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 第1篇:浅析中医阴阳五行的核心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对其源流演变,众多前 辈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目前比较公认阴阳五行观念萌生于伏狡、尧舜2时代, 但一直到了殷周时期才有了“阴阳”一词,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的概念 H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又再具体化。可查的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可查资料是《国语 ·周语》。“阴阳”学说经过不断的演化“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 以分析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质 内容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 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稳定的发展,机体才能保持 协调平衡状态。《黄帝内经》中以“水”“火”作为阴阳的象征“水”和“火”代表的特 征反映了“阴”和“阳”的基本属”性“阴”和“阳”可广泛地推演到很多事物和现象。一 般来讲,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世间万物都属于 阳的范畴;
相对静止的、向下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的 范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 阳学说用来解释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更为复杂关系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于是在阴 阳学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了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揭示事物 间的复杂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仍然是基本的阴阳关系。以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特征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宇宙万物、人体等复杂事物之间 及事物复杂内部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不是静止、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 是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本质仍然是各矛 盾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五行的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 和滋生的积极作用,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 制约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 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如环无端。在五行关系中,这些生克关系是自 然界的正常现象,演绎到人体,则代表正常的生理现象。五行用来解释自然界中 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五化等,解释人体中的五脏、六腑、五官、五体、 五志等,以此来阐述它们之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同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 界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1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对于复杂 而神秘的生命活动,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升华出了一整套用来解释人体 生命活动的理论。当时人们对世界万物朴素的哲学认识很自然的被应用到了医学 当中。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了中医核心理论之一,阴和阳,在中医里并不是单 纯的抽象名词,而是代表了具体的器官、功能。各器官功能之间复杂的关系被概 括为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最基本、基础的 理论方法。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的大量论述奠定了阴阳学说作为一种 理论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基础地位。“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 本0“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昭昭 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 阴阳学说作为朴素真理成为在中医学中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与对天地间其 他事物的认识的有力方法。万物的生化制约都离不开阴阳的关系。中医学更是把 阴阳理论演绎到了极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散之可千,推之可万。”用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方法,使医学理论系统有效的 解释生命活动。
五行学说作为阴阳学说的延伸,自然也成为中医思想方法的理论。“天地 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草生五色, 五色之变,不可胜视;
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 以五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相生即滋助、养长、促进 的意思,目胜则包含克制、压抑、约束之意。”古代医学家利用五行来总结医学 实践经验。五脏、五色、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中的直观 反映。五行作为对阴阳理论的补充,进一步提供对天地间万事万物进行更具体的 复杂的分析研究方法,中医理论中明确地应用阴阳理论结合五行模式来说明人体 生理、病理现象。
2阴阳五行之核心是“和”其实,从阴阳五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阴阳五行之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最重要的核心是“和”。《说文解字》:“和,相应也”“和”是阴阳在不断的运动变 化中的关系,即谐和、调和、协调之意,阴阳遵从各自应有的盛衰变化,如“日 西而阳气已虚”,夜晚阳虚而阴盛“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白昼则是阴虚而 阳盛。这就是“和”的健康状态,反之“不和”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 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阴消则阳长,阳 消则阴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 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故阳之动, 始于温,盛于暑;
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可见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动 态变化中63,所谓的动态平衡是阴阳的“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 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明 确提出了阴阳和则无病,不和则生病的观点,治疗原则是“和之”。《伤寒论》提 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病常 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 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张仲景也明确指出了阴 阳不和则病、阴阳调和则愈的道理,提出来使阴阳谐和的治疗法则。
3调理阴阳以“和”为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 则寒。”并非指阴阳平衡关系被打破致阴胜于阳或阳胜于阴而病,而是指阴阳调 和关系被破坏。阴胜是指阴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阴,是与其自身状态的比较,而 非与对方比较;
反之,阳亦然。“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调和状态时,即不 热也不寒。当阳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阳,则见热;
阴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阴,则 见寒。非阳胜阴则热,阴胜阳则寒。临床所见,阴阳亦非平衡状态,或有阴当盛 而阳当弱时,或有阳当盛而阴当弱时,否则阴阳失和则致病,治疗则是调和阴阳。
总之,阴阳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中,二者的关系是“和”的状态,而 非平衡状态。在临床治疗中,要调和阴阳,顺应阴阳各自应有的盛衰,使“阴阳 自和”而病愈。
作者:秦英刚1陈宏2田林晓2花宝金1(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北京,100530;
2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齐齐哈尔,161000) 第2篇: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学之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影响“气”的概念源于《易经》。《易经·乾卦第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太 极”指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气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相摩相 荡,氤氲交感,则产生宇宙万物。《周易太极图的圆圏,即表示宇宙形成之初, 元气始于一,一即指元气,乃天地万物化生的共同本源。元气运动则生化,元气 统一于太极,太极含阴阳。因此,《周易》是气论的本源。
纵观历代名医,无一大家不重气;
遍览经典医籍,无一大作不论气。如张 介宾在《类经。摄生类》中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丹溪翁曰:百病生于气也,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张子和说:诸痛皆因于气,诸病皆生于气。由此可知, 气对人的生命是何等重要!基于此,“气”在祖国医学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且,哲学气论的基本观点遍布于整个中医理论中,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
1气论哲学的萌芽 “气”这一概念的原始意义是烟气、蒸气、云气、雾气、风气、寒暖之气、 呼吸之气等物质,哲学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气”的概念便是从这些具体的可以直 接感觉到的物质升华发展而来。《国语·周语上》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 能出,阳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于阴也。阳失 而在阴,川源必塞;
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天所演,民乏财用, 不亡何待f自然界属“天”,社会属“人”,用“气”来解释天、人和天人关系,这是气 论哲学的本质所在,气论哲学即发轫于此。其中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 气己从具体的物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以后的哲学家们都逐次 发挥了气为万物本源这一观点,并孕育出了哲学“气论”。
2气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在气论的形成过程中,古代许多哲学着作如《老子》、《庄子》、《荀子》、 《春秋繁露》、《周易》、《易传》、《淮南子》、《管子》、《左传》、《吕 氏春秋》、《论衡》、《正蒙》等着作都做出了贡献^《老子·四十二章》说: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冲和之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源, 阴阳对立,统一于气,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易传。咸。彖传》认为“气” 化生万物,“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而相与 ……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认为阴气为柔,升在上;
日气为刚,降在下;
阴阳二气交流以相感相与而共处,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 成。《关尹子》云:以一气而生万物”,表明气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荀子认为万 物虽各有特点,但都有气,气是万物的根本。他认为万物的区别在于“水火有气 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气”的思想源于《易经》,经过历代哲学家的发展,更加深刻和完善。特 别是到了宋明时期发展成为宋明理学,理学代表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 学说,以太极之理为宇宙本体,他承认周敦颐宇宙生化的基本程序,即太极(理)— 气(阴阳)—五行(水火木金土)—万物。然而,他认为理不是气的属性,而是气的 本原。古代哲学中的“气论”,是研宄气的内涵、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 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气是古代哲学家有关宇宙生成论的重要概念, 被认为是宇宙、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物质,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并将最原 始的物质定义为“元气”。中医学接受了这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并把其作为中医 气学理论形成的基石,从而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学之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影响 3.1对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影响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主要阐明阴阳二气之间的 各种相互关系,阴气和阳气是气的两个部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 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这里阴阳就是指的阴气和阳气。从气的角 度看,阴阳是二气;
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气生阴阳。阴阳说的 基础上,提出了“气有阴阳”,“一物两体”之说,认为“一物两体,气也”(《正蒙 ·参考》)气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 性和永恒性。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而化生万物。所 以《淮南子》谓:道始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文训》)这里道就是原始、一元之气,元气分化 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矛盾对立运动形成了气的永恒的有规律的变化。因此,气 是万物的本原,阴阳是气的两种属性,阴阳对立双方共同组成气的同一体,它们 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这样,将阴阳二气视作一元之气自身分化的结果,也就 是从阴阳二气的二元观念过渡到气一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素问.生气通天 论》具体地论述了阴阳与“精气”之间的关系,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 离诀,精气乃绝。人体阴气、阳气之间的调和平衡,是使“精气”保存的关键。《春 秋繁露·阳尊阴卑》说: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 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又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 指出气可以分为阴阳二气而发挥作用,并且所有的性质和作用,都是相反的。《庄 子·则阳》认为:阴阳者,气之大者也。”说明阴阳是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之气。
任何事物都能用阴阳来概括,病气可根据它的性质,分为阳性病气和阴性病气。
《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病 气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两类不同的大的证型——“阴证”和“阳证”,这是一般的 认识。实际在临床上,由于病气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人体正邪的盛衰各 不相同,从而衍生成许许多多复杂的证型,导致人体许多复杂的疾病。可以看出, 阴阳学说是在阴阳二气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中医阴阳学说是受到 古代哲学“气论”深刻影响的。
3.2对中医学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主要是指由“一 气”分成的“五行”之气或五脏之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金木水 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 也。《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五气更玄,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 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也是因“气”所致,如《素问 ·五机真脏论》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
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 所不胜。……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该学说来源于《春秋繁 露·五行相生》“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风时,列为五行”和《左 传·昭公二十七年》“其生五气,其用五行”。朱熹也说过“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 金土;
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又说“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 做得物事出来。……不是阴阳外别有五行”(《朱子语类),从而构筑了一个“气一 阴阳一五行一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
3.3对中医学阴阳、五行化生学说的影响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产生的, 阴阳则是在元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元气由于其自身的运动,首先分化为有属性的 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在天的风、热、湿、燥、寒五气和 在地的木、火、土、金、水五形^“气一阴阳一五行”的模式,从气的角度看,五 行是五气,气生五行。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在 天为热,在地为火;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在 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神”这里指阴阳而言, 因为阴阳变化神奇莫测,故称谓神。阴阳二气的变化产生了在天的五气和在地的 五行,生命万物只有在阳五行和阴五形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化生,其机制正如《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阳化气,阴成形。所以阳气首先分化为风、热、湿、燥、寒五气,以成天,故在天为气;
阴气首先成形为木、火、土、金、水五形, 以立地,故在地成形。天是由五类事物所组成,地也是由五类事物所组成,五行 也就产生了,因为五气之间和五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循着生克制化的规律,所以 五气为天之五行,五形为地之五行,即五行当有阳五行和阴五行之分。张景岳在 《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对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五行即 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 产生的,由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在天的五气和在地的五行。“天降阳、 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删定易图序论》)因此,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 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而产生五行,五行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阴阳二 气是五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从以上论述可知,中医五行学说也是受古代哲学“气论”的影响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气论”对中 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作者:单厚昌,高中祖(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