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摘要〕为考察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以 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 暴力行为量表(MSSVBS)的暴力遭遇分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 (CBCL)对山东省和山西省5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生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遭遇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上均显著 多于女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高二年级学生暴力遭遇频率最 高,问题行为得分也最高。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在中学 生暴力遭遇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6)14-0004-05 一、引言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主要存在三种定义:品质定义, 结果定义和过程定义。品质定义是将心理弹性看作为一个人 的一种品质或者个人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特征[1]。结果 定义则是从发展结果上来定义心理弹性[2,3]。过程定义是 将心理弹性看做一种动态性发展变化过程[4]。刘虹[5]综合 心理弹性的多重属性将其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内、外压力困境 时,激发内在的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并且运用内在资源积极修补和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得朝向积极、正向目 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健康与生活经 历问卷》中将“暴力遭遇”定义为:从小至今或过去一年内, 凡直接遭遇过1次或者1次以上其他人的暴力攻击,包括心理 暴力(包括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权利侵犯)和躯 体暴力,定义为暴力遭遇事件[6]。基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 内部结构,问题行为被定义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 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此适应不良行为是由个体本身的心因性 和外因性而非其内因性,即神经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并且分 为外倾问题和内倾问题。其中外倾问题主要是攻击、违纪以 及学习适应不良等行为问题;
内倾问题主要是神经质、退缩 以及考试焦虑等情绪问题[7,8]。
青少年暴力遭遇的发生与其本身的问题行为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Shahinfar等人[9]调查发现:行为表现出攻击 和破坏性的儿童,容易成为轻度暴力的受害者。Albus[10] 也指出: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卷入暴力事件、危险性行为事 件、滥用药物等)与其暴力遭遇的经历与影响密切相关;
与 此同时,年龄较大的中学生,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如帮派成 员、偏差行为、卷入犯罪等行为),较没有这种反社会行为 的中学生,更容易遭遇到来自社区的暴力事件。Shahinfar 等人对一组具有严重违法犯罪前科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青少年当中,有31%曾亲眼目睹过谋杀事件,45%曾遭遇过武器的袭击事件,40%曾受到躯体 袭击的严重威胁,76%曾被推、打或搧耳光。尽管青少年暴 力遭遇与其行为问题之间孰因孰果(即究竟是遭遇暴力导致 其行为问题,还是青少年暴力遭遇是由行为问题所诱导), 目前仍在探讨之中。但从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可以看出, 青少年暴力遭遇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已不容质疑。然而, 国内中学生暴力遭遇与行为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暴力遭遇的经历为心理弹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11]。从 心理弹性概念发展历史来分析,学界对高逆境或高压力条件 下,个体的发展并没有受到严重损伤现象的发现与认同,是 心理弹性最终得以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心理弹性的 研究存在差异且体现在测量方法上,于肖楠和张建新修订了 国外学者编制的“CD-心理弹性量表”[12],发现心理弹性 存在跨文化差异。国内学者陈建文、黄希庭等人编制的“中 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13],其中的一个分量表为心理弹性, 但是此量表更类似于人格量表,考虑不全面,未包含被试的 家庭因素。心理弹性是个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高 低与个体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即使遭遇 暴力,也会保护其心理不受伤害,正常发展,而心理弹性低 者则因遭遇暴力而出现问题行为,甚至自杀或杀人[14]。
Paterson等人[15]以及Rak[16]在逆境条件下深入研究心理 弹性的一些因素,其研究成果发现,个体一旦遭遇并度过暴力遭遇之后,其心理弹性就会产生。
心理弹性应用于问题行为改善有着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表明,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逆境、挫 折事件时,保护性因素发生作用[17]。席居哲和桑标[18]构 建了心理弹性结构模型的调节模型,认为一些保护性因素可 以调节危险性因素对个体之后发展的影响,即有一类保护性 因素在危险性因素诱发问题行为的产生中发挥调节作用。更 多得到心理弹性理论是应用于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中。例如, 实证研究中就有致力于防止和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违纪违 法以及其他行为问题干预的方案,还有为达到降低儿童行为 问题的出现率,以及用于提高儿童完成发展任务能力的诸多 方案等等[19,20]。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行为发展有预测性, 部分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其暴力遭遇有关,关于心理弹性中哪 些影响因素,暴力遭遇中哪些因素会对哪些问题行为产生影 响,研究者尚未得出一致结论,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考察与研 究。本研究假设暴力遭遇直接影响问题行为产生,且心理弹 性在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之间起调节效应。
二、研究方法(一)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来自山东省2所普通中学和山西省3所 普通中学的学生,共800名,经筛选收回有效问卷784份(有 效回收率98%),其中,初一年级166人,约为21.2%;
初二 年级122人,约为15.6%;
初三年级146人,约为18.6%;
高一 年级122人,约为15.6%;
高二年级118人,约为15.1%;
高三 年级110人,约为14.0%。男生389人,约为49.6%;
女生395 人,约为50.4%。
(二)工具 1.心理弹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采用由胡月琴[21]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 性量表(RSCA)。该量表共27题,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 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该 项目上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量表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 因素,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维度, 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支持两个维度,五个维度的α信 度系数分别是0. 75、0. 74、0. 66、0. 74和0. 79。
2.暴力遭遇问卷本研究采用郑春玲和刘丽[22]编制的中学生暴力行为 量表(MSSVBS)中受害者暴力遭遇部分。中学生暴力问卷分 为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两个分问卷,共36个题项,采用五点 记分(从“没有”、“一学期一次”、“一个月一次”、“一 周一次”到“一周多次”)。心理暴力包含人格侮辱、关系 攻击、性骚扰和权力剥夺四个因子,Crombach’s α=0.885;
躯体暴力包含攻击他人、自虐行为、自杀意念与行为和极严 重暴力四个因子,Crombach’s α=0.821。整个问卷的 Crombach’s α=0.905。本问卷在本次研究中只采用其中受 害者B部分,去除自虐行为、自杀行为两个因子,共30个题 项。
3.问题行为量表 本研究采用Achenbach编制儿童行为自陈量表(CBCL) 中国标准化版[23]。CBCL适用于6~18岁儿童和青少年。量 表共113 条行为问题,归纳为8个因子(男、女公共因子6个, 单独因子1个),即行为因子包括躯体主诉、攻击违纪行为、 多动违抗、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刻板行为、发脾气(女)、 自我中心(男)。任一因子或(和)两个因子分大于本研究 样本平均分即判断为有行为问题。每一条行为问题都有一个 分数:0、1或2,称为粗分,把113条的粗分加起来,称为总 粗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
反之,分数越低,行为问题越小。本研究采用男生、女生分别计算粗分的方式计分。
(三)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匿名施测。由于本研究三个量表 数据均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偏差,采取 了程序控制与统计控制。在程序控制上,修订了三个量表中 内容重复、意思相近的个别问题,调整了部分问题顺序,统 一指导语并采用匿名作答的方式。在统计控制上,采用了 harman单因素检验,特征值大于1的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的 19.27%,低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所受到的共同方 法偏差影响较小,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全部数据录入 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和AMOS21.0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描述统计结果 表1说明,在个人力方面,性别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但支持力方面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心理暴力在性别上, 也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男生高于女生。躯体暴力在 性别上也出现显著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表2说明,心理暴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从事后检验结果得,高二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三 均呈差异显著,并且,高二年级暴力遭遇得分最高,高三年 级暴力遭遇得分最低。躯体暴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01),从事后检验结果得,初一与初二、初三、高 一、高二、高三差异显著,初一年级躯体暴力发生频率,除 低于高二年级,均高于其他年级。男生问题行为在年级上存 在显著差异(p<0.05),从事后检验结果得,高二年级与初 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三,差异显著,且高二年级行为 问题最多,其次为高三年级。女生问题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 著差异(p<0.001),从事后检验结果得,高二年级女生的 问题行为与其他年级呈显著差异,并且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 级的问题行为得分。
(二)相关分析 由表3知,心理弹性与暴力遭遇呈显著正相关(p<0.01), 心理弹性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暴力遭遇与 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
由表4知,心理弹性与男生的攻击违纪行为、多动违抗 行为、躯体主述、退缩社交问题、刻板行为、自我中心、焦虑抑郁均呈现显著正相关(除多动违抗行为p<0.05,其他因 子p<0.01)。心理弹性与女生的社交问题、焦虑抑郁、发脾 气、多动违抗、攻击违纪行为、躯体主诉呈显著正相关(除 多动违抗行为p<0.05,其他因子p<0.01),女生的刻板行为 与心理弹性相关不显著。心理弹性与心理暴力、躯体暴力呈 显著正相关(p<0.01)。暴力遭遇与男生、女生的所有问题 行为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暴力遭遇与支持力呈显 著正相关(p<0.01),与个人力相关不显著。问题行为与个 人力相关不显著。问题行为与支持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
问题行为与心理暴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问题行为与 躯体暴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
(三)调节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人的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24],以问 题行为为因变量,以被试的心理弹性、暴力遭遇各因子为预 测变量建立模型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如图3),结果发现模 型拟合指数良好(x2/df=1.948、RMSEA=0.076、NFI=0.932、 IFI=0.985、CFI=0.974)。路径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和暴力遭 遇分别对履职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 13.552, p<0.01;
r=4.568,p<0.01),心理弹性和暴力遭遇交互项 能够正向预测履职焦虑 (r=1.67,p<0.05),这说明心理 弹性在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中学生群体中,男生的暴力遭遇频率明 显高于女生,心理暴力的贡献率要高于躯体暴力。在中学, 暴力事件的形式多为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以及权力 侵犯等攻击行为。这类事件发生在男生之间的概率明显多于 女生。从年级方面分析,初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的暴力遭 遇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初一年级的暴力遭遇形式多为心 理暴力,原因可能来自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对陌生环境的适 应、与同学之间的磨合容易带来心理压力。高二年级学生是 中学中暴力遭遇频率最高的群体,暴力遭遇形式为心理暴力 和躯体暴力,高二年级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对社会的涉 入程度正在加深,容易遭遇暴力事件。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 的暴力遭遇频率较低,分析认为应该与其课业压力大,面临 毕业有关。
本研究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针对男生与女生分别 进行,各有7个因子,从总粗分来看,女生的问题行为分数 高于男生的问题行为分数。这一结果说明,中学生中,女生 有着比男生更多的问题行为。躯体主诉、攻击违纪行为、刻 板行为、多动违抗、发脾气、焦虑抑郁、社交问题为女生多 见的问题行为方式。焦虑抑郁、自我中心、刻板行为、退缩 社交问题、躯体主述、多动违抗、攻击违纪行为为男生的问 题行为方式。女生的问题行为总分明显高于男生,应该与其 心理成长快于男生有关。因此,学校应该多关注女生的心理成长及其成长环境,帮助其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行 为的出现。从年级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二年级的问题行为得 分明显超出其他年级的问题行为得分,说明高二年级的学生 有着更多的问题行为。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即将升入高三年级 带来的学习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高二年级学生 正处于青春期高峰期,有着更多的困惑。所以,学校教育应 该注重对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关注,正确引导其在学校的学 习生活,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行为的出现。
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的所有因子都呈现显著相关,暴力 遭遇事件的发生与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暴力 遭遇的发生与问题行为的出现有着显著影响。中学生的社交 问题、攻击违纪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等问题行为,有 很多是直接受到其暴力遭遇经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数据显示, 男生的暴力遭遇频率高于女生,在问题行为方面,女生的行 为问题得分超过男生,心理暴力和支持力是问题行为的预测 变量,其中支持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与多层回归分析的结 果一致。因此,学校应该给予有暴力遭遇的学生更多的跟踪 与关注,关注有暴力遭遇的学生事件发生后行为的发展方向, 加强对其支持力的培养,通过对支持力的干预,降低由于暴 力遭遇对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成果,项 目编号:11YJA190002。
参考文献[1]Werner E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 (3):81-85. [2]Ong A D,Bergeman C S,Bisconti T L,et 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positive emotions,and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stress in later lif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 91(4):730-745.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life experiences[J]. Core Questionnaire,Version,2003,10. [4]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J].(D. Cicchetti & D. J. Cohen,Eds.)Childhood A G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 2nd,2006(3):740-795 [5]刘虹.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就业心理的关系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6]罗家有,付楚慧,谭彩,朱海玲,尹逊强,李雄伟, 熊玲芝,孙振球. 自尊在农村中学生行为与暴力遭遇间的中 介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3:312-315. [7]陈光辉,张文新,王姝琼. 多主体评定青少年外化 问题行为的一致性问题[J]. 心理学报,2009,02:144-155. [8]崔丽霞,雷雳. 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3:112-119. [9]Shahinfar A,Fox N A,Leavitt L A. Preschool children’s exposure to violence:relation of behavior problems to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0,70(1):115-118. [10]Albus K E,Weist M D,Perez-Smith A M. Associations between youth risk behavior and exposure to viol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schools[J]. Behavior Modification,2004,28(4):54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