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本科建设视域下的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设计|法学

内涵本科建设视域下的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设计

内涵本科建设视域下的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设计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 益严峻,这引起了人们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在髙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社 会各界关注热点的背景下,各高校都将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 之重,然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长效制度的保障和具体措施的合力。加大教 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内容的改革力度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按照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加强内涵建设,更应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全 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心。

一、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高校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密切。《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 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 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 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 5号),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 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高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应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旨归。“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 的重要基础。”[1]从实然的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高校形象和声誉,关 乎外界认可度,深刻影响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虽需系统合力,但主要仰赖高校课堂教学的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最为有力的保障,而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宏观导向设计与微观践行相结合,在操作层面上不断 寻求具体教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优化实为高校教师之致力面向。实现本科 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提高,理应作为提升本科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性工作和高校内涵建设的具体落实环节,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精力集中点和重 要关注点。

二、公安院校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和侧重。就法学十六门核心课程而言,公安院校侧重于与公安业务密切联系的法学课程,包括刑法学、行政法学、刑诉法学等,不重视民商事法学课程。目前, 一些公安院校将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理论课程置于点缀和配角的地位,表现出 很大的选择性,有的院校仅在法理学、宪法学课程中选择其一,有的院校即使同 时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学时却有大幅度的削减。考察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的现 状,其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特色教材。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普通 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材,内容较多且抽象,缺少公安特色。以法理学课程为例, 现有教科书基本包括法的本体论、法的关联论、法的价值论、法的历史发展、法 的运行论等五大部分内容,涉及很多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初接触法的 大一新生而言,枯燥性、陌生性不言而喻,又因其缺乏公安特色,学生难以感知 到学习法理学对于未来执法的意义,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在教材缺少公安特色的 前提下,授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公安业务知识,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授课教师化繁为简的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内容及其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上 有不同的理解,这难以保证学生面向未来公安执法掌握必备的法理知识,形成良 好的法律意识。

(2)课时不充足。普通高校法学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基本上在60个左右, 而在公安院校采用同样的教材其课时量甚至不足30学时,严重“缩水”的教学课时 成为掣肘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有限的学时必然要求授课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取 舍,区分讲授内容和自学部分,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创造。有限的学时也严重制约 着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 教学方法,囿于缺乏充足的学时作保证而难以有效施展。

综上,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囿于使用“普适性”的教材,教学内容冗 繁但教学课时有限,在这一矛盾前提下,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授课教师不应止 于备教材、备教法,不应满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简单突破,还要对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做出系统规划和科学选择,尽可能为学生呈现相对完整的法 学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突破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全面养成的障碍。

三、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概念的厘定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当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 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 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2]32。教学设计意在通过合 理安排教学活动各要素,形成教学程序的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 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学设计虽然大体属于课堂教学之前的行为,但 它不等于备教材、备教法等备课行为,也不同于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为达 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3]237。教学设计是包 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在内的系统优化和整合,教学策略是教学设 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超越了传统的专注教材教法等备课活动的范畴, 它关注教学的统筹安排,不仅包括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而且包括教 学环节的有序把握、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教学策略的精致设计、教学语言的渲染 等。从现有教学实践看,效果突出的教学必然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优秀 的教师尤其注重通过尽善尽美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教学设计对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作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 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 境。”“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蓝图。”可见,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专业基 础知识和有关技能的生成,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托,是提升课堂教学水 平与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 公安院校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缺少公安特 色,且设置的教学课时一般较少,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必须寻求 一种具有系统性、艺术性、高层次性、高涵盖性的教学设计,而不能只是简单地 备教材、备教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解决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 学内容枯燥、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等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 生潜移默化地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四、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总策略 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坚持如下的总策略:第一,教学设 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第二,应立足实际,面向公安执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 其保持长期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三,应依据系统科学理念优化配置教学环节,合 理安排教学要素,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第四,应关注教学用语的专业性和凝练性,科学有效地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看,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 能三个领域。传统课程教学较为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技能和情感目标 的达致。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尤其不能回避能力和情感目 标,不能单纯地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旨归,不能简单地专注于教材内容的注释。

本科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外化更是对学以致用能力及法治素养的彰显, 只有培养的人才在执法办案实践中显现出娴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 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故此,公 安本科教育应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到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其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必须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和法治精神 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执法中以坚定不移的法律精神和法治思维为指导,将法 学知i只运用于个案之中。教师在通览、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教学大 纲确定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恰当界定课程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尤其要注意技能 和情感目标的设计。以法理学中“法的价值”内容为例,教学目标至少可以设计 为:理解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机制,提高运用法的价值理论分析和解决个案问题 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有关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念。

2.教学内容的设计 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目前, 公安法学理论课的一些教材逻辑性不强、理论性过高、内容体系不尽合理,甚至 存在知识点重复或衔接不畅、用语艰涩难懂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 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必须在厘清教材内容脉络、理顺知识体系和层次 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可以根 据设计预期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次序,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的多 寡、详略、引申或忽略等,做到详略和逻辑衔接得当。例如,可将“法的历史发 展”部分的内容调整至“法的本体论”部分,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学时不足的问题, 又能兼顾公安院校的特色。3.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节课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哪 些教学方法,引人什么样的案例、事例,多媒体课件中是否插人音视频,等等, 都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注重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精神。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所提出的问题能 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触动并促使其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一个精心引入的案例对问 题的说明可能甚于教师数十分钟的理论讲述。为讲好一次课,教学用语的夸张与 幽默、教学课件的简明性与视觉冲击力等都要经过认真谋划,反复推敲。

4.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 略是否科学合理,以便及时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具体措施和形式很 多,如课堂提问、课堂习题巩固、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疑难问题的必要延伸等, 教师可结合教学时间、知识特性、教学目标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并尽可能 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保证反馈信息的全面性。自我评价也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评价 方式,在一次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自我感觉,及时修正、调整课程 教学设计方案,使教学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上述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设计是核心,而教学目标设计 是其他设计的前提,而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得 到检验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