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研究综述|儿童青少年社会问题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研究综述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研究综述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最早的研究可以 溯源至19世纪初期,Philippe Pinel首先提出了“非精神错 乱的疯狂”。1835年,德国精神病学家Prichand提出了“悖 德狂”。20世纪40年代,Cleckley第一次详细描述了“心理 病态者”。《美国心理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手册》1968年(第 二版)首次正式提出反社会人格障碍,并将其归入人格障碍 这一大类当中。定义为“时刻存在的藐视、侵犯他人权利的 行为方式,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并持续发展至成年”。

其中,欺骗和操纵他人被认为是该障碍的基本特质。

有相当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多始于儿童和青少 年早期。但是,因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格还处于成长发展 阶段,不能确认为某种人格障碍,所以儿童青少年时期多是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儿童少年期常见 的情绪行为障碍之一,是一种发展性障碍,是在儿童和青少 年时期出现的反复而持久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该行为侵 犯他人的基本权利,并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标准和规范(APA, 2000)。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社交紊乱性、攻击 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它主要表现为攻击他人、偷窃、破坏、 离家出走、逃学等品行问题。常见的伴发性障碍有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药物滥用、焦虑障碍等。

根据DSM-IV中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个体在15岁之前具有品行障碍,同时18岁之后具有反社会行为,可 以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如果个体在15岁之前没有品行 障碍,而在18岁之后出现反社会行为,这时只能认为个体具 有反社会行为,而不能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个表述非 常清晰地说明了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两者之间的区 别与联系。

一、流行病学状况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的样本中反社会人格 障碍的终生患病率(life time prevalence rate)大概在 2%~10%之间,但台湾是一个例外,Compton等(1991)发现, 台湾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只有0.18%。反社会人格障碍的 性别差异在各个研究间均表现一致,即男性终生患病率高于 女性。在美国,女性的终生患病率为1.2%,男性为4.8%。在 年龄方面,年轻人的终生患病率高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 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可能性 减少。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普遍不遵守社会规则,经常 违法违纪,所以对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是有关反社会 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由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客观存在的地区 间的差异,品行障碍的患病率表现出了某些差异。Rutter (1970)年的调查发现:10~11岁儿童4%有品行障碍;
Kashani等(1987年)对150名14~16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品 行障碍的患病率为8.7%;
Anderson等(1989)的研究显示品 行障碍的患病率为3.4%;
我国的向孟泽等人在四川省四个地 区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2.9%~13.6%;

罗学荣等对湖南省6911名7~16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品行障 碍的患病率仅为1.45%。

许多研究都表明,品行障碍存在性别差异。Offord等 (1987)的调查发现,品行障碍男生的患病率为8.1%,女生 为2.7%;
罗学荣等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男生患病率为2.48%, 女生为0.28%。总体来说,品行障碍通常以男童或男性少年 居多,比较容易引起家庭和学校的关注,而女生品行障碍可 能被忽视。而品行障碍的患病年龄存在研究结果的差异。如 向孟泽等人的调查显示,7~8岁为患病的高峰;
罗学荣的研 究则表明,13岁为患病 高峰。

特别要注意的是,品行障碍往往与其他心理疾病存在共 病现象,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合并品 行障碍(CD)的现象比较凸显,甚至有学者认为,ADHD和CD 的共同发生可能是一个疾病分类学的问题,它可能说明这应 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但是尚无确切的结论。目前,国内外 也有许多研究探讨ADHA合并CD的现象。饶延华等(2010)对 武汉2188名4~16岁的儿童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显示,ADHD合 并CD的患病率为3.15%,男生为4.74%,女生为1.83%。二、成因 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累加,认识其病因应 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去探究。反社会人格的 形成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和脑损伤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因素 有关,尤其是家庭。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原因还不明确,多数 认为是综合性的,即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包括身体内 在生物学因素、家庭教养及社会环境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有关品行障碍的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的证据表明其具 有遗传性,遗传度为20%到80%。瑞士的相关研究显示,其生 物学父母没有反社会史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 率为3%,在高危险家庭中为6%;
同时,生物学父母有犯罪史 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率为12%,在高危险家 庭中为40%。

有关基因学的研究也找到了一些品行障碍或者反社会 人格障碍的证据。如19号和2号染色体的某些位点所含的基 因与品行障碍有关。反社会人格与五羟色胺运转基因的多态 性有关。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外化行为中起主要作用。

另外,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者曾做过有关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关联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

2.脑功能缺陷Deckel 等人(1996)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前额 叶脑电图(EEG)测量,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左半球前额 叶EEG活动低有关。也有研究证实,有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 者具有额叶损伤史(Deckel等,1996;
Silver等,1997)。

额叶损伤主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如冲动和抑制 解除有关。

另外,有不少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情绪唤 醒上明显不足,很难感受正常人的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 体验,因而对自身的反社会行为总是缺乏适当的调节和控制。

因此,有些研究者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 育不够健全或者有某些缺陷。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最流行、最普遍的解释因素, 比如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父母关系不和谐、缺乏父母的关爱 和照顾、受到忽视或虐待等。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 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成年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可 能性较大。Wisdom和Luntz(2001)对受过躯体虐待的儿童 进行的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受访的416人中,13.5%的被 虐待儿童成年后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而对照组只有 7.1%。也有研究比较了男性犯人与正常男性之间的父母教养 方式,结果表明,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男性犯人,其父母给予 的关心和照顾较少,并且母亲表现为对子女过分保护 (Timmerman & Emmelkamp,2005年)。国内也有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与反 社会人格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反社会人格倾向具有显著 的正向预测作用;
另外,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 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有非常显著的预测 作用,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照顾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 负向预测作用,母亲否认心理自主维度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 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蒋奖,许燕,2008年)。一项对600 名劳教人员筛查确定的90名人格障碍罪犯的研究显示,反社 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 父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 (茆正洪等,2005年)。邱传谦在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 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证实,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大都具 有不良的养育方式,同时亦表明,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与父 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其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品 行障碍患儿多运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邱传谦,2010)。

总之,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明显的影响, 长期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人格特征, 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子女健康人格 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校因素 学业成败可以预测后来的品行问题,学业失败的儿童更 容易被同伴拒绝,也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付树旺等的研 究显示,66例品行障碍患儿有31例因为学校、家庭等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情商及人格养成,而承受很大 压力,但自身又不善于调整,导致发病。另外,同伴关系也 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交往会引导青少年在社 会化过程中走向良好的或不良的方向。这一时期同龄人的影 响日益增强,如果交上不良朋友,便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品行障碍的患儿任性、冲动、易激惹、好归咎于他人,这使 得他们在班级群体中经常处于孤立和受排斥的地位,如此更 加剧原有的异常行为。被同伴拒绝容易使他们长期和不良社 会伙伴聚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Dodge等在2001 年的追踪研究认为,小学时期被同伴拒绝是青少年期品行问 题的风险因素,被拒绝至少有2年或3年的儿童有50%的几率 在青少年期发展有显著的品行问题。

另外,由于儿童的是非辨别能力有限,周围的社会环境 也是导致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要关注的是 媒体暴力(包括电视、游戏、网络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是极为明显的。Anderson等研究表明,暴力游戏、电视、游 戏和音乐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总体而言,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存在生物学方面的先天因 素,加之在不良的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 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三、干预 许多方法都已经运用到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治疗中, 如行为矫治、家庭治疗以及药物辅助治疗等。然而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预后效果不一,有的可以逐渐恢复,有的进一 步发展为成年期的违法犯罪或反社会人格。总体来说,品行 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却缺乏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会在相应的不同方面发挥功效。越来越多 的研究表明,针对品行障碍的治疗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干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生 物性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而且干预措施也要 注意针对不同个体个别化。

(一)行为矫正 有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的儿童如被给予充分的爱和理 解,并且运用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就能改变不良的行为。

常用的矫正方法有:(1)认知行为改变策略,(2)家庭功 能治疗,(3)解决问题技巧训练等。行为矫正的主要目的 是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利用阳性强化或者惩罚等方法,逐 渐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巩固良好行为的保持。

(二)系统家庭治疗 (三)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药物 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伴随症状。所以药物治疗只能作为其 他心理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

四、预防性干预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所表现出的严重攻击性行为,如果 在8岁前没有很好地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长期性障碍,所以在小学或更早的阶段为高危儿童进行预防性干预,效果会 更好。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研究多为预防性干预。预防 性干预主要是在儿童破坏性行为稳固之前减少这些行为,并 发展有效社会技能的一种干预方法。

(一)快速追踪(Families and Schools Together Track) 该干预方式是一种长期、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首先 筛选高风险儿童(显示出品行障碍早期症状的儿童),然后 让这些儿童及其家长接受选择性干预:社交技能训练、愤怒 控制训练、学业指导、家长培训等。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降低 高风险儿童的危险因素,增加保护因素。研究者对其进行跟 踪及周期性评估,再提供额外干预。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 普遍性干预,这个部分主要由促进可选择性思考策略课程和 行为咨询组成。针对发展模型,快速追踪干预分为两个主要 阶段:小学阶段和青春期阶段。

(二)成功第一步(First Step To Success) 该干预项目主要针对存在一定行为问题历史或处于特 定家庭背景下的儿童,他们本身有高风险的反社会行为和潜 在的学业失败倾向。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使高风险儿童没有 反社会行为的迹象。该项目一共有三个模型,即筛选模型、 学校干预模型、家庭干预模型,共持续2~3个月时间。

(三)有效的年季训练系统(The Incredible Years Training Series)该系统的目的是预防并减少2-10岁儿童的高风险因素, 由家长训练项目、教师训练项目和儿童训练项目组成。强调 家庭和教师在影响儿童方面的重要性。

(四)多系统治疗(Multi-systemic Therapy) 该模式认为,品行障碍是在一个较大的网络系统中形成 的,为了了解儿童青少年目前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系统 环境,首先要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对家庭需 求的了解,制定独特的治疗方案。该干预模式考虑到了个体 的特殊需求,又考虑到了品行障碍的多种影响因素,有很强 的灵活性。

(五)专注力训练(Mindfulness) 基于专注力的干预措施已经用于许多疾病和障碍的治 疗,有研究表明经过专注力训练,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 所下降。

五、反思 首先,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问 题解决能力。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不少内容都与学生的 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关,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往往在 情绪控制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存在困难。如果心理活动课能 对他们的这些技能予以帮助,就能使他们习得比较合适的方 法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如此可以避免其攻击性、反社会性 等行为的发生。

其次,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关系对于青少年品行障碍有比直接的影响,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使 父母不仅有较为科学的养育理念,也能拥有较为科学的教导 技巧,合理地奖励或惩罚孩子,察觉与管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再次,察觉、识别、干预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品行障碍 的孩子可能会遭遇同伴拒绝,并结识不良同伴。学校心理健 康教育应该尽早察觉学生群体中容易受到拒绝的孩子,并识 别青少年同伴交往的状况,予以干预。

参考文献:
[1]陆小英.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综述[J].医学与 哲学,2001.9. [2]张凯.西方关于儿童期品行障碍的预防性干预方案 评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3]徐荣静.影响品行障碍的环境因素及干预措施[J]. 护理研究,2011,9. [4]石振宇等.反社会人格障碍早期临床风险概念化及 操作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0. [5]蒋奖等.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 育,2006,5. [6]高欣,黄颐.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双生子研究进展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4. [7]高欣,黄颐.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8]蒋奖,许燕.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 格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 [9]刘瑞华,徐江.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 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0,4. [10]赵旭东,宣煦. 系统家庭治疗——一例品行障碍治 疗过程的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8. [11]茆正洪等.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 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 [12]饶延华等.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 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12. [13]刘丽等.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品 行障碍的关联[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