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基于《第一朵杏花》的课例思考: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基于《第一朵杏花》的课例思考

慢慢走欣赏啊基于《第一朵杏花》的课例思考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写道:“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 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 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 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 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 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 原来,风景就在路上。慢慢走,欣赏啊,别错过了身旁 的美丽。外出旅行如此,人生追寻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亦 如此。语文课上,当我们引领学生走进一篇篇课文中时,不 也应该有“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吗?要知道,文本中的 美妙、奇妙、秘妙都静静地潜藏在字里行间,如同阿尔卑斯 山谷两旁的极美景物,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景不言自 美,文不言自妙。语文老师,请做一个文本细读的有心人, 带着学生徜徉在语言之途,走走停停,指指点点,把最美的 文字风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留存在学生心底。

如,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时,文中就有一道独 特的语言风景,应该引导学生驻足流连、咀嚼品味。它就是 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一“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 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慢慢走,欣赏啊!”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这36个字组成的 特别段落,竟然蕴含着三重浓浓的语文味道,值得引导学生 慢慢欣赏,积淀语感o叨5三重呢?一是,比喻句中的“飞箭”含义,时光飞逝不回头;
二是,排比句中的工整结构,诗情 画意有顺序;
三是,过渡段中的自然连接,承上启下藏秘密。

请注意,不是每一个文本都有这样的语言,当我们在阅读教 学中“相遇”了这样的语言时,不要漠视疏忽,不要匆匆而 过,不要浅尝辄止,而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空,引导学 生“沉浸”下来,“潜入”进去,人乎其内,出乎其外,读 懂内容得意,参透形式得言,慢慢读,品味啊! 【课例呈现】 师:刚才,我们从课文描写竺可桢爷爷两次观察第一朵 杏花开放的文字中,读出了这位科学家的一丝不苟、精确观 察、严谨细致、和蔼可亲。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 文的第六自然段。这是一段很特别的文字,先请一位同学朗 读,大家想一想,这一节特别在哪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读) 师:大家发现这一自然段的特别之处了吗?请在四人小 组内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请把自己的特别发现说出来。

生:这一节中有一个比喻句。

师:哪一句是比喻句呢? 生: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师:一个比喻句,这是你的特别发现。你能说清楚是把 什么比作了什么吗?生:把时间比作了飞箭。

师:嗯,那把时间比作飞箭,是在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时间过得很快,像离弦的箭一样。

生:说明一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生:说明时间像射出去的飞箭,一去不回头。

师:是呀,时间像飞箭,一去不回头!我们来朗读感受 一下,这11个字中的一年时光。

(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这一自然段中有比喻句,还有什么特别发现呢? 生:这一自然段中有排比句:“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师:你具体是从哪里读出了排比? 生:这句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吹”,吹绿了、吹青了、 吹皱了、吹鼓了。

师:让我们读读这个排比句,体会一下四个“吹”字的 排列。

(师指名读,生分组读、齐读。) 师:排比句的句式多整齐啊,要是我们给它换一种形式 排列,你看这像什么? 春风 吹绿了柳梢, 吹青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生:(惊喜地)诗! 师:这分明就是一首春天的小诗呀!谁再来读,读出诗 意? (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读着这句话,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 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我看到了柳梢变绿了,小草发芽变青了,杏树鼓起 了花苞,含苞欲放。

生:还有河里的冰融化了,微风吹过,波光粼粼。

师:多美的河水呀!春风吹过,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这就叫“吹皱了河水”, (师出示河水画面) 师:再想一想,春风还会吹到谁的身上,让谁也变化了? 我们可以把这一首诗接着写下去,每人在书上空白处写上一 两句。

(师出示桃花、青蛙、燕子、小朋友等画面,提示学生 练笔。) 生:春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生:春风吹醒了冬眠的青蛙。

生:春风吹来了南方的小燕子。

生:春风吹走了小朋友身上的棉衣。

生:春风吹亮了黄莺的歌声。师:同学们的诗写得真棒呀!哦,还有这么多内容可写 呢,课文中为什么只写了四个“吹”字呢?又为什么一定要 把“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放在最后呢? 生:“柳梢”“小草”“河水”“花苞”是四个代表, 再写就可能会重复。

生:把“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放在最后,是因为柳梢先 绿,小草先青,河里的冰先融化,然后才是杏树开花,它们 有先有后。

生:把“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放在最后,这就和后面的 内容—一小孩子喊竺爷爷看第一朵杏花——连在了一起,先 有花苞,后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

师:说得好!“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和后面内容有联系, 那它和前面的内容有没有联系呢?让我们再来齐读这一自 然段,看看你还能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生:(兴奋地)这一节还是一个过渡段,“转眼又是一 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把第一年和第二年看杏花巧 妙地联系了起来。

生:这一自然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师板书,生批注。) 师:现在,你是否明白了这一自然段的特别之处呢? 生:这一自然段有比喻句、排比句,还是一个过渡段。

师:现在正是春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眼睛 去观察,去发现,用我们的文字去描写,去表达。因此,我建议大家把这段话熟读背诵下来,在我们写春天的文章时, 可以借鉴、模仿。

(生练习背诵) 【课例思考】 品词句,得言意,慢慢走,欣赏啊! 文本中的语言是鲜活灵动的,细细咀嚼,可能每一个词、 每一句话、每一段话都有其值得品味、赏析之处。但我们一 节课的教学时间又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文本的每一处徜徉流 连,这就要求教者能有一双慧眼,在文本细读中善于捕捉住 那些最具有独特味道的语言文字,来激活学生语言的最近发 展区,进而产生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语言习得。换言之,就 是选择那些学生“读得懂”“记得住”“用得出”的文本模 块,引导学生在文字丛林中穿行,感悟语言内容“得意”, 内化语言形式“得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慢慢 走,欣赏啊”,就是在文本中的美妙、奇妙、秘妙之处,停 下阅读的匆匆脚步,潜心会文,向文本的深处漫溯,就像叶 圣陶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在上述《第一朵杏花》教学之中,在文本阅读的尾声部 分,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作了“浓墨重彩”的细 读。请注意,这个自然段若是从全文内容角度来审视,它仅 仅是一个承接上下文的时间过渡,像一方幕布背景,隐匿在 人物形象的背后。因而,它常被我们不经意间滑过。然而, 若是从四年级学生语言习得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自然段里蕴含着多么丰富的语言特质呀,确实 值得“慢慢走,欣赏啊”!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为着学生的语言习得而教”! 以此来观照,这个并不起眼的第六自然段,反倒有了一咏三 叹、言意兼得的文本细读价值—一“这一节特别在哪里,看 看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品读比喻句——“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这11个字的比喻句,是学生阅读中最容易发现的语言特别之 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既关注这个比喻句的形式,“把什 么比作了什么”,又关注这个比喻句的内涵,“把时间比作 飞箭,说明了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得语言内容与语言形 式得以兼顾,同时,也为学生的语言发现之旅开启了一个欣 赏模式,接下来便可以依此拾级而上。

第二,赏析排比句——“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关于这个排比句的赏析,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形式一内容—形式”的 循环往复过程。首先,关注这个排比句的形式,四个“吹 ……了……”的句式,可谓一目了然。以诗歌的形式,分行 呈现出来,在朗读中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体验。接 下来,由形式的关注转向内容的细读一“读着这首诗,你的 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引导学生把文字转化 成画面,通过对“柳梢”“小草”“河水”“花苞”这些春 天特有的物象进行具象化,使学生仿佛如见其形、其色、其状,产生一种真切的情境画面体验。在此基础上,又自然巧 妙地转向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模仿,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补 白文本、续写诗歌,达到“言意兼得两相和”的教学效果。

此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想象表达的小高潮,学生的思维活 跃,诗意盎然,语言的火花频频闪现,一句句鲜活灵动的诗 句流淌在学生的心间与笔下。就在学生的交流一发而不可收 时,我又一次引导学生由内容的拓展补白,回望文本的语言 形式,在文本内容与形式之间走个来回,自由穿梭一“有这 么多内容,课文中为什么只写了四个‘吹’字呢?为什么一 定要把‘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放在最后呢?”这两个问题, 一下子提升了学生文本细读的层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引导学生跳出这一自然段,站在全文谋篇 布局、文本主旨表达的视角,来高屋建瓴地审视这一自然段, 进而窥探到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另一重风景。

第三,探究过渡段一“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 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 苞。”课文第一次看杏花和第二次看杏花之间有了这么一个 过渡段,使两部分内容契合得更加紧密。不过,这个承上启 下的文本价值是处于一种潜藏着的状态,没有“慢慢走,欣 赏啊”的心态,是不容易被学生发现的。教学中,我引导学 生体会这个过渡段的作用,是在一种水到渠成的状态下自然 点破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领悟到的。从“吹鼓了杏树 的花苞”为什么放在最后,读出它和后面内容有联系,再进一步探究“它和前面的内容有没有联系”。引导学生探究这 个过渡段,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然它的更深层次的教学价 值,是在于今后阅读与习作中的借鉴意义。

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的书塾,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三 味书屋”。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 其意是说读书是很有味道的。确实,一本好书,一篇好文, 沉浸其间,自得“三味”。老师们,阅读课,勿匆匆,品词 句,得言意,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