语来诱骗我!” 金将吓得面无人色,只听得宗泽吆喝一声,几个兵士上来,把金将也 拉下去杀了。

宗泽一连杀了三人,表示了抗金的坚定决心,大大激励了宋军士气。

他号令严明,指挥 灵活,接连多次打败金兵,威名越来越大。金军将士对宗泽 又害怕,又钦佩,提到宗泽,都 把他称做宗爷爷。

宗泽依靠河北义军,聚兵积粮,认为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接连写了 二十几道奏章,请 高宗回到开封。不用说,那些奏章都被黄潜善他们搁了起来。

这时候,宗泽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他受不了这个气,背上发毒 疮病倒了。部下一 些将领去问候他,宗泽病已经很重。他张开眼睛激动地说:“我 因为国仇不能报,心里忧 愤,才得了这个病。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死了也没 有遗憾了。” 将领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下热泪。大伙离开的时候,只听得宗泽念 着唐朝诗人杜甫的 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接着,又用足 力气,呼喊:“过河!过 河!过河!”才阖上眼睛。看过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还看了:
1.宋朝历史典故 2.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3.宋朝历史故事 4.宋朝时期的成语典故 5.宋朝历史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