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
剖析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 剖析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范文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 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l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 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即强调在面向全 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为此, 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 全体,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意识地把整个班 级的学生分层,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 层教学。一.课程目标分层 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分层教学实际上就 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 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 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 发展。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并对不同 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不同的策略,学生的英语水平才会有所 提高,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和能力双赢的目标。
教师应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而不是单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唯一的教学环境。教师还 应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状况及爱好等。
二、课程内容分层 三课程结构分层 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 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结构, 发挥好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课堂教学应实行弹性分 层目标。
四.课程实施分层 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 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为 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练习的设置和选择要考虑 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 又要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 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 验。学生有了自主权,就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
五课程管理方面分层 课程管理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包括课上、课后等多个方 面,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因此课堂操练也要分层。而操练又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如何 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合理安排呢?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教 师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以 Pairwork和Groupwork为主要形式;
对于B层学生,则有意识 地对他们进行口语练习,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
鼓励c 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 趣。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 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这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 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难点,针对 不同层次学生爱好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 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起 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做到对A层 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
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 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 重在把握基础知识和练习基本技能上下功夫;
对C层学生则 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与浅讲多练,把握必要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 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及 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 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六、课程评价分层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 一。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 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 程。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 练习上分出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
或者在不同层次的学生 选择了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学 习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教 学目标的层次,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总之,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凭据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生提出差异的要求,选择 差异的教学要领,部署差异的实习,确定差异的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全部学生学习的自 动性与积极性,变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落伍生成绩 广泛前进,优生增多,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与”吃不了” 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