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 基础医学研究生出路

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 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

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 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 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国家发展影响重大、意 义深远。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实验教学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医 药现代化进程、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越来越需要大量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性思维并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 技术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 了融合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多 个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技术课程,并对课程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进行 了探索与实践。

一、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衡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目前,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存 在以下几个问题:实验教学被看作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研究生重专业理论、对 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意识相对单薄;实验课程费时、费力、 费钱,中医药院校针对研究生实验教学开展的较少,即使开设,也多是各学科各 自为政的零散实验,少有多学科、系列化、综合性实验课程。上述原因直接导致 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缺少学科交叉意识,不能有效地将先进的西医技术手段与传统 中医药研究相结合,在科研设计以及科研论文完成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因此,强 化实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程建设 1.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我校于2010年起面向一年级研究生开设 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技术课程——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课程共36 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理论课重点介绍西医学、生物学技术 发展状况、西医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中医药实验选题以及科研项目 申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实验课内容选择研究生科研设计和毕业论文中最常用的 技术,主要包括急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动物的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Western-blot技术以及RT-PCR技术等[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该 课程由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博士学位教师担任。针对该课 程内容,组织任课教师专门撰写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作为授课教材。同时,我们建立的相对完善的考核制度,从2个层次对学生 进行考核,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共60分,撰写一篇综述性论文40分[2]。

2.依托规模化的实验科研、教学平台。研究生实验教学首先要有完善 的硬件设施,我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课程依托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该中心既拥有细胞培养、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等相关实验仪器设备, 同时还有膜片钳、激光共聚焦等大型仪器可供研究生观摩示教,为课程的顺利进 行提供了硬件保障。

3.中西医结合,体现学科交叉。中医药专业的研究生肩负着推动中医 药现代化进程的神圣职责,在实验设计上,充分注意到中西医结合,引导学生针 对自己具体的中医药专业特点对实验进行初步设计。实验操作具体设置方面,囊 括了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中最常用的含药血清制备、实验动物取材、免疫组织化 学、细胞培养、Western-blot以及RT-PCR等技术。如学生按照已确定的实验设计 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建立中医脾虚动物模型,取材、 提取核酸和蛋白,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完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检测,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得出结论,并进一步联系临床实际,探讨相关疾病的病因、 病机及治疗原则。在这一过程中,极大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科 研思维,强化了实验技术的培训,提高了科研水平。

4.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本课程主讲教师由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 合基础学科各个教研室的优秀教师承担,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 同时均兼任科研实验室负责人,不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具有丰富的科研实 践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对每一位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抓细管每一个 实验研究环节[3]。同时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 是积极帮助专业基础薄弱的研究生尽快掌握实验设备操作规范。

三、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实践学时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比如学校只为 Western-blot实验技术安排了8个学时,按每个学时40分钟计算,320分钟的时间 里肯定无法完成Western-blot实验的全部内容。授课教师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带学 生完成凝胶制备、样品处理、电泳、转膜、封闭的过程,之后的一抗、二抗孵育 以及显色等实验只能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示教。不同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 养方向多样化与课程中多种实验技术方法的关系需进一步统一[4],我们正在积 极探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能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对固定的技术路径和实验模块。

总之,通过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初步建立医学综合实验技术课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 课程,全面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素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