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之分析】 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之分析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之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学校的数量和招生人 数都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背离高职培养目标和高职教 育本质属性的现象。提高教育质量是内涵建设的目的,是教 育的永恒主题,高职教育必须把握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要求, 必须在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质属性的基 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 量观,否则我们的教育会舍本求末,会走入误区。

摘 要:
高职教育;
科学质量观;
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本质属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1994《质量术语》 标准中,对质量作了如下的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 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可见,质量是相 对某一产品或实体而言的。对教育而言“产品或实体”就是 “人才”,是通过教育服务而培养出的“人才”。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 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中不难看出,教育质量 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 程度。

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 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 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 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
它随着时间、地点、使 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 更新和丰富。同样地,我们在新的职业教育形势下应该及时 更新和丰富教育质量观,否则提高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水平 评估都将失去现实基础和评判依据。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高级技能的应用型、 专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衡量高职院校教育 质量高低与否的标志就是是否高度吻合“三个符合度”,即 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 程度;
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 准的程度;
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 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该符合度越高,高职院校办学水 平越高,社会满意度就越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就会提升 提高教育质量是内涵建设的目的,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高职教育必须把握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要求,必须在正确把 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结合高职 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以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一、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但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 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 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经这样定义职业 教育:“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 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他同时指出职业教育目 的有四个方面:一为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 备。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是谋生 能力发展,然后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发展,最后才是生产力的 发展。因此,高职教育的目标不能局限于使“无业者有业”, 还应考虑“有业者乐业”。

二、服务社会的质量观 国家社科院基金“十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基本问题 研究”成果提出:关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公认的主流属性有 “九大属性”:1.社会性(指社会范畴的一种现象)、2.生 产性(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环节)、3.职业性(对职业 的依赖性和服务性)、4.适应性(适应产业、职业的变化)、 5.中介性(传递职业知识、职业技能)、6.产业性(按产业 的运作规律办事)、7.多样性(运行过程的灵活多样性)、 8.大众性(接受职业教育条件的宽松性)、和9.平民性(参 加者的广泛性)。仔细分析职业教育公认的 “九大属性”, 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社会”的教育服务,一方面 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经济 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能力远远跟不上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教育部关于 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 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所以,高职教育要树立服务 质量观,根据区域经济和所在行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 业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全方位提高 服务质量。

三、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 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一 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

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最一 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 力。职业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由于利益主体的 多元化和自主性、优质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在均等的机会中 遵循“优胜劣汰”等因素,具有“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但竞争的关键是人才,是人的能 力的竞争。市场经济体现的是能力经济,“靠能力谋得位子, 以贡献获得利益”。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的人,才能行使其 自主权和主动权;
没有能力的人,就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难以获得机会,没有说话权,甚至其主体性和人的尊严也难 以保全。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倡导“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 能力。构建大学生综合能力体系时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能力 (如人际交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强化实 践能力训练,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就要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 相结合,把“敬业爱岗”、“6S管理”等职业道德、职业素 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要注意以人性的 提升为基础来发展个体能力,充分体现其主体性,使能力的 发展转变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能力的获取和提高是一个 动态变化的漫长的过程,要建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观念, 以增强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 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 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高职教育必须 树立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能力本位”的教育 质量观,才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才能提供多样化、高质量 的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才能为提高国民素质、逐步实现由 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刚.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J]消费导刊, 2009, (20) . [2]梁幸平. 试析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及对策[J]. 宁 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 [3]孙云志.何玉宏. 高教强省视角下提升高职教育 质量的路径初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1). [4]李军.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 职 业技术教育, 2009, (32) . [5]闵建杰. 论高职的教育质量、质量标准、质量评 价与质量管理——兼与戴冬秀先生商榷[J]职教论坛, 2009, (21). [6]戴冬秀. ISO 9001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质量[J]标 准科学, 2010, (05). [7]张爱华.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考核与监控方法的 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8]仝源. 基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 构建高职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