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奶奶的散文_怀念逝去的奶奶的散文

怀念奶奶的散文

怀念奶奶的散文 祖母走了,永远的走了,带走了关于她的一切。我不知道我该怀着怎样 悲切的心情来悼念祖母。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怀念奶奶的散文。

怀念奶奶的散文:怀念祖母 祖母走了,永远的走了,带走了关于她的一切。我不知道我该怀着怎 样悲切的心情来悼念祖母。

祖母在这个秋天永远的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家。我在想,这对祖母 来说该是一种解脱吧!忙碌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却从未享过什么福。我的 印象中从来都是祖母忙碌的身影,也从来都未见过祖母比我们晚起,我想祖母早 已习惯了忙碌吧! 祖母85岁,算是喜丧了,听母亲说,祖母走的时候很释然,脸上带着 淡淡的微笑。祖母临走前病了两个月,第一次被人照顾了两个月,可祖母显得并 不开心,祖母是个要强的人,一生辛辛苦苦的养大了四个孩子,但从未向子女要 过一丝回报,生活完全自理,不要人照料。就连病倒后依旧念叨着“我自己来, 自己来…” 祖母是三年前来我家和我们一起生活的,那时祖父去世了,大伯一个 人无法照料祖母,于是父亲接来了祖母,那时对于祖母并不陌生,因为每年暑假、 寒假都会去祖母家住上好久。从那时起祖母那幅慈祥的面孔、瘦弱的身影就永远 的嵌在了我的脑海里。祖母家门前是条小溪,那儿留下了我不少欢乐的童年时 光:摸鱼、捉虾、赶鸭子…同时也留下了祖母不少焦急的身影,望着我们在溪水 中跌跌绊绊,祖母显得异常焦急。

祖母很讲究,也很固执,衣服、被子从来都是自己洗,即使家里有了 洗衣机,祖母用不了,也还是自己动手洗,从不让别人插手。祖母也非常的细致 节约,可能源于祖母经历过我们无法体会的饥荒年代吧,她的节约甚至有时我们 无法接受;例如刚刚变味的剩菜剩饭都不会倒掉;别人给祖母带的营养品从未见她 吃过,我们一回家就塞给我们,我们不要的她就珍惜的放在柜子里,祖母过世后 我在祖母的房间里找出了一大堆过期的营养品。

祖母是个念旧的人,这是昨日我在收拾祖母的遗物时突然发现的,在祖母的遗物中,我找到了儿时未用完的作业本、橡皮,碎布片,毛衣签,过期的 身份证,还有我自己都没印象了的婴儿肚兜…几乎囊括了我所有年龄阶段的物品, 我静静的看着它们,脑海中涌现出祖母慈祥的面孔,心里莫名的一阵心酸。我把 所有的东西都烧了,捎给祖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最后一次见祖母是一个月多前,和祖母告别时我隐约看到病床上的祖 母落泪了,我无法想像祖母当时是一种怎样不舍的心情…可能祖母那时就知道是 永别了,和她看着长大的孙子永别了! 2012-10-0510:45祖母走了,那天荆州正下着雨,母亲给我打了电话,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一路赶回家,途中竟还看到了夕阳,可惜落下了。到家时已是 晚上十点多,望着熟悉的家,却有点儿物是人非的感觉。

祖母下葬那天,天空下着零星的小雨,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离愁,哭 声一直持续着,望着一点点被土覆盖的棺裹,我的心情沉重到了极致,下次回家 再也见不着路口熟悉的微笑面孔了! 景物依旧,人却已走远。雨水冲走了连日来的热闹烦闷,关于祖母的 一切也渐渐的淡出所有人的视线,走的人终究走了,活着的人还是得继续走下去。

祖母,一路走好! 怀念奶奶的散文:怀念奶奶 早晨起来,坐在窗前,用手指轻轻拂去玻璃上的冰花,思绪透过玻璃, 飘向远处。

冬季的感觉,随着弥漫的雾气,漂浮在远处绿油油的麦田里,洒在路 上晨跑的行人身上。渐渐地,心中的记忆变的清晰起来,一种难以诉说的心酸, 充溢在心头。

也许是春节将至的缘故吧,想起了我过世的奶奶。每一次的想起,我 都好后悔,心中总在默默念叨:奶奶啊,在您生前没能多去看望您,没能在您跟 前多多孝敬以回报您的养育之恩,尤其在您病逝我都没有机会给您送行。想到这 些我总是泪流满面!奶奶在天国肯定唠叨我了:这狗嘎子忙啥呢也没来送娘娘的! 奶奶名任兰亭,陕西省榆林人。生于1918年正月,逝世于2007年四月, 享年85岁。出身书香门第,一生勤勤恳恳。她中年丧夫,含辛茹苦的抚养了七个子女,是她撑起了孩子们的天空。年轻时是当地少有的一名教师。由于长年累月 的教学,早年落下眼疾,已致后来双目失明。可是他老人家什么时候都是那么的 开朗乐观。她慈祥的微笑和面对生活的态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怀念我敬爱的奶奶,时常想起儿时与奶奶生活的那段时光。记得那一 年,爸爸要去外地工作,把我们姐弟三人寄养在奶奶那里。我们住的是山边的窑 洞,睡的是土炕。由于水土不服,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常拉肚子,身上发 痒,奶奶总是跑前跑后,一到晚上忙的不可开交。不是给这个揉肚子,就是给那 个挠痒痒。后来就是天天晚上在油灯下给我们清理衣服缝里的虱子。她一边忙活 一边还哼着儿歌哄我们睡觉。“豆芽菜,水盆盆,里面坐着个老公公…。。”钻在 暖和的被窝里,搂着那杆不知道哪来的老步枪,在催眠曲似的儿歌声中我很快进 入了梦乡。有时一觉醒来,奶奶还在油灯下做活,忽隐忽现的油灯照亮了奶奶鬓 角的白发。带着奶奶浮现在脸上的笑容,我又沉沉地睡着了。这是一段何其珍贵 的记忆啊!温馨,甜蜜,她的爱,是如此的博大与深沉。

窗外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淡淡的,慢慢地浮动…我的心恍惚在这天 地之间…。

九九年7月份,我和妻子专程去陕西老家探望奶奶。那时奶奶已经白 内障双目失明。听到她的宝贝孙子来看望她了,老人家坐在炕头喜极而泣,眼泪 在她满是皱纹的脸颊流下,哆嗦着粗糙的双手,摸索着我的脸庞,“狗嘎子,来 看奶奶了”和奶奶依偎在炕上,我哽咽了。妻子迅速拍照,留下了这幸福的相聚 瞬间,我却泣不成声,想到奶奶却再也看不到这些了。她的世界已经是一片漆黑 … 奶奶的一生是平凡而光荣的。在那个年代,一切都是那样的匮乏,生 活是那样的艰难。她一边要照顾患有哮喘的丈夫,一边要工作,用微薄的收入喂 饱孩子们。听爸爸说过,有一次回来买了两个烧饼,大点的让小点的,小的让小 的,最后奶奶不偏不向,让每个都吃一样多了。容让,爱护,感恩是做为母亲常 教导的;作为教师她深知文化知识对孩子将来的重要,不仅悉心教授自己的孩子, 同样把这份母爱传递给她的学生。二十几年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怀念我敬爱的奶奶,感谢您的爱。此时此刻,一切语言都无法表达我 对您的思念。和您遍布各地的学生一样,我们将把这种博爱继承并传播下去。奶 奶离去了,但她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天放晴了,阳光融化了薄薄的心雾,打开窗户,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在些许感伤的同时,我的心也豁然开朗了。

忽然想起“子欲孝而亲不待”,是啊,应该善待父母,长辈,还有周围 所有值得我们善待的人。忏悔—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是毫无价值的。也许某一天, 他们中的某一个人突然就离我们而去。不要!一定不要到那时才去追悔惦念。好 吧,一切都还来得及,就从现在开始喽! 怀念奶奶的散文:怀念奶奶 多少次,我梦见我回到了童年的天空里。那个天空里有彻夜的蛙鸣、 有晚霞中振翼的红蜻蜓、有故乡水墨般的山水,而奶奶则是那个天空里的一道永 恒的风景。

奶奶身躯瘦小,微驼,脑后终年梳着髻,腰间总是系一条围裙,并有 一双裹过的且不成功的小脚。奶奶生于一个封建的破落家庭,从小没有名字,只 听见和她年纪相仿的人称之为朱吴氏,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女性,在爷爷先她 三十年去世后,却能辛苦地将四男二女抚育成家,并独立操持着这个大家庭。

很小的时候,父母不在家,便是奶奶一直带着我,宁静的夏夜,我偎 在奶奶的膝下,数天上闪烁的星星,听奶奶讲那牛郎织女的传说,唱着奶奶教的 诸如“亮巴巴,跟我跑,跑到三元桥,我吃猪头你吃毛”之类的童谣。印象中,奶 奶带孩子很耐心也很细心,四个堂哥弟全是经她的手抱大的,我是个难“伺候” 的孩子,面黄肌瘦、挑食、任性,这种种的缺点都让她疲于应付,在那物质生活 贫乏的岁月里,她得变着法子去迎合我的胃口。每天上学时,奶奶都往我的书包 里塞一个热乎乎的鸡蛋,这在当时的孩子们心中,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奢侈了,而 她平时甚至舍不得泡一碗稀粥喝。乡下缺粮,年迈的奶奶便领着我去捡那收割后 落下的稻子麦子。常常是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我,在夕阳的余辉里抬着一围裙的 穗子归来。

奶奶一生中没有怎么享受过,勤俭朴素的传统女人的作风在她身上得 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吃用,一年到头难得买上几套衣服,家 里的一套粗布衣裤可以反反复复得穿上好几年,甚至于补了又补的。即使家里条 件宽裕后,奶奶仍然这样。

97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天,我就去奶奶家。转过村头,远远的看见了奶奶的微驼的身影,头戴着笠帽在田里拔稗草。那颤悠悠的忙碌的身影,就像 一枝螺旋,在这片黄土地上如此经年不息地转动着……近了,我向奶奶奔去,仿 佛久积的思念随着狂急的脚步决堤。奶奶见到我,高兴地笑了,笑的那么开心, 此时,好象她脸上岁月的轮回已经慢慢地展开。但不经意中,我看见奶奶掏出了 手帕,颤动的手轻轻地擦拭着眼睛。一进屋里,奶奶便东屋西屋地忙着找我平时 最爱吃的东西。我告诉奶奶别忙来忙去的,坐下来说说话,而她却说平时有好吃 的东西都给我留着,如果我不吃,她心里不安稳。看着奶奶弯弯的脊背,花白的 头发,在屋里踮着小脚,顿时阵阵酸楚袭上心头。走的时候,奶奶拄着拐杖,微 驼着身躯,在路边向我挥手,眼睛随着车行使的方向望着,望着…… 但是谁又能想到,那一次竟成了我和奶奶之间的永别,接下来的一个 礼拜,当我还在和弟弟睡午觉的时候,接到村里邻居的电话,奶奶倒在灶边已经 去了,竟然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也没有见到她的任何一个子孙,可以想象,在奶 奶临去之时是多么痛苦与孤独!...... 最近几年,因忙于生计,已是很少回老家了。今年清明的时候,回去 上坟,见到老屋的四周早已是芳草深深了,再想想从前奶奶在世的日子,心中不 禁感慨万分。走的时候,透过车窗,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拄着拐杖,微驼着身躯, 依然站在路边向我挥手,眼睛随着车行使的方向望着,望着…… 老屋的后面有两棵银杏,那是九年前奶奶手栽的,如今已是绿阴如盖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