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成语故事
史记成语故事 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成语故事讲解,可以提 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成语故事。史记成语故事1:掩耳盗铃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 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是用上等青铜铸造而成的,造型和图 案都非常的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 钟又大又重,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挪动分毫。他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于是,小偷找来一把非常大的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只听“咣”的一声 巨响,小偷被吓了一跳,慌了神儿,心想这下麻烦可大了!钟发出这么大声音不 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 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 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 了嘛!”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 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 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故事引申出“掩耳盗铃”的成语。
史记成语故事2:铤而走险 春秋时期,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互相争权夺利。到中期,晋国和楚国 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其中,郑国是个有道的小国。但不 幸的是,郑国地处两大强国晋国与楚国之间,北面不敢得罪晋,南面更不能冷落 楚。
公元前610年,晋国会聚了一部分诸侯国,一起向楚国示威,施加压 力。晋国国君怀疑郑国与楚国暗中勾结,怀有二心,不肯与前来的郑国国君相见, 弄得郑国诚惶诚恐。郑国大臣子家,为当时的执政大夫。他见此情景,便给晋国的执政大 臣赵盾写了一封信。关于赵盾,可是个在晋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赵盾的“外 号”是盛服先生,这是因为赵盾每天勤于政事,天不亮就上朝,早到了就在朝堂 前正襟危坐,恭侯国君。据说,当时他的仇人找了个刺客去杀他,刺客看到了正 在独自等侯上朝的赵盾,竟被其忠君爱国的情操深深感动,于是不忍心加害于他。
言归正传,子家的信中说,郑国和晋国一直很尊敬友好,但仍不能使 你们满意。我们现在左右为难,既怕得罪晋国,又怕得罪楚国。就像一头被猎人 穷追猛赶的小鹿,本来是不愿意离开肥嫩丰腴的水草和森林的,可是一旦被猎人 逼得走投无路时,再危险的悬崖绝壁也会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如果你们把我们逼 急了,郑国也只好铤而走险,去寻求楚国的保护了。那时,你们晋国可不要后悔 呀! 赵盾接到信后,认为很有道理。便说服晋国国君改变了对郑国的态度, 以免他们投入楚国的怀抱。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郑国时而依附晋国,时而 追随楚国,弄得晋楚两国都哭笑不得。
史记成语故事3: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陈寔(shí)的人。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 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 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 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迫于生计,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了,也有的人因为无以为生,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熟睡后再进行偷窃, 其实呢,陈寔早就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了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 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 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 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 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 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 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 活生生的例子。”小偷听到这番话,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 大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这时,陈寔没有责骂小偷,反倒很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坏 人,可能是被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银两,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 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十分感激陈寔 的义举,痛哭流涕对陈寔说:“谢谢陈大爷!我一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 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