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入学适应力
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入学适应力 每年开学季在校门口或是教室门口,我们总会遇到与 家长展开“拉锯战”的孩子:他们拒不进校门;哭着闹着想 妈妈要回家;
上课一刻也坐不住总是叫老师;
在校期间手忙 脚乱精神高度紧张,甚至顾不上喝水和上厕所……种种迹象 表明,入学适应问题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与心理 发展。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是一年级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
针对这一现象,山东省威海市锦华小学将“新生入学适 应力”作为本校研究课题,通过“一项引领、三项跟进”的 多维联动干预措施,努力搭建家校合力共育的桥梁,帮助学 生走好这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使其快乐融入小学校园生 活,实现由“小朋友”到“小学生”的华丽蜕变。
一、专业引领,盘活心理研究资源 走专业化引领的道路,为入学适应力研究提供了源头活 水,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一扇发展的视窗。
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德育科李静副科长非常热衷于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且颇有建树。因此,锦华小学邀请她 作为校外心理专家顾问,对我校学生入学适应力进行有针对 性的把脉问诊。每周三环翠区心理教育研讨活动,我校都会选派心理骨干教师张伟伟参与,让他与李科长以及区内心理 骨干教师进行零距离交流。每学期,我校都会邀请李科长到 校进行常态指导,并重点针对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
这种常态化、即时化的指导,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 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新生入学适应力研究搭建了交流平 台。
同时,在校内引领方面,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师团队。
在环翠区教育局“心桥工程”的帮助下,学校现有14名教师 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3名,在职研修教师23名。在学 校德育处的组织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专业团队得以组建并 日益强大,对新生入学适应力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三项跟进,家校合力同心行动 学校教育是合力因素发展的结果。锦华小学通过家长、 班主任、学生三项跟进策略,让新生入学适应力的培养成为 大家共同关注和行动的焦点。
(一)家长跟进 早在入学前一周,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就应邀赶来,参加学校的“入学准备期”培训。培训主要从“小学与幼儿园的 区别”“新生面临的三大挑战”“家校双方应对的措施”三 个方面入手,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结合一 年级学生的特点强调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对家长 提出了相关要求。
学校现场话题交流是每年九月开学前都要举办的培训 活动,针对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生活适应 能力等进行话题式交流。这种近、小、实的培训方式,深受 广大家长欢迎。
家庭网络沙龙交流是学校与新生家长进行交流互动的 又一有力载体。学校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建立新生家 长QQ群,在新生适应期内及时帮助家长答疑解难,加强家庭 教育的有效跟进。一年级新生家长QQ群,由心理咨询师张伟 伟老师组建,并由五位理念先进、热衷于亲子教育的家长担 任家长群管理员,在群内定期组织以“入学适应”为主题的 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新生入学适应策略,引导家长及时反馈、 献计献策,共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
第一期家长沙龙,小美(化名)的妈妈提出了这样的疑 问:“孩子上课不由自主走神,身体缺乏锻炼,食欲不振, 各方面比一般小孩差,胆子很小,不善于表现自己……”问题一抛出来,立刻引起群里家长们的关注。有的认为妈妈太 敏感了,一股脑儿就列举出孩子那么多缺点;
有的认为肯定 是被家长过度包办……小美妈妈承认照顾孩子照顾得过度 了,到现在还是要喂孩子吃饭,当天早晨还因女儿不吃早饭 动手打了她。谈到这里,张伟伟老师提醒群里的家长们思 考:吃饭到底是谁的事情?吃不吃饭由谁来做选择?小美妈 妈总是强制性、替代性地为孩子做出选择,久而久之孩子会 错误地认为饭是为妈妈吃的,自己不高兴了还会以不吃饭要 挟家长。同样,学习、锻炼身体等问题处理不好也会产生类 似的效应。
亲子工作坊活动已成为当下周末亲子教育的一种休闲 活动模式。学校积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交流,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亲子心理绘画、亲子沙盘、亲子拓展等 活动。心理咨询师张伟伟老师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运用心理 辅导策略,引导家长运用技巧使孩子敞开心扉并进行有效的 沟通,争当智慧型的家长,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入学后第二周,家长就和孩子们一起如约走进了锦华小 学的心理咨询室。在活动室,张伟伟老师先给家长和孩子们 介绍了曼陀罗心灵彩绘。
曼陀罗有“自性圆满”的寓意,人们在绘制曼陀罗时,其循序渐进的图案和线条所产生的聚集作用能把当事人无 形而抽象的潜意识表现出来,使人更了解自我,据此提升自 我觉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塑人生的价值观。经常绘制 曼陀罗还可以起到放松身心、释放情绪、传递情感、提升创 造力等作用。
家长和孩子们首先挑选自己中意的曼陀罗图案,再根据 自己的想象进行填色。过程中色彩的搭配、画笔的细腻程度 等都能反映出绘制者的部分心态。即使是同一个图案,不同 的人绘制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活动最后,家长和孩子们根 据自己的作品进行心得分享并向心理老师咨询。有位年轻的 妈妈画完后感叹:“我在画之前非常焦虑,总担心自己画得 不完美,每涂完一个色块就想对称的颜色是什么,该在哪个 位置涂,找不到自己理想的颜色时,我也会等待很久懊恼不 已,后来发现别的家长都画好只剩下自己了,我就开始着急, 情急之下随便找了几种颜色收尾。最后画出来的曼陀罗自己 一点也不满意,总羡慕其他人的。通过张老师的引导,我反 思生活中的自己,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也是一样,总是期待 他出类拔萃,上学前就给他报了各种特长班,给他定了很多 要求,但现在却发现孩子其实很忙乱,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不说,还一点也不快乐,因此我也很烦躁,参加这个活动真 的让我明白了很多……”活动结束,孩子们和家长们意犹未 尽,都希望能多参加几次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