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实证研究中的心理学思想
大学生心理实证研究中的心理学思想 鲁利亚(Luria,1902-1977)作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的创始人之一,是维果斯基最忠实的追随者。由于当时的历 史潮流,他的一生被迫进入了很多专业领域,比如心理学理 论、医学、儿童心理学、病理学。同时这也为他的实证研究 以及之后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1 鲁利亚的实证研究 1.1 鲁利亚孩子和脑损伤病人实验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维果斯基就已经指出,如随意注 意、有目的的指向的行为等这样复杂的过程,都不是简单成 熟的结果,而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一生下来就在母亲和 婴儿的交往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两个人之间原先被分来 的、具有“心理之间”性质的机能,逐渐转向内部,成为婴 儿本身活动的组织形式,同时引起新的机能系统,最后获得 “心理之内”的性质。换句话说,婴儿开始并不能理解母亲 的语言指示,在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婴儿学会执行母亲的语 言指示,后来随着他本身语言的发展,就能够使自己的行为 服从于自身的言语过程。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随意注意、 有目的指向的活动、间接记忆等各种高级心理活动,也就是 说产生了复杂的有意识的自我调节过程的一切形式。鲁利亚 认为,正是这些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机能系统才是 心理科学的基本对象。
鲁利亚做了大量孩子的实验和脑损伤病人的实验来验证以上理论。他认为小孩子和许多脑损伤的成人是最好的被 试,因为他们只能使用较为原始的系统和语言最原始功能。
通过实验介入,发展程度更高的个体能凭借语义控制行为, 而后更高级的是通过按正确顺序安排行为,修改这些安排, 反映这些安排,检查结果。
鲁利亚设计了按球方法。以儿童按球实验为例。实验设 想为,对于一两岁小孩子来说,按球行为是随性的不受外界 语言所指挥。后来,由于语言的控制作用,按球动作出现的 少了。在真实的实验中,主试不管说什么话,1、2岁的孩子 们都会按球,完全不受控制,即使告诉孩子“别按球”,他 们还是出现按球动作。这样,语言并没有起到控制的作用。
而且实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并没有太大改变。当被试换成 3、4岁的小孩,他们可以理解语言含义并能执行语言。鲁利 亚在之前的基础上改进实验,让词的实际含义产生某种效果, 但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才产生。如,主试对孩子说“按、按” 的时候,孩子按了两次,两个分别强调的音节产生了效果。
可是当主试换个说法“请按两次球”,孩子却就不能正确执 行任务了。实验证明,只有到了5、6岁小孩才能正确地执行 各种语言任务。也就是说,这时候孩子才开始完全能注重词 语的含义。之后的实验中,他又要求小孩出现绿光时按球, 出现红光时不按球。正如之前的语言实验一样,孩子到了一 定的阶段才能完全正确的完成要求。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复杂行为起源于简单反应,语言符号系统是中介,由曾是动作陪衬的语言,最终过渡到控制动 作。由于马克思文化观点的启发,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只有 人类才会使用调节动作,进而发展成意图、意志、自我意识 的高水平。
1.2 鲁利亚的情绪研究 鲁利亚为了测量情绪,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共轭方 法。实验的理论原理很简单,使内隐的情绪活动外显于言语 和运动过程。具体体现在被试对词汇表中的词汇进行自由联 想。词汇表中的词汇分两类,一类在情绪状态上是中性的, 另一类预计会引起情绪反应——心理矛盾。如“分数”一词, 对于等待成绩的被试听到,情绪可能有所波动,但是对于普 通人,其为中性词。
实验的设计是一个被试对目标词进行自由联想时必须 按一个橡皮球。鲁利亚认为,如果被试对词汇没有情绪反应, 说出头脑中先出现的那个词的同时也能够迅速而平稳地按 压橡皮球。但是,如果被试在思考这个词时体验到压力或者 其他情绪状态,这个被试可能会出现奇怪的反应,如反应时 间过长、音调起伏,或者出现不稳定的、不规则的按球动作, 或者出现这两种异常。
这算是最早期的“测谎”实验,实际的实验能简单区 分出怀疑的杀人犯与真正的杀人犯,区分出任意选择的被试 与等考试的大学生。这个实证研究在心理学的历史上第一次 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个人知识(语义掌握)与情绪(无意识焦虑包含有敏感问题)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1.3 鲁利亚探讨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之,高级的心理机能,如言语思维、间接记忆、理解 性知觉等,并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生活和教育条件以及历 史对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1.4 鲁利亚验证社会历史对心理发展过程作用的实证研 究 1930-1931年,在维果斯基的鼓励下,鲁利亚还对乌兹 别克共和国的居民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由于在沙皇 制度统治下,那儿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导致当地的民众有 某些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很难完 成抽象和概括之类的任务,不会运用形式逻辑的运算,等等。
他收集了大量真实的会话录音,结果很明确,乌兹克别的文 盲拥有独特的、不同于文化的俄罗斯人的认知风格和思维方 式。
描述其中的一段会话录音就能清楚的得到以上结果。鲁 利亚要求某乌兹别克居民复述一个逻辑学中最基本的三段 论:“贵重金属是不生锈的,黄金是贵重金属,黄金生锈不 生锈?”他却回答:“贵重金属是生锈的,贵重金属生锈不 生锈?”另一个三段论是这样的“在有雪的遥远的北方,所 有的熊都是白色的,捷姆利亚是在遥远的北方并总有雪,那 儿的熊是什么颜色?”对方的回答在我们看来是答非所问, 他说:“熊有不同的种类……我从没有见过黑熊,我从没见过别的熊……你的话只有那儿的人才能回答。”鲁利亚的录 音中录下的当地居民对三段论的各种回答与受过教育的俄 罗斯人回答截然不同。
除了三段论,他还使用其他逻辑关系题目(分类、总结、 类比等)要求居民完成。如要求被试从一组三个客体(锯子、 圆木、麦穗)中挑选出与斧子、镰刀一类的东西,一个被试 说:如果你想要相同的东西,你就得挑麦穗,镰刀割庄稼, 所以麦穗要用这把镰刀割。
会话录音的这种“奇怪情况”的数量和一致性使鲁利亚 的报告具有说服力。但是这种“奇怪情况”的被试都是当地 的农民,而不包括受过教育的居民,当地农民的反应表现出 对抽象分类形式不敏感,抵制通过语言进行的推理。
研究证明,这些心理特点造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生活 与活动条件,并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若把当时的三段论拿 到现在的乌兹别克人回答,结果会完全不同。生活水平和教 育能力的提升能发展整个民族的心理机能。
2 对鲁利亚的评价 作为维果斯基的忠实追随者,鲁利亚在社会历史学派的 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在研究高级心理机能时推广文化 ——历史观点,而且在研究整个意识问题时推广文化——历 史观点。他在社会——历史起源、意识的决定因素以及意识 的脑机制之间划上界限,把意识决定因素的产生和内容当做 表达真实情况的最高形式,把脑作为意识产生的器官。他写道:“为了解释意识活动的复杂形式,必须超出机体的界限, 不是在心灵深处,而是在生活的外部条件下,在人类存在的 社会-历史形态下,在大脑深处寻找意识活动和范畴行为的 源泉。”他发展了意识的意义结构和系统结构的概念,把意 识问题和语言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只有在语言系统中对 外部事件进行加工,才能够认识意识。
因此鲁利亚提出科学心理学。他提出了“心理科学的基 本任务,即认真研究那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并且是 人所特有的机能系统的新的活动形式。”脑活动的新特质、 新机能系统“在人的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因此“真正的 科学心理学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处边缘上,这是 很自然的。” 另外鲁利亚还创立了交叉学科神经心理学,也为心理学 的实证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A.A.斯米尔诺夫 / A.P.鲁利亚著.关于心理学的自 然科学基础[M].李翼鹏,魏明庠,译.科学出版社,1984. [2] Howard Gardner.鲁里亚的一生[J].psychology to day,1980. [3] 王光荣,杨晓萍.文化的诠释:维果斯基学派心理 学解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