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置问题,点亮语文课堂,新课程改革下《老王》课例引发的教学思考|新课程

合理设置问题 点亮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下《老王》课例引发的教学思考

合理设置问题 点亮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下《老王》课例引 发的教学思考 以新课程的理念审视现有的教育观念,有很多值得反思 之处。本人通过《老王》这篇课文的讲述,真正理解了用“合 理设置的问题”点亮学生激情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 充满了智慧,也使个人作为教师对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信 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 老王 课堂教学 问题设置 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我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 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所谓的 “改革”的种种说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似 乎并不准确,反思中我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在深层上促 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
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更充满 感情、信任。

在过去讲《老王》这篇文章,我总是在讲台上不停地讲, 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进行分析,而学生则是 一味的听,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

随着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我调整了教学方法:问题引 领课堂。即通过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组讨 论、合作探究,最终由学生讨论生成结果:老王一辈子光棍, 孤苦伶仃,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好、老实厚道、 有良心,关心人.......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迁移“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的商品大潮 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与友善吗?”,以此来唤醒学生 们对不幸者要怀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人、爱护人,感受美 好善良的情愫,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

最近的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更多更新更 深的感悟

课堂上我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中有这样两个:其一,文章 以“老王”为题,用意何在?其二,“我”为什么会感到“愧 怍”? 围绕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老王”,一个普通 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老王不知何许人也,文章中只有姓没 有名,家事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在这个世界上老王这样的人 该是很多很多。文章中“老王”的形象应该代表的就是芸芸 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文章中杨绛先生极尽歌颂的就是老王 为代表的普通人身上的质朴善良、忠厚老实。

围绕着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杨绛先生在文章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老王的关爱与同情。

首先,杨绛先生是善良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 王,她去关怀,去牵挂,甚至让她纪念成章。而杨先生的善 良有别于老王的善良,老王的善举或许来自于杨先生夫妻俩 素日对他的同情关照,或许来自于人本身的天性,或许二者 兼有。因为老王到底是什么人,什么历史杨先生一概不知, 但是杨先生尊重老王的人格,因此,老王对其他人只是价格公道,而对杨先生一家才有特殊照顾。我想文中老王的善举, 主要来自于杨先生对他的关爱与尊重。

第二,杨绛先生是有平等观念的。在她眼里,人是生而 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 造成的差别。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关注他们的命 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而没有歧 视不幸者的理由。不仅杨先生,还有她的一家对老王是怀有 关爱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
总是照顾 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
老王收钱常常客气, 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 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 心人,爱护人,才能这么平等地对待人。

如此善良而充满爱心的杨绛先生,为什么会感到“愧 怍”?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 杨先生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杨先生每 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 关爱不够。

这个层面上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带领学生在文 章的字里行间仔细体会。

与老王相识,杨绛先生同情于老王的不幸;
与老王相处, 杨绛先生感动于老王的善良:与老王相别,杨绛先生感激于 老王的告别,愧疚于自己的疏忽。杨绛先生同情老王,尊重老王,牵挂老王,难忘老王,这样的感情线索在文中是始终 贯串的,文中的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老王与杨绛先生之间涌动 的真情。

课后反思中,我有了更多更深的体会:课文中重点记叙 的是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一事,以此来表现老王“知 恩图报”的品质。然而,通过对文本的揣摩和品读,我认为, 杨绛先生是一个热心但并不张扬的人,由己推人,杨先生认 为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只有幸与不幸的不同。因此,她对 比自己更不幸的老王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的,但是她为 什么因这样一件小事而产生久久不能释怀的“愧怍”之情 呢?其实她是在十分委婉地提醒人们思考一个严肃的问 题:如何在关爱他人的同时让他人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由此我认为,对课文结尾最后一句话还可以作如下解 读:“我”在反思和自省之后,意识到给予他人关爱不应只 局限于物质和经济上的援助,还应该是对他人心灵的关爱, 只有人性上的平等才能使受关爱者体会到人格的平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杨绛先生“愧怍”之情的事发 生的时间——老王临死之前。当老王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之后, 杨先生反思自己,意识到在对待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这一件事 的处理上自己并没有完全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忽视了社会 弱势人群最渴望得到心理上的平等。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 质上的帮助和关爱,还渴望能够进行心与心的平等交流,这 样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完整。简单地说,他们不希望自已总是被给予的一方,也希望能给予他人,哪怕 这种给予是极其微薄的。老王病终前的举动正是在向“我” (杨先生)寻求这种平等,他希望也能够给予“我”一点什 么,因为在他的眼里,“我”其实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因此,原本可以托同院的老李捎来的这份薄礼,他却坚持自 己送来。从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最后描写中,可以感受到,这 样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几乎是硬撑着那把快散架的老骨头 而来,而死神正尾随其后。但是显然,老王并没有寻求到他 渴盼的心灵上的平等的交流。因为“我”仍然执意要给钱, 而且老王明白,即便现在不收,“我”还是会托人捎来。因 此,他没有任何言语地接受了这次交流的失败,拖着滞笨的 身子离开。

由此,将老人临终前的行为界定为知恩图报,这样的理 解似乎太过肤浅,而这种情感远比知恩图报来得神圣,而是 一种极为高贵的品质——感恩! 因此,我认为:课堂语文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 程,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的发现和深刻的领悟;
课堂语文教 学应是点燃学生智慧与情感的火把,而点燃火把的是一个个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沉浸其中回 味思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旅途带来些许提示与启迪。