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 [文学教育生态化与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

文学教育生态化与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

文学教育生态化与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 依据最新高考改革方案,英语科目将实行社会化多次分 级考试,降低其所占分值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很显然,这是 民众在期望给近年来过热的英语“降温”,以期遏制当下愈 演愈烈的应试英语教育。当然,“降温”并不是说英语真的 不再重要。伴随经济全球化,作为主要国际语言的英语,在 日渐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仍然必不可少。此次改革虽然直指高 考,但其影响势必波及高校,对于英语专业而言,“降温” 着实对其同质化办学模式和“培训班”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敲 响了警钟。今后,能否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将成为英语专业 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以及党的十八大,均已将高校创新人才 培养工作提升至国家高度,凸显人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创新型英语人才必须是语言基础扎实、跨文化交际能 力强、极富人文素养和思辨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国际 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社会亟需这样的 高素质英语人才。但受“工具性”理论、“致用”思想和应 试教育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根基日渐浅薄,人文素 养缺失,思辨力相对偏弱,整体竞争力呈下滑态势。本文认 为,这其中有持续扩招等外因作用,但英美文学封闭、“独 白”式的教学方法及其在英语专业教育体系中边缘化境遇更 是难辞其咎。有鉴于此,改革英美文学教育模式,让融知识、 人文和思辨于一体的文学真正回归高校英语专业育人体系愈显迫切。而注重个性培养、对话互动和潜能挖掘的教育生 态学理论,必将为改革工作提供有益指导,为创新型英语人 才的培养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必然的巧合:边缘化的文学和人文缺失及思辨缺席 1“. 语”与“文”之争:英美文学教育式微与人文缺 失 重“语”轻“文”本无可取之处,但现在高校外文专业 的情形似乎却只要语言,文学正陷入边缘化的境遇。外文系 不知何时起,都称外语系了,不见了“文”字,虽然只是一 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一种观念的变化,“语”与“文”之 争暗涌其中,最终后者败下阵来。[2]其结果必然是受教 育者人文精神缺失、思辨力不强、内涵偏窄,综合竞争力日 渐下滑。造成如此局面,固然有内因的作用,但“工具性” 价值取向也难辞其咎。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背景下,“有用” 思想大行其道,而文学教育所能达到的致知、致思的境界则 被理解成“小用”乃至“无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一环的 英语专业自然也难逃厄运。有调查显示,在全国绝大部分高 校,英美文学授课总量占英语专业教育总课时的比例不到5%。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已被降格为英语系,承载着丰富文化信息 的英语则已逐渐蜕变为一种工具,于无形之中丢失了其文化 根基和精神家园。殊不知,文学作品富涵真、善、美情愫和 高尚的道德情怀,其“用”恰恰在于其“无用”。正如新批 评派人物艾伦·退特所言,“诗的真正有用性在于其彻底的无用性。”[3]这种“无用性”恰恰可以孕育催生语言功 底扎实、文化底蕴深厚,富含人文精神,适应能力强的新型 人才。一旦没有了文学教育的充分参与,英语专业人才的知 识体系单薄、人文精神缺失,创造性的培养丧失了知识基础 和人文保障,这显然与当下社会对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 而驰。[4] 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短板:思辨的缺席 思辨力是创新的基础,也是核心。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思辨力也可理解为批判式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 思维能力,是极富逻辑的表达能力和优秀行动能力的基础。

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力,能够帮助他们合理地提出问 题,做出逻辑推理,进而对国际交往中的现实环境进行科学 地判断。这对学生的个性塑造、创造性的提升和综合能力发 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我国高校英 语专业学生的思辨力训练滞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普遍惧 怕阐述自我观点,难以胜任深层次语言交际,更不能创造性 地表述观点;
即使开口表达,多半会是逻辑混乱、言之无物, 思辨力严重缺乏。[5]1998 年和2010 年,黄源深教授曾 两次撰文,就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思辨力问题进行了专题 讨论。但时至今日,文中提到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英语专业师 生。每每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 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英语专业学生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 不知从何说起;
在工作岗位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很难有什么开拓与创新。这种因缺乏推理、思考 与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

“思辨缺席”症已成了学生创新力的短板,该痼疾不除,英 语专业毕业生充其量只能做一个亦步亦趋的匠人,很难成为 富有创造性的人才。[6]如稍加探究,我们则不难发现,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力和创新性的缺失,首先应归咎于教 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专业教育中注重分析鉴赏和思辨力培 养的“文学教育”的弱化乃至边缘化不无关系。忽视知识积 淀、人文浸润和思想捏塑的“培训班”式教育模式已然成为 高校英语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二、回归与创新:英美文学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新视野 1.创新性:英语人才的时代内涵 如前文所述,创新力是时代发展赋予人才的内涵,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出路所在。创新型英语人才实 乃复合型人才的提升,指具备扎实专业基础、极强的沟通能 力、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 才。伴随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社会对具有创新力的新 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日显迫切。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更应注重增强学生分析、概括与判断等多种思维与创 新能力。以往“语言培训中心”式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 缺乏跨学科知识,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气质。学生 因为不太善于思考和分析,很难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实现什么 创新,更难以有所建树。基于此,就英语专业而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创新力, 是时代赋予其人才的内涵,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所在。很 显然,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文学文本的介入不可缺失,惟 有文学教育的充分参与,受教育者的知识才会扎实、视角才 会拓宽、修养才会提升、思维才会活跃,认知、欣赏和辨析 能力才会增强。

2.生态化:英美文学教育的回归之路 从理论上讲,英美文学教育可以治愈英语专业人才的 “人文缺失和思辨缺乏症”,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增强 英语人才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但前提必须是,文学教育 本身需实施改革,“独白”式的文学教育方法已然失效,文 学课堂急需多元对话。笔者认为,“生态化”是改革的最佳 路径,也是英语专业回归文学道路的基础,惟有文学教育获 得应有的关注,英语专业人才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以 及思辨力的增强才会成为可能,才能为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提 供动力保障。“生态化”是前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 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 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7]“教育生态化” 则把生态学的基本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构 建学生和谐的生态心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生态 化”的理念源于“教育生态学”。根据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 点,课堂生态是由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所 构成的微观生态环境,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协同实现育人的功能。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始于1966 年英国 学者阿什比提出的“高等教育生态学”。该理论主张平等、 相互渗透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其核心是整 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其实质是去中心化的。就英美文学 教育而言,生态化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与社会和人 文等环境互动的过程,也是为学生构建自主、快乐学习生态 的过程。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必然成为创新型英语人 才培养的一条有效路径。

三、一个契合:基于文学教育生态化培养创新型英语人 才 不同于纯知识或技能型课程,文学集语言、知识、文化、 思想和人文道德于一身,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英美文学教 育更是一种心灵浸润、厚积薄发的过程,与创新型英语人才 培养之间存在着契合。在教育生态化理论的框架下,构建英 美文学立体化课程体系,实施平等“对话式”的课堂教学, 形成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增加人文精神渗透,有助 于夯实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其内在思辨潜能与创 造力,提升育人质量。

1.课程立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育主要包括文学史和选读两个部分, 它们虽然提供给受教育者不少知识,但相对于创新型英语人 才培养目标却远远不够。原因有二:一是课程不足以形成体系,难以真正为学生夯实基础;
再者,“文学史+选读”模 式内涵过窄,极易助长“独白式”教学范式,老师一言堂, 有悖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去中心化”理念。生态化背景 下的英美文学教育应涵盖文学理论与鉴赏课程,同时还要考 虑与其他如文法、中西文化概要、公共演讲等课程打通,以 构建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多元立体化课程体系。惟有此,才 能为人才的创新力培养打好基础,为创新力培养创造可能。

以文学理论为例,文学阅读与文学批评理论之间本有着不可 分割之关系,但传统的英美文学教育中文史知识讲授有余, 而批评理论却往往缺失,学生的鉴赏力难以提高。文学教育 中如引进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学生欣赏作品的 角度将呈现多样化,进而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增强学生 的信心。借助文论理论,学生能够掌握批评的要素与逻辑性, 为提升学生的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 在提升学生想像力,增强学生敢于质疑的信心、自由表达的 勇气和批判式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乃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文学教育中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 以及合作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 径。文学的特征就在于其开放性和多义性,从理论上讲,文 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阐释与创新思维能力。但传统的 教育模式却制约着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风格又在不断强化乃至固化这种倾向。在此氛围中,课堂成 员间缺乏互动交流,不利于激发与培养创新思维。而教育生 态化理论框架下的课堂合作,实际上是一种思考型教育文化, 其中教育者的任务不只限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主要的 是要创设一种合适的环境、交流的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基于教育生态化理论的文学教 育课堂实际上是复调的课堂,期待不同的声音,个体间彼此 尊重又相互敬仰,使教育环境与过程成为一个开放合作的生 态体系。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基于文学的对话,学生身心愉 悦,思维活跃,自然就会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与创造。

3.评价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 有调查显示,目前超过半数的高校教师仍采用传统的 “知识型”闭卷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英语专业文学教育类 课程的评价也不例外。在高分“至上”论的诱导下,学生难 以在对话中“体验”文学的魅力,而是机械地记笔记,课堂 互动性被瓦解,创新力培养更成为一纸空谈。传统的学业评 价方法严重制约着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而要调动受教育 者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提升人才的创新力,评 价方式同样得改变,个性化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则是根本出 路。根据教育生态观这一有机、互动的思想体系,不同个体 的智能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等诸 多因素影响。换言之,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巨大潜力,但 表现的领域却各有不同。基于此,受教育者的评价取向也应该体现出动态多元的特点,以体现对个体的尊重,激发个人 的潜能。就文学教育而言,我们可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提升 其自信力,增强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阶段 论文设计与写作和论文答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思辨力、表现力、创造性和学术性;
通过采用教师评价、自 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考核体系更 加客观、准确、全面,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4.教育人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格保障 专业教育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二者共同 构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8]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样 会严重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创新不仅是一种理性的 思维,其中更应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受“工具性”理论 的影响,加之文学教育的弱化,近年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 母语文化和英语人文双重失守,陷入左右尴尬的境地。而创 新型英语人才首先应是心智健全的人,需要有创新人格和人 文素养作为保障,否则创新无从谈起。而传统的高校英语专 业教育强调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学生 情感的发展。一旦受教育者心理生态失衡,一切教育皆成空 谈,更不用说创新力的培养了。基于教育生态化理论,英美 文学教育不再是单向的、死板的知识传授,而更注重挖掘文 学当中的道德智慧和人文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以增强受教育 者的责任心、进取心和毅力。除了“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流 派外,多半英美文学作品追求“真善美”,可以指导人生。文学中的道德则总是超越人生的一般道德。[9]而道德观 照一直是英美文学的主要特质之一,道德的维度在英美文学 中有着很深的积淀。[10]从文学教育中获得的道德情操和 人文精神不仅能植根于人的内心,而且能转化为人的生存方 式,进而善待自我、社会和自然,有助于受教育者构建健康 的心理生态,提升其人文境界,完善其创新人格。人文精神 本身虽不能代替创新能力,但它是人才培养的道德基础与人 格支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引导与催化作用。

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学习的狂热在国内很可能会“降温”, 但在经济全球化日渐加强的背景下,有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的相关问题非但不会”降温”,反而会受到学界和社会更为 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核心问题必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创 新型国际化英语人才。英语专业要想在“降温”中逆袭,并 获得新生,其人才创新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乃关键之 所在。基于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英美文学教育改革与回归,有 助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语境中理解语言、积累 知识、辨析观点、增强思辨,在更为宏伟的跨文化背景下厘 清蕴含其中的西方文化脉络、道德范式与人文精神,进而反 观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惟有 此,高校英语专业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既培养复合型 英语人才,同时培养具有人文素养、高水平语言能力及创新 精神的高端英语人才,进而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服务国家 和社会的能力。[参考文献] [1]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郭军.文学与语言学怎样相处——2002年外国文学 年会座谈纪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3). [3]王乾坤.文学的承诺[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5. [4]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高一虹.英语学习木捅的“短板”——从一次失败 的演讲谈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03). [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 辨缺席”[J].外语界,2010(01). [7]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 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4). [8]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 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07). [9]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6. [10]刘意青,邹赞,聂凤芝.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 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J].社会科学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