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今教育问题的思考
国内古今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从教育方式看古今教育的异同 中国古代的教育,将人的知识结构分为“根本智”和“差 别智”,并特别注重“根本智”的培养,一般会花五年以上 的时间培养“根本智”。这种“根本智”,除了要求做到内 心清净、心智明朗外,还包括对某一家或某一人学说的深入 把握并落实到生活实践。有了“根本智”以后,再广学多闻 以获取“差别智”,任何思想学说都可以接触,正的、邪的 都能看,不会被它迷惑,接触得越多,智慧越增长。今天的 教育,只注重“差别智”的培养,只注重常识的学习,认为 一个人学得越多、了解各领域的知识越多,就越了不起。一 个孩子从小,家长就让他学习很多才艺,甚至家长之间相互 攀比,以此为荣。另外就是在孩子心智没有成熟的时候,让 他和各种人接触,听很多成年人谈话,希望他尽早成熟。任 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这样做的结果,确实让孩子学到不少 常识,但他的心智也被迷惑了,引发了他的情识,让他的心 地变得不淳厚。这种做法,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在对人的 培养方式上,今天的家长和老师往往更加注重外用的学问, 希望孩子能做一个懂礼节的人、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但不要 对人生思考太多,不要思想太复杂。因此,家长和老师往往 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社会知识,看轻松的文学作品,而反对他 们读深奥的宗教和哲学著作。当然,这个问题也应该辨证地 看待。宗教书籍和老庄玄学有着精深的奥义,如果掌握不好、理解不透,也会让人流于疏懒、荒诞,甚至成为匪类。中国 儒家经典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阐明做人做事的正理,从 儒家经典开始学习,然后涉猎诸子百家和二十五史,才能真 正打好文化的根基。小孩子是千万不可读文学作品(也包括 流行歌曲、影视等)的,为什么呢?这要看看文学作品是怎 么来的,文学家不一定有很高的修养和良好的心境,正如韩 愈所说,“人有不平则鸣”。因此,文学作品往往哀愁、悲 叹、愤世嫉俗的多,豪迈、空灵、清净祥和的少。康熙皇帝 作为一代明君,他要求他的阿哥和格格16岁以前不准读文 学作品,只准看经典。读过文学作品的人,往往更加缠绵悱 恻,性格缺乏豪迈,心境不够平和。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正 在于此,让宫里的小孩从小只读经典,有了真知灼见后再读 文学作品,就能有辨别力,不被它迷惑。曾子在《大学》里 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 今天的教育正好相反,因为文学作品通俗易懂,教材里面充 斥了各种文学作品。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学 生成年后才可能因为兴趣涉猎一点点。这种教育正好颠倒了 次序,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能不出现种种问题呢?中国古人 的经典,会把做人做事的最高道理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文 学中也有很多对人生的体悟,但这种体悟一方面深度不够, 一方面会以一种轻松的、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或以一种 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思索、回味。这看起来很谦虚、很有亲 和力,但不是真正的利益人、爱护人。每一类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阅读人群,这就看哪一类人的思想适合哪一种文学作 品的情感世界了。但历经两千多年的中国儒家经典,能得到 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鸣,这是由其思想的深度和对社会 的积极意义所决定的。今天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开放社会,相 比之下,古代对于思想的钳制是相当严厉的。古代社会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其他任 何思潮的进入和流行,必须经过这三家思想的检验,凡是不 符合的都会被作为“异端邪说”清除掉。但笔者认为,古代 专制好,今天民主不好。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有 发言权,只要他对生活有了一点点体会,就希望表达自己的 思想,就会写文章、出书影响这个社会。而且,越是思想不 深刻的人,越显得心浮气躁,越想讲出自己的观点。中国古 代很多人,竭尽一生的学力写了一本书,还不标上自己的名 字,这种书倒是很值得一看。比如,《阴符经》、《黄帝内 经》都是假托黄帝的名字而成书,这真正体现了“无我”的 精神,只要能利益众生,自己不被世人知晓没关系。反之, 如果一个人有了思想就写书,当他再过二十年,发现自己当 初的观点不成熟时,他的书已经流行很广了,已经影响很多 人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巴金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的名作《家》、《春》、《秋》号称“激流三部曲”,对 古代宗法社会的大家族和中国儒家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2]但巴金先生这位寿星,在认真观察了中国社会的时代 变迁和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以后,对自己当初激进的思想感到后悔了。每个人对宇宙、人生、社会理解的深度不一 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造成今天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每个人也因为自己的机缘不同,所接触的文化、所认可的观 点也不同。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对老百姓的思 想有一种保护作用。先接触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先扎下文化 的根,然后再广学多闻,才能受益匪浅。打好传统文化的根 基以后,再读文学,再看小说,就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了。
读小说可以通达人情世故,让自己处世更练达;
读文学可以 学到优美的语言,让自己谈话更有艺术感。总之,任何一件 事物、任何一个做法,都是利弊夹杂,如何以长远的眼光选 择“利大于弊”的做法,是很值得深思的。如果以此眼光看 今天的媒体,那真是不敢苟同了。今天媒体里报道的,有很 多自杀、情杀、财杀、仇杀的事例,还希望通过这种报道来 警醒世人,让大家远离犯罪、防范侵害。但其结果往往正好 相反,大家拿自己和这些人相比,觉得我比他还强一点嘛, 于是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如果看得再多一点,就感觉麻 木,甚至觉得这些事很正常。不仅如此,人们还从这些报道 里学会了作案方式,从而增加了社会的犯罪率。因此,正确 的做法是,先以《弟子规》作为蓝本,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然后再广泛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案例,才能明白其中的事 理,达到自我警醒的效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安定、和 谐,人们身心才会更健康、快乐。
二、从教育目标看古今教育的异同对于人的培养目标,每个人的看法会有所不同,但这里 面主要是共性的东西。从当今中国社会来看,一方面以马克 思主义思潮为指导,大力提倡实践,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 关系的总和”;
一方面因为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人的培养目 标的要求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活泼、阳光、快乐、成熟, 了解很多常识,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朋友很多, 到处吃得开;
二是要具备基本的做人道德,比如说慷慨、热 情、乐于助人、不贪小便宜等,再加上没有坏习惯(赌博、 吸毒等)。这种培养目标更强调一种外用,没有恶习,能让 自己身心安定,不至于沉沦下去,不至于破坏家庭;
待人慷 慨、热情,知识面广,交际能力强,能让自己和家庭更好地 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这些都是很好的,但这种标准忽视了两 个问题:一是他内心愉悦的感受、他的心境;
二是他真实学 问的培养。做学问和身心修养都是由内而外的过程,这个过 程很缓慢,必须脚踏实地地走,来不得一点自欺。做学问只 有经历了从“根本智”到“差别智”的过程,这种学问才是 稳固的,否则就如同《礼记》所讲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 师。”[3]今天的教育,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根本智” 的培养,于是“一边学,一边漏”,最后就剩不了什么了。
另外,通过身心修养,自然就会生发出对他人的关爱和自己 内心的愉悦感。2011年去世的新加坡寿星许哲居士,享 年113岁。她一辈子行善助人,她走到外面,就感觉“鸟儿对自己唱歌,花儿向自己微笑”,心境非常开朗、快乐, 这是她修养的自然结果。以这种心境与人交往,人家也会非 常欢喜,自然会取得良好效果。上面所讲的这种外用的目标, 看起来很容易做到,其实未必那么容易,只是人们没有去深 思这个问题。比如,吸毒、酗酒或沉迷网络游戏等恶习,其 根本原因在于向外面寻求快乐、顺自己的习气寻求快乐、在 染着中寻求快乐。但中国古人教导我们,要向内心寻求快乐, 在清净心中寻求快乐,克服自己的习气后自然成功、快乐。
如果这种根本人生观没有转变过来,就始终有沾染种种恶习 的可能性。很多成功人士,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世面, 也阅人无数,但终因沾染一种恶习而毁了自己一生,像谢东、 满文军、余炳贤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可见,仅仅靠多实践、 广交朋友,很难形成一种完美的人格,学问和身心修养是必 不可少的。任何一种染着的东西,都可以带来一定的刺激, 但当这种刺激和快感过后,又会是长久的消沉,还会导致染 着的加深。人们在一种习气的驱使下,往往不由自主地寻求 这一点点刺激和快感,而忽视了随后更大的麻烦。习气会障 蔽人的智慧,让人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弟子规》的最后, 讲出了如何对待人生的根本态度:“勿自暴,勿自弃。圣与 贤,可驯致。”自暴就是放纵在自己习气里面,总以为顺着 习气可以获得快乐,但每次都是飞蛾扑火一场空。
只有进入静定的境界,比如一句佛号念到接近于一心不 乱,这个时候内心就会非常喜悦、祥和,充满快乐、信心,坚固的习气也在这种境界里逐渐软化了。所以,只要做到勿 自暴,顺着理智走,不顺着习气走,自然会“勿自弃”,对 人生充满信心。即使像“成为圣与贤”这样的难事,也相信 自己能做到,更不用说其他简单事情了。反之,一个顺从习 气、放纵在自己习气里面的人,自然碰到事情就没有信心, 因为他连把握自己行为的信心都没有,怎么会相信自己能把 事情做好呢?笔者有一位大学同学,他嗜好很多,扑克、象 棋、股票、彩票,都喜欢玩一下,他到了考试的时候就消沉 了,躺在床上死睡,就是振作不起来,也不复习。因为他平 常总在放纵自己,所以碰到事情,总是很消极、沮丧。人的 心理,就像一把菜刀一样,只朝一个方向开口,并不断磨砺, 切什么东西都问题不大了。只要让内心达到一种精诚、专一 的状态,自然具备了世间所要求的一切美好品质,比如自强 自立、自珍自爱、谨慎小心、勤奋自勉、热情开朗、不卑不 亢、知足常乐、积极进取等。诸葛亮讲的“淡泊明志、宁静 致远”,其切入点是淡泊和宁静,明志和致远是自然达到的 效果,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道家经典《素书》也讲到: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也是同样的意思。但也许有人会 问:一切嗜好都不要了,又要淡泊、宁静,那人活着还有什 么意思?其实,只要向内求就可以了,清净心里发出的快乐 超越了世间一切快乐,这正如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 悦乎。”向习气里面求快乐,就像夸父追日一样,总以为可 以求到,但每次都失望而归。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劝诫别人:“你要对自己有点信心,要坚强一点”,但效果往往不明显。
这是因为他需要的是减少,不是增加。《道德经》里讲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4]意思是说,做学问是逐渐加深的过程,修道 是慢慢减少自己习气和妄想的过程,不断减少习气,就会达 到“无为”(或称清净心)的状态,这时做任何事情都没有 障碍了。古大德也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做人做事 的信心,就从这里培养,不是说相信自己做任何事都可以成 功,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 潜力,成与不成反而不是太重要了。总之,关于人的培养方 式和目标,古代和今天有着巨大差异,由此也导致教育效果 上的很大差别。今天,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儿童读经运动,确 实是有远见卓识的举措,这对弥补当今学校教育的不足,起 到了重大作用。以上观点,是笔者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得 之见,不正确或不完备的地方在所难免,只当抛砖引玉,以 待来哲的补充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