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模式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模式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模式研究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大学生 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融入内心,落实于行的重要理念,同 时也是学校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前, 我国正处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关键期, 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潮层出不穷,对青年群体尤其是 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 远的影响。因此,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多种引 导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 核心,它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的整个 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 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具有不稳定性,但可塑性 强。因此,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 探索合理适当、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新路径与教育引导模 式。

一、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构建多元化教育引导模式 (一)大力建设微信公共平台 ,加强新媒体工具的使用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继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已 呈迅猛发展之势,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产生了相当的能量 和影响力,成为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因素。高 校如何保持和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高 校要通过构筑微信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教育引导力度等措施,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不断加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首先,在内容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宣传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事迹及信息, 鼓励学生树立正知、正念、正能量。其次,在制度与管理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信息源头急剧增多,传播 渠道逐渐多样化,舆论规模与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互联 网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聚集的平台。我们 必须坚持发展和稳定大局,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牢牢掌控网络舆论阵地,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最后,在 网络环境上,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深刻认识到 做好网络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强有力的举措全面做好 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大力建设微信公共平台, 不断提升学校微信公共平台的影响力, 将微信公共平台打造 成为开展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建立以“榜样教育”为主题新型网站 榜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是不可缺 少的有效形式。如道德模范,他是道德规范的鲜活实践者, 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 范。榜样教育深化了大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对大学生 道德实践的标准起到了参照物的作用。现在我国通过各种形 式评选出各种人物典范,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一个 “以榜样教育”为主题新型网站。

新型网站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知、正念的舆 论导向、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科学的、大 众的、民族的先进文化。思想引导和服务学生要体现在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 育中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其主 动性,才能产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在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中,通过设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服务于学生,从而增 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建设。

二、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环境引导模式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管齐下”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家庭、学校、 社会教育紧密不可分。家庭教育是我们接触最早的,同时, 也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最深刻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按照学生 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计划、实施的,它既使学生掌握理论 知识,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 庭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对孩子的影响最广泛,随着孩子年龄 的增长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 生新形势下的教育内容,必然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 育相结合的方式得以实现。

首先,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注重家风的形成与教育,父母是 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培养良好的道德 修养和生活习惯,使孩子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 中;
其次,学校教育须按照教育目标,从不同的方面全方位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

此外,教师可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其各自 的才能、特长得到培养和发挥,促使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最 后,社会应该通过各种宣传和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 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各种追求和 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 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

(二)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土生于本国的,即与本土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及其历史 密不可分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功能和价值的,且被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存。”所以,与教育资源相 比较,本土资源能够使人们产生更加真实的荣誉感、自豪感, 也更能激发人们的凝聚力、爱国主义情感。如湖南大学拥有 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清咸丰11年(1861年)建造的自卑亭 以及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的湖南省博物馆,还有我国 传统文化中有关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品行的精神资源、人物事 迹、历史文物等。由于这种资源完全产生于本国历史、本国 现实,对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不一样的实效性,所以对本土 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切实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自 己所面临的问题,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加对本国的热爱,提升对本国的信心与信任。[3]由此可见,本土资源在我国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 用。

善于运用本土资源,鼓励教师实施户外教学,引导学 生身临其近感受、沉淀古代文化精华,感悟那些为革命、为 中华民族流血牺牲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 的“三观”和爱国主义观念。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度的约束 与管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学生、 教师、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本土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还要注重制度的维护与运用。我们需要制定相关制度 与规定来保证本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开发手段 的选择、开发计划与方案的决定等,还是本土资源开发时的 人员动员、组织与管理,都需要制度给予一定的管理与约束。

因此,为保证本土资源能够合理、科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 应重视研究制定、利用与发挥制度在开发中的规约和保障作 用。

三、建立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构建组织管理模式 (一)发挥高校校园广播的作用 高校校园广播作为校园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 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广播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工 具,也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校园广播的服务性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相得 益彰。为学生服务不仅是当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也是校园广播的重要特性之一。首先,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 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广播也理所当然 要为其服务;
其次,学生在校期间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学 习上的又有生活上,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需求 靠自己、靠同学、靠老师都不可能全面解决,而校园广播则 可以发挥某些优势,如获取相关知识、情感交流、友谊传递、 提供信息、展示才华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广播的全 部活动都要建立在紧紧围绕服务于广大学生为根本任务和 宗旨。[4] (二)充分展示高校校报文化平台 当今时代,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 播媒介,在日益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举 足轻重。它们以特有的优势,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变革 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整,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高校 校报作为舆论宣传工具,是现代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宣传 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在传递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宣传人、鼓舞人、教育人 和培养人方面,也起了积极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校园论坛的管理 校园论坛是学生活跃的主要阵地之一,校园论坛以其反 馈信息的便捷、快速等优点备受校园师生的青睐。在论坛中, 教师与学生都能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各种诉求,针对近 期的某一热点话题亦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与观点,在这样的交流与讨论中,青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因此,我校团委会在今后更加注重学 校论坛的建设,扬长避短,努力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积极地作用。

在内容上,校园论坛课结合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需 要, 推出便捷、高效、特色的服务版面、栏目, 用丰富的 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内容, 向青少年提供学习就业、 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服务信息, 提高网站的实用效果、 感观效果, 在满足青少年需求中不断提升人气。

坚持线上 线下联动, 及时发布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信息, 方便青 年了解和参与, 不断提升服务青年能力。在管理上,制定 一定的相关规定,尊重每一个师生的话语权,禁止一些发动言论、垃圾信息污染校园论坛。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其有价值、 有意义的信息等。

总之,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项系统、复杂、长久的工程,在进行教育引导时,要充 分考虑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身心特点,在日常生活融入上 下功夫,深入浅出,潜移默化,让广大学生受益而不觉。

[参考文献] [1]王铮, 徐志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2]姚成元.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 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陈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4]宁明渊.发展校园电视大有可为 [J].中国科技博览,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