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的培养途径
科学思维的培养途径 摘要:科学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成清晰的图景, 并反复加工、去粗取精,把感性认识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的 间接认识过程。它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思 维的培养途径有:重视模型建构;注重科学推理(包括归纳 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强化科学论证(包括实验论证 和理论论证);
引导质疑创新。
科学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包括所观察的对象、 过程、事实、现象等)形成清晰的图景,并反复加工、去粗 取精,把感性认识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间接认识过程。科 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探求客观世界的一般化本质,以认识客观 世界的联系性(主要是因果性)规律;
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感 性方法只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事实或现象的描述,运用理 性方法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认识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需要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从物理 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认 识方式;
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
是 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
也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 学推理对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 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因此,它主要包括模型 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基本要素,而它的 培养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重视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它既是一种思维过程, 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质就是将隐藏在复杂物理情境中的 研究对象或过程进行简化、抽象、类比、概括,从而揭示客 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于模 型建构的要求是: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 据研究问题和情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 括,构建易于研究的、能够从主要方面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 共同属性的理想模型和概念。
例如,质点是高中物理中最简单、最重要的模型,它是 对有形状、体积、质量等的物体进行高度抽象,忽略形状、 体积等因素,仅抓住质量这个重要属性,经过抽象得到的一 个能够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在研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 时,尽管有的行星比地球要大得多,但是仍然可以把它当作 一个质点来看待,以便于研究它运动的轨迹和规律。教学中, 要让学生了解建立质点模型的抽象方法,通过讨论知道物体 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抽象为质点,进而掌握建立质点模型的条 件。高中物理中的理想模型还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光的本性、理想气体模型、原子核模型、大 爆炸宇宙论的模型等。
其实,物理学描述的就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型,其基本 思想方法是用模型来描述现实,用数学来表达模型,用实验 来检验模型,用模型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理想模型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与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近似的。所以, 模型建构的训练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理想化思维的方法,体 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意义,而且要帮助学生了解模型建构的方 法,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建构物理模型以及还原模型,利用所 建构的模型分析物理问题,获得结论并加以解释。著名物理 学家薛定谔曾说过:“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 是建立一个物理模型的过程。”利用模型思维解题的基本步 骤可以概括为“文本→情境→模型→规律→抉择→运算→讨 论”。
例1在某中学举办的智力竞赛中,有一个叫作“保护鸡 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 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 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 的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 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均为鸡蛋重力的5倍。
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 m的高处落下。设装置着地时间很短 且保持竖直不被弹起,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考虑空 气阻力。
(1)如果没有保护装置,鸡蛋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 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保护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到装置下端的 距离x至少为多少? 对于动力学问题,一般是从受力分析确定运动情况,找到对应的运动模型,再应用对应的规律解题。本题中,没有 保护装置时,因为不考虑空气阻力,视为只受重力作用,鸡 蛋的运动是熟悉的自由落体运动模型。而有保护装置时,装 置未落地前,同样地,鸡蛋同装置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
装 置落地后,由于摩擦力大于重力,鸡蛋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 运动模型。由此,可以得到如下解法:
(1)鸡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v2=2gh。将h=0.1 m代入, 解得v=2 m/s。
(2)设该装置即将落地时的速度为v0,则v20=2gH。将H =4 m代入,解得v0=45 m/s。
设鸡蛋沿装置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则-2f+mg=ma。
将f=5mg代入,解得a=-90 m/s2。
因为鸡蛋落地不破碎,所以v末≥v,因此2axmax=v2- v20。代入数据,解得x=1330 m。
二、注重科学推理 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推理能力是指结合给定的情境,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针对问题进行有根据(逻辑)的推 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推理能力是衡量个体思维能力高 低的重要标志,实践表明,没有推理能力的支撑,通过重复 记忆而获得的知识容易被遗忘。科学推理包括归纳推理、演 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特殊)事物到普遍(一般)事物的逻辑推理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有两种: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 归纳法。物理学中使用的归纳法大多是不完全归纳法,大多 数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运用了实验归纳法,即根据日 常生活经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前人的实验结果等进行定 性分析,做出初步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量探究,得 出实验数据,经过归纳推理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出结论。如 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就是典型的实例。而在物理 解题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例2如图2所示,A为位于一定高度处的质量为m、带电荷 量为+q的小球,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用特殊材料 制成的长方形空心盒子,且M=2m,盒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μ=0.2,盒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 E=2mgq,盒外没有电场。盒子的上表面开有一系列略大于小 球的小孔,孔间距满足一定的关系,使得小球A在进出盒子 的过程中始终不与盒子接触。在小球A以1 m/s的速度从孔1 进入盒子的瞬间,盒子B恰以v1=6 m/s的速度向右滑行。设 盒子通过电场对小球A施加的作用力与小球A通过电场对盒 子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盒子足够长,小球A 恰能顺次从各个小孔进出盒子,并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试求:
(1)小球A从第一次进入盒子到第二次进入盒子所经历 的时间;
(2)盒子上至少要开多少个小孔,才能保证小球A始终不与盒子接触;
(3)从小球A第一次进入盒子至盒子停止运动的过程中 盒子通过的总路程。
本题中涉及的相互联系的过程较多,过程具有一定的重 复性和规律性。因此,可以先分析一次作用的情况,得出结 论;
再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和共同点进行归纳推理,得到 一般结论。具体解法如下:
(1)A在盒子内运动时,qE-mg=ma,所以a=g,所以 时间t1=2va=0.2 s。又A在盒子外运动的时间t2=2vg=0.2 s, 所以A从第一次进入盒子到第二次进入盒子所经历的时间 T=t1+t2=0.4 s。
(2)A在盒子内运动时,盒子的加速度a1=μ(Mg+qE)M=4 m/s2;
A在盒子外运动时,盒子的加速度a2=μMgM=2 m/s2。
所以,A运动一个周期,盒子减少的速度Δv=a1t1+a2t2=1.2 m/s,从A第一次进入盒子到盒子停下,A运动的周期数n=v1 Δv=61.2=5。因此,要保证A始终不与盒子相碰,盒子上的 小孔数至少为2n+1个,即11个。
(3)A第一次在盒内运动的过程中,盒子前进的距离 x1=v1t1-12a1t21=1.12 m。A第一次从盒子出来时,盒子的 速度v2=v1-a1t1=5.2 m/s;
A第一次在盒外运动的过程中, 盒子前进的距离x2=v2t2-12a2t22=1 m。A第二次进入盒子 时,盒子的速度v3=v2-a2t2=4.8 m/s;
A第二次在盒子内运 动的过程中,盒子前进的距离x3=v3t1-12a1t21=0.88 m。A第二次从盒子出来时,盒子的速度v4=v3-a1t1=4 m/s;
A第 二次在盒外运动的过程中,盒子前进的距离x4=v4t2- 12a2t22=0.76 m。
分析上述各组数据可知,盒子在每个周期内通过的距离 为一等差数列,公差d=0.12 m。而且,当盒子停下时,A恰 要进入盒内,最后0.2 s内盒子通过的路程为0.04 m。所以 从A第一次进入盒子至盒子停止运动的过程中,盒子通过的 总路程s=n(x1+x10)2=10×(1.12+0.04)2 m=5.8 m。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普遍(一般)事物到个别(特殊)事物的逻 辑推理方法。我们比较熟悉的演绎推理结构形式是由大前提、 小前提和结论组成的三段论式。例如,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 象的物质是波(大前提),光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小前 提),所以光是一种波(结论)。在物理学的长期发展过程 中,演绎推理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方法。
比如,伽利略利用演绎推理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越 重下落越快”的谬误,解决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问题。伽利 略设想将一个重物与一个轻物绑在一起同时下落。按照亚里 士多德的理论,重的物体由于轻的物体的“拖累”,下降速 度应该比单独下落时小;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重的物体 与轻的物体绑在一起后比原来更重,因此下降速度应该比单 独下落时大。这样,由一个大前提推理得出了两个互相矛盾 的结论,这只能说明该大前提是有问题的,而合理的大前提只能是重物与轻物下落得一样快。
又如,有人根据万有引力理论和太阳系已知的恒星、行 星计算得出天王星的轨道,发现它与长期天文观测得到的天 王星的轨道有偏离,于是猜想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在干扰天王 星的运动。当人们通过观测无法发现这颗未知的行星时,亚 当斯和勒维烈分别进一步根据万有引力理论计算得出这颗 未知行星的轨道,从而帮助天文学家加勒在指定位置观察到 了这颗未知行星——海王星。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 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它可以看成一种从 特殊到特殊的非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且所获得的结论具有 或然性,不一定可靠。但是,类比推理运用的范围却十分广 泛,对于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帮助十分巨大。实际上, 物理模型建构的过程,也是由物理现象推向物理模型的类比 推理。另外,通过对物理问题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模型或问题 模型的匹配、识别,进行模拟类比推理,把已知的、熟悉的 现象模型或问题模型的相关知识、属性、特征、公式、解法 推广到当前解题过程中来,可以促成物理问题的解决。
比如,库仑在研究静电力时,把它跟万有引力进行类比, 确立了平方反比关系的猜想,再用扭秤精确地测量静电力与 距离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用平方反比表示时其指数偏差约为 0.04。也就是说,在类比推理思想的指引下,结合实验误差分析,库仑推断静电力与距离之间服从平方反比关系,从而 建立了库仑定律。
又如,惠更斯将光与声两类现象进行了对比,在证明它 们都具有直线传播以及反射、折射等共同属性的基础上,根 据声的本质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一种波动,推断光的本 质也是一种波动,从而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三、强化科学论证 科学论证要求学生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以及评估 科学证据的能力,运用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 测的能力以及建立证据与解释(预测)之间关系的能力。其 中的证据主要包括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科学论证可以帮助 学生转变科学概念,建构科学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发展探 究能力、判断能力和交流能力等。
在教学中,当学生做出猜想、假设时,教师一定要让学 生陈述支持的证据,促使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对猜想、 假设做出解释,以体现猜想、假说的真正价值。教师可以追 问: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这个观点或结论?可以做什么 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可以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你 的结论?如果观点是对的,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你的结 论是对的,会有什么推论产生? 比如,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揭示了物体运动的重 要性质——惯性。教学中,教师可以追问:伽利略的观点能否经受实验的检验呢?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气垫导轨实验来 验证:如图3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后,调节h的大小,分别 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在a-h坐标中描点,画出a与h的关 系图线,如图4所示。图线表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斜面高度 h成正比;
利用外推法,当h=0时a=0,即导轨水平时物体(无 外力作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又如,教完“力与运动”内容后,教师可以描述这样一 个故事情境:“早年,一名飞行员驾着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 飞行,飞机座舱的上部是开放的,空中经常出现地面射出的 流弹,有一次,飞行员感觉脸上有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 竟是一颗步枪子弹!”由此提出问题:从物理原理上看,这 种情境可能发生吗?请说出你的结论,并根据子弹和飞行员 的相对运动关系论证你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步枪打 飞机时子弹的运动比较复杂,对于复杂的运动,思维的方法 是化曲为直,即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对子弹的运动进行分 析。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是,子弹和飞行员的水平 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相对运动。假设如此,那么在 竖直方向上,子弹相对飞行员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这种情况 下,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是,子弹在最高点处(速 度为零时)恰好接触到飞行员的脸。假设如此,那么此后, 子弹相对飞行员做自由落体运动。而一般人脸的高度大约是 10 c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h=12gt2,可得子弹下 落10 cm需要的时间t=0.14 s。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抓住子弹的动作,超出了一般人反应时间的极限,是不可能做 到的。综上,这种情境不太可能发生。
四、引导质疑创新 人在认识事物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论思想、价 值观念等对人的观察范围和思考方向作了预先的规定。一旦 知识背景或思想观念发生了转换,就会使视野和思路发生深 刻的变化,就能观察到从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东 西,设想出从前没有想到过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种质疑创 新。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 度发散思考问题,基于一些证据大胆质疑,根据一些需求追 求创新。
比如,教学“楞次定律”时,很多教师都是利用图5所 示的实验装置来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归纳得出楞次定律的。
这样的实验有一个缺陷:看不到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只能根 据线圈外示意的电线绕向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分析得 出电流的方向。于是,有教师引导学生做了这样的改进:用 细线吊一只铝环,先用条形磁铁的一端去靠近或远离铝环, 观察铝环的运动,分析出铝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换用磁 铁的另一端去靠近或远离铝环,也分析出铝环中感应电流的 方向,然后总结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的规律,最后归纳出楞 次定律。改进后的实验结构更简单,现象更直观,没有电流 表,铝环的运动可以直接观察到;
通过分析铝环的运动得出 电流的方向,比原实验中电流方向的确定,在思维上更简单。总的来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就要克服将知识“大 餐”端上来而不讲烹饪方法的倾向,不断给学生以点点滴滴 的思维启迪,让学生搞清物理概念、定律等的来源、思路、 建立过程、建立方法及物理意义,并关注概念、定律等之间 的内在联系和面临的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