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毕业论文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卧床休息 便秘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依据罗马Ⅱ便秘判断标准[2]符合以下6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视为便 秘:①1/4的时间里有排便困难;
②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
③1/4的时间中有 排便不尽感;
④1/4的排便中有肛门直肠梗阻感;
⑤1/4排便需人工辅助(如用手指 抠、按压盆腔);
⑥排便次数3次/周。患者意识清楚,既往排便功能正常(无习惯 性便秘、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入院后根据病情或医嘱须卧床1周以上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疾病护理常规进行评估、护理,出现便秘后对症处理(包括口服麻仁 滋脾丸、复方芦荟胶囊,应用开塞露、灌肠等),对排便状况无特殊指导。

2 结 果 3 讨 论 3.1 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 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不仅有疾病因素,同时心理、社会因素也非常重 要。①卧床、疼痛、制动等因素使患者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 留时间长,水分吸收使粪便干燥,不利于排出。②手术使用麻醉剂和截瘫患者排 便中枢受抑制引起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③椎体损伤引起腹膜后壁血肿刺激交感 神经引起肠蠕动功能减退[3]。④心理因素:疼痛和对疾病的过度焦虑而不思 饮食,排便方式的改变,对排便环境不适应等使患者不能按时排便引起便秘。⑤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支持、经济负担、大手术等因素使住院后饮食结构改变,如 不能按时进食、饮水减少、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因此,对存在卧床、 制动、截瘫、手术等情况的便秘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便秘 发生,而不是便秘出现后被动采取对症处理。3.2 常规治疗护理存在的问题 常规治疗护理忽视了引起便秘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原因,发生便秘时又 依赖于药物、灌肠等对症治疗手段,而且常常遇到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形成粪 石,或位置较高时,使用导泻药物、肥皂水灌肠等经常不能解除便秘,患者非常 痛苦。长期使用药物导泻易造成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导致进食引起肠蠕动反 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4]。长期使用泻药,可出现 变态反应、肠炎、出血倾向,并影响磷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引起消化功能紊 乱。对于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不宜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便秘,同时不利于提高患 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3 针对病因、积极采取以腹部按摩为主的干预措施 针对便秘的生理、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等多方面寻找便秘的原因,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与治疗并重,注重了患者的整体性。通过全面评估、调 整饮食、提供排便环境、指导正确的排便习惯、腹部按摩、心理护理和及时评价, 积极预防了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腹部按摩是针对骨科患者发生便秘 最直接的原因肠蠕动减慢而采取的护理措施,腹部按摩配合穴位按摩可以人为的 增进肠道蠕动,调理肠胃功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发现便秘发生后应用腹 部按摩也有一定作用,并且对缓解腹胀有明显效果。腹部按摩配合穴位按摩的方 法简单易掌握,截瘫患者和家属掌握后可以作为一种自我保健和家庭护理方法,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