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案例教学法论文_文化产业政策论文

文化产业政策案例教学法论文

文化产业政策案例教学法论文 一、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认为教学的重点并非给学生传授知 识,而在于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内心精神世界,强调通过学 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弘扬情感等一系列非智力因 素的动力功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发 挥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人本主义理论所强调 的中心内容。

二、《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 要性分析 (一)课程特点要求使用案例教学 1.课程内容涉及量大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 的行业集群,这些行业彼此之间甚至并无直接的或者密切的 联系,这一特点也影响着《文化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

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与经营规范制度是《文化政 策法规》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具体而言,涉及到出版物管理、 广播影视管理、演出娱乐市场管理、旅游业管理等多个行业 的法律制度与实务[3]。此外,与文化政策法规相关的其他 部门法知识也需要向学生讲解,比如说民商法、行政法、经 济法、知识产权法等。所以,内容多且杂,是该课程的一个 重要特征。而该课程课时有限,所以,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 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2.课程实践操作性强法律作为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目的在于引领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 律知识来解决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 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情境和任务,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所涉及的情景和提出 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这是讲授该课程的关键。

(二)学情要求使用案例教学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课程,其授课对象的法律基础相 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是比较薄弱的,对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开 展缺少目的性的讨论,对其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毫无意 义。如果授课教师直接引入专业且复杂的行业法律制度,不 利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和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课 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以形象的情境设计使学生能够在体 验中学习。通过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快地使学生在分 析案例的过程中增强对所学法律背景等知识的理解,加深对 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学思维能力。

(三)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求使用案例教学 在课程改革和现代化教育当中,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 的知识传授者和学习指导者,更重要的还是资料提供者、问 题解决者和困难帮助者,教师只有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 知识、教学方法、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能力,才 能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真正实现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

三、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困境 (一)法律体制的限制 英美国家属于英美法系,法的规则和原则大多数散见在 具体的案例之中,这使通过学习案例掌握法律知识成为可能, 而且,判例法也是法的一个重要渊源,所以,这种遵循先例 的特点使得英美国家选择案例教学法进行法学课程的教育, 而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渊源基本上是以成文法为主, 法律的规则和原则都由立法者制定于法典之中,且法学理论 有深厚的基础和很强的系统性,法律规范体系整体编排非常 严谨,这在客观上要求整个法学教育或法学课堂不能完全脱 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4]。

(二)案例教学法自身的缺点 案例教学法一般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对于 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影响知识讲授 的全面性和系统化。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一般都是严格按 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进度要和教学计 划保持一致,课堂规范化要求高,这给开展案例教学增加了 一定的难度。

(三)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在传统式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控者,而学 生只是作为传授对象被动的对知识体系进行消化和接受,教 材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5]。它在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与分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分析是 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基础,只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了基本的理 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案例教学 法的使用应该是要兼顾理论讲授和课程实践,在理解理论知 识基础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一种折衷案例教学法。

四、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对策 (一)平衡传统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关系 在妥善处理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关系上,我们不能走 极端去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应该在充分认识到案例教 学法优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讲授法所具有的不能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缺乏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工具给学生但并未传授实用工具的 方法等方面的固有缺陷,并结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课堂的实 际情况,将案例教学法改良后适应我国的法学课程学习[6]。

(二)正确选择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 在文化法规课当中,可以通过建设教学案例库来适应该 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来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果。案例的选取也要具有典型 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第一,典型性。典型性是指被选择进 入案例库的案例应该具有明显的代表性,是理论知识在现实 当中的最好体现,可以引发研究和讨论,能够很好的反映案 件争议的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 时效性。我国文化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上策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动态适应,案例 选择的时效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反映时代特征的鲜活案 例,才能使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第三,系统性。文化规课程因为涉及文化产业领域的 多个行业,所以,案例库应该有分属于不同章节的案例组成, 比如在出版物管理政策法规这一章,该章的内容就涉及到图 书市场管理法律制度、报刊市场管理法律制度、音像制品市 场管理法律制度、电子出版物市场管理法律制度等,因此, 涉及到这几个方面的案例都应该在案例库中体现。只有结构 合理、内容充实、体系完善的案例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 库的作用,发挥资源库应有的效应[8]。

(三)认真准备,精心安排教学环节 首先,案例的呈现。相对比较复杂的案例一般都要给出 学生必要的准备时间,可以将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分发给学生, 也可以帮助学生按照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自己进行搜集、归纳 和整理;
其次,案例的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到 所涉及的案例情景之中,了解掌握案例中重点提示的有关事 实和情况,认真思考,通过分析和研究,获得一些自己的认 识和想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理清案例中所呈现 的各种法律关系,最终寻找出各种合理的法律解决方法。最 后,总结评述。案例讨论阶段完毕之后,授课教师应当根据 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主要从学生的分析思路、分析方 法、解决依据、解决方法等方面是否正确和科学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然后再针对整个讨论过程作出评价,启发 学生在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9]。在课堂案例的整个环节当 中,注意重点难点的把握,妥善配置时间资源。综上所述,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文化政策与法规》课堂仍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第一,通过案例给学生设定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认真 思考,加深理解,充分把握;
第二,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 生在掌握具体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 质目标;
第三,通过案例教学使得课程教学真正的从培养应 用型人才目标出发,做学结合,教学相长。不断增加教学过 程的生动性、增强教学结果的有效性,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 的案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